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玫

作品数:19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乳腺
  • 8篇磁共振
  • 7篇病理
  • 6篇乳头
  • 5篇乳腺X线摄影
  • 5篇MRI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溢液
  • 4篇乳头溢液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肿瘤
  • 4篇腺肿瘤
  • 4篇恶性
  • 4篇病理诊断
  • 3篇性病
  • 3篇乳腺恶性病变
  • 3篇恶性病
  • 3篇恶性病变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阮玫
  • 14篇汪登斌
  • 11篇李志
  • 11篇王丽君
  • 9篇柴维敏
  • 7篇严福华
  • 2篇韩志江
  • 2篇陈文辉
  • 1篇费晓春
  • 1篇钱明理
  • 1篇徐琳
  • 1篇杨斌
  • 1篇管雯斌
  • 1篇李潇潇
  • 1篇潘淑淑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第六届中国放...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全国第十三次...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硬化性腺病误诊为乳腺癌1例
2017年
病例 女,29岁,因“发现左乳房肿块3年,增大半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意间触及左侧乳房有一结节,约蚕豆大小,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无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未重视,未就诊.半年来自觉肿块明显增大,无疼痛,无压痛.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及一3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无乳头溢液、溢血.
阮玫陈文辉
关键词:乳腺疾病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超声检查
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9
2012年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edicated bre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BMRI)、超声(ultrasound,US)及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同时行DBMRI、MG及US 3种检查的患者共612例,剔除36例于检查时已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共5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数据分析与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BMR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为97.1%,高于MG(77.6%)(χ2=53.904,P=0.000)及US(91.0%)(χ2=10.370,P=0.001);MG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的特异性为88.8%,高于DB-MR(82.8%)(χ2=3.925,P=0.048)及US(82.5%)(χ2=4.383,P=0.036)。对于导管内癌,DBMRI检出的敏感性为97.9%,高于US(77.8%)(χ2=29.445,P=0.000)及MG(71.1%)(χ2=9.680,P=0.002)。在致密型乳腺中,DBMRI诊断灵敏度高为96.0%,高于MG(66.7%)(χ2=35.806,P=0.000);US诊断敏感性为92.1%,高于MG(66.7%)(χ2=24.812,P=0.000)。在非致密型乳腺中,DBMR诊断敏感性为97.9%,高于MG(85%)(χ2=19.684,P=0.000)及US(90.4%)(χ2=19.684,P=0.002)。DBMRI、MG、US对伴钙化的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8.3%、94.0%和94.8%。结论 DBMRI对乳腺癌的检出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对于导管内癌的诊断,DBMRI具有显著优势;在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检出中,DBMRI与US均具有高敏感性,优于MG。
李志钱明理汪登斌阮玫王丽君柴维敏严福华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超声乳腺癌致密型乳腺
急腹症影像案例库联合“互联网+”在临床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探讨被引量:6
2021年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以病例为中心的新型临床教学方法[1],是目前医学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已有高校及教学医院构建内外科案例库[2,3],而关于急腹症影像案例库报道并不多见。急腹症变化大,发展快,是医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具有考核医学生思维分析及临床应对能力的科目。本次研究通过试点创建急腹症影像案例库,以互联网的多维性及开放性为背景,探讨该新型模式在临床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潘淑淑阮玫史晓蓓韩志江
关键词:案例库互联网临床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思维分析
MRI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并绘制的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者24例(24/44,54.55%),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20/44,45.45%),两者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65、0.848、0.749。结论 MRI在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有重要价值,皮质厚度大于0.54cm高度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阮玫汪登斌陈文辉柴维敏严福华韩志江杨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腋窝淋巴结肿瘤转移
乳腺磁共振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患者乳腺磁共振平扫及增强的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良恶性病变区别,评估乳腺MRI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10-4月至2011年11月乳头溢液患者共38例,均行乳腺...
阮玫汪登斌李志王丽君柴维敏严福华
关键词:乳头溢液临床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MR 图像,总结其MRI 特征,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
汪登斌阮玫李志王丽君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理诊断
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5
2014年
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IGLM)是一种少见的慢性乳腺炎性病变,病因未明。IGLM在临床及影像学上与炎性乳癌、乳腺结核及导管周围乳腺炎表现相似,而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则不相同。因此,准确的术前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现就IGLM的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予以综述。
王丽君汪登斌李志阮玫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结核乳腺癌
MRI对乳腺X线摄影中含成簇微钙化病变的诊断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X线摄影中含成簇微钙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行乳腺钙化灶立体定位下活检术或术前钩丝定位局切活检术的97例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且病灶钙化表现为成簇微钙化灶,分析含不同形态成簇微钙化病变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灶总数为97个,其中病理结果为良性者73个(75.3%),恶性24个(24.7%)。良恶性病变乳腺X线上表现均以无定形钙化为主者,分别占57.5%(42/73)、37.5%(9/24)。MRI对含成簇微钙化的恶性病灶诊断的阳性预测值72.4%(21/29)高于乳腺X线摄影28.9%(22/76)(P=0.000)。MRI对含成簇无定形钙化的恶性病灶诊断的阳性预测值66.7%(8/12)高于乳腺X线摄影17.6%(9/51)(P=0.002)。MRI上节段性强化诊断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9/9);无强化对诊断含成簇钙化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100.0%(9/9)。含成簇微钙化的恶性病变早期强化率平均值为109.6%±78.5%,高于良性病变62.8%±25.9%(P=0.000)。结论:MRI对含成簇微钙化特别是无定形成簇微钙化的乳腺病变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汪登斌李志王丽君阮玫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房X线摄影术
MRI对乳腺X线摄影中不伴钙化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MRI 对乳腺X 线摄影检查中无钙化的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前乳腺X 线摄影未发现钙化灶的乳腺恶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MRI 检查,分析病变...
李志阮玫王丽君柴维敏严福华汪登斌
关键词:病理诊断
MRI对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MRI对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恶性,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共87例,再次手术前均行MRI,运用BI-RADS分类标准对MRI表现进行评估。结果:87例中28例(28/87)经病理证实为病灶残留。BI-RADS分类为Ⅱ类或Ⅲ类的共42例,4例病灶残留,其中21例患者行乳腺保乳手术;BI-RADS分类为Ⅳ类或Ⅴ类的共45例,24例病灶残留,其中4例的患者行乳腺保乳手术。MRI诊断残留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64.4%、53.3%和90.5%。MRI各种征象中导管样强化、节段性强化及结节样强化提示残留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8%、71.4%和54.5%。结论:MRI-BI-RADS分类标准有助于乳腺恶性肿块切除术后残留病灶的评估,导管样强化、节段性强化及结节样强化提示病灶残留。
王丽君汪登斌李志阮玫柴维敏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区段乳腺肿瘤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