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秀林

作品数:46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正畸
  • 8篇正畸治疗
  • 8篇上颌
  • 7篇矫治
  • 6篇正畸学
  • 6篇头影
  • 6篇头影测量
  • 6篇骨性
  • 6篇安氏
  • 5篇下颌
  • 5篇埋伏
  • 5篇畸形
  • 4篇牙合
  • 4篇牙周
  • 4篇牙周组织
  • 4篇切牙
  • 4篇颌骨
  • 3篇牙根
  • 3篇牙根吸收
  • 3篇小鼠

机构

  • 4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省口腔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沈阳市口腔医...
  • 1篇沈阳市铁西区...
  • 1篇武警辽宁省总...
  • 1篇北方医院

作者

  • 46篇阎秀林
  • 8篇张扬
  • 7篇陈钰文
  • 7篇朱玉
  • 6篇刘奕
  • 5篇王健
  • 5篇金婕
  • 4篇郝玉全
  • 3篇卢利
  • 3篇马嘉
  • 2篇邓燕
  • 2篇于秉治
  • 2篇白秋野
  • 2篇艾红军
  • 2篇丁伟忠
  • 2篇孙明哲
  • 2篇沈丹阳
  • 2篇胡丽华
  • 2篇朱丽
  • 2篇张扬

传媒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口腔...
  • 3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6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在不同牙合位状态下颅面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明确颌骨形态的改变在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病因和预后判断因子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选取正常牙合和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高角复发病例,分别对颅面复合体进行三维重建和在不同牙合位模拟咀嚼肌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无论在正中牙合位、最大张口位还是最大前伸位,颅面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和应变主要集中在关节窝和颧弓根部,在下颌骨主要集中在下颌升支前缘与下颌体交界处的唇侧和舌侧骨板。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高角病例颅面复合体形态的改变是机体代偿性适应的结果,与该畸形的复发无关。
阎秀林郭慧萍白秋野卢利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一种配合3D打印模型设计埋伏牙牵引方向的数字化方法
本发明一种配合3D打印模型设计埋伏牙牵引方向的数字化方法,利用患者CBCT设计暴露埋伏牙区域的位置情况,将CBCT设计出的数据导入三维编辑软件,在三维编辑软件内通过更改阈值大小分别重建出牙齿、牙槽骨;利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
阎秀林查畅尹曼曼杜胜男
文献传递
正畸力引起的牙周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是否发生一定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2只,分别以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施加正畸力后1d、3d、7d和14d牙周组织内TNF-α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正畸力使牙周组织内TNF-αmRNA和蛋白含量均增加,这一含量的变化在1d时即已出现,7d时达到最高峰,之后下降,至14d时含量已降至接近1d时的水平。结论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内TNF-α含量变化明显,并有一定的时相特异性。TNF-α在正畸牙移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阎秀林孙明哲戚琳朱丽
关键词:正畸学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RNA蛋白免疫印迹
磁力垫式矫治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999年
采用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制成垫式活动矫治器。利用磁极间的排斥力,形成对上下颌后牙的压入作用,对前牙骨性开患者进行畸形矫治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期寻找前牙开畸形矫治的更佳途径。
刘奕阎秀林邓燕
关键词:钕铁硼永磁体矫治器错HE
上颌埋伏尖牙引起切牙牙根吸收的预测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结合锥形束CT(CBCT),通过分析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得出上颌埋伏尖牙引起切牙牙根吸收的预测方程。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根据邻近切牙是否发生吸收分成吸收组和未吸收组.所有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和CBCT并进行测量。结果:确定与切牙牙根是否发生吸收相关的指标,建立切牙牙根吸收预测方程。结论:通过对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可初步预测上颌埋伏尖牙是否已造成邻近切牙牙根吸收。中切牙预测方程准确率高,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侧切牙预测准确率较低,尚无法应用于临床。
朱玉康启超阎秀林
关键词:上颌埋伏尖牙牙根吸收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锥形束CT
不同耳点对头影测量值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耳点选择对头影测量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青春发育高峰期后的105例患者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采用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定位眶耳平面,配对研究不同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上颌平面和面平面所成角度的差异,并分析不同错类型及不同性别之间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垂直距、水平距的差异。结果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定位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上颌平面和面平面所成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错类型及不同性别在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垂直距、水平距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在头影测量分析中不能混用。
阎秀林丁伟忠张扬
关键词:头影测量安氏分类
骨性安氏Ⅱ类错合正畸治疗的稳定性随访
骨性安氏Ⅱ类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这类畸形在年轻恒的矫治方法通常为矫形治疗和正畸掩饰治疗。同时骨性安氏Ⅱ类错合患者又是颞下颌关节病的高发人群,不适当的治疗可能导致双重合,以及关节区疼痛、弹响和张口受限等颞下颌...
阎秀林
关键词:正畸治疗
文献传递
一例安氏Ⅱ类错畸形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的矫治
13岁男性患者,主诉"牙齿前突不齐"就诊。临床检查显示患者面部基本对称,上唇突度较大,颏部发育良好;口内检查:恒牙,双侧磨牙及尖牙远中关系,15扭转,25、35反颌,上前牙唇倾,前牙深覆盖深覆,上下中线不齐,上中线左偏2...
左思慧阎秀林
关键词:阻生智齿
文献传递
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矫治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指示颅面部软硬组织形态位置特征的17项指标定点测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儿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两组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回收上颌切牙,减小前牙覆(牙合)、覆盖,但对上颌骨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肌激动器能有效地控制下切牙的倾斜度。两组矫治器矫治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Ⅱ型功能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均能有效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的Ⅱ类关系,改善患者侧貌面型。
金婕陈钰文朱玉王健阎秀林
关键词:肌激动器X线头影测量分析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从而有利于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结论 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一般不会对...
阎秀林
关键词:正畸学牙根吸收上颌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