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稳定表达HLA-A*1101蛋白的K562细胞株的建立
- 2011年
-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稳定表达HLA-A*1101分子的K562细胞株,为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HLA-I限制性抗原特异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供靶细胞。利用RT-PCR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中扩增HLA-A*1101基因全长序列;利用重组PCR将2A肽连接子(D-V-E-X-N-P-G-P)基因连接到HLA-A*1101的3'端,并将其定向克隆入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成HLA-A*1101-T2A-EGFP转录盒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电穿孔技术将pEGFP-N3或重组质粒转染入K562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监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G418筛选出有效转染pEGFP-N3或HLA-A*1101-T2A-EGFP载体的K 562细胞株;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LA-A*110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以2A肽基因为连接子的HLA-A*1101-T2A-EGFP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染的K562细胞经G418筛选2个月后,获得2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K562稳定细胞株HLA-A*1101+K562和pEGFP-N3+K562。RT-PCR检测证明,HLA-A*1101+K562细胞表达HLA-A*1101基因,而pEGFP-N3+K562细胞则不表达HLA-A*11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HLA-A*1101和GFP蛋白双阳性HLA-A*1101+K562细胞占88.5%,明显高于pEGFP-N3+K562细胞(0.698%)。结论:建立了一个简单有效地筛选HLA-A*1101+K562细胞株的方法,并成功地建立了膜稳定表达HLA-A*1101蛋白的K562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CML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提供工具细胞。
- 査显丰周羽竝杨力建陈少华李萡闫小娟李扬秋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基因克隆基因转导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TCRζ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
- 前期研究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中TCRζ链基因表达明显下降,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调控TCRζ基因相关的3'端非编码区(3’-UTR)的选择性表达和可变剪接因子(ASF/SF-2)表达情况,探讨ASF/SF-2...
- 闫小娟查显丰沈琦吴秀丽陈少华李萡杨力建李扬秋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理机制蛋白表达
- 文献传递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TCRζ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常伴有免疫功能缺陷,前期研究发现病人T细胞亚家族谱系缺陷、胸腺输出功能低下和T细胞活化缺陷等,同时,病人T细胞中TCRζ链基因表达明显下降,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调控TCRζ基因...
- 闫小娟査显丰沈琦吴秀丽陈少华李萡杨力建李扬秋
- 文献传递
- H111.慢性髓性白血病中TCRζ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
- 闫小娟查显丰沈琦吴秀丽陈少华李萡杨力建李扬秋
- 文献传递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FcεRⅠγ链基因表达上调
-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多数白血病病人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中,CD3ζ链表达明显下降,为进一步了解机体对于CD3ζ链表达下调是否存在替代调节情况,本研究分析...
- 闫小娟查显丰沈琦陈少华杨力健李萡李扬秋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FcεRⅠγ链基因表达上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CML),CD3ζ链表达明显下降,分析与CD3ζ存在互补关系的FcεRⅠγ基因在CML患者中表达水平,以了解T细胞免疫中TCR信号转导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CML患者和健康人各2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G)作为内参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ΔCt×100%,计算FcεRⅠγ链的相对mRNA表达量。结果:CML患者PBMCs中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FcεRⅠγ表达水平变化与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比例无相关性。结论:CML病人中FcεRⅠγ表达上升,提示FcεRⅠγ可能在一定程度调节CD3ζ链缺陷所带来的T细胞免疫异常。
- 闫小娟查显丰沈琦陈少华杨力健李萡李扬秋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TCRζ缺陷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T细胞中Elf-1、Zap-70和FcεR Iγ基因的表达特点
- 2012年
- 目的了解TCRζ缺陷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病人外周血T细胞中Elf-1、Zap-70和FcεR Iγ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10例TCRζ缺陷的AML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中Zap-70、Elf-1和FcεR I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Zap-70、Elf-1和FcεR I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TCRζ缺陷的AML病人外周血T细胞中Elf-1基因的表达水平(中位数8.526%)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33.237%)(P<0.001),而FcεR Iγ基因的表达水平(中位数2.571%)则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0.958%)(P=0.019),Zap-70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均与TCRζ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CRζ缺陷的AML病人T细胞中Elf-1基因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AML病人TCRζ基因缺陷性表达的原因之一,而FcεR Iγ基因的高表达则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TCRζ基因缺陷性表达所带来的T细胞免疫异常。
- 史丽陈少华杨力建吴秀丽李萡卢育洪郁志沈琦闫小娟李扬秋
- 关键词:ELF-1ZAP-70
-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3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γδεζ基因在T和B细胞白血病病人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2例淋巴细胞肿瘤病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2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9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11例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各亚单位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公式2-△Ct×100%计算CD3分子γ、δ、ε和ζ链表达水平。结果:B-ALL病人的CD3分子γ、δ和ε链表达中位数水平分别为4.29%,0.67%,17.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3γ链表达水平为0.9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2)。B-CLL病人的CD3δ、ε基因的表达分别为0.52%,6.7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3γ、ζ基因(2.72%,0.77%)则比健康人明显下降(P<0.05)。在T-ALL病人中,CD3分子γ、δ和ε的表达(32.99%,12.9%,61.5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而CD3ζ的表达量为4.17%,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P=0.44)。B-ALL、B-CLL病人和健康对照组的CD3分子各链的表达模式依次为CD3ε,CD3γ,CD3ζ,CD3δ,而T-ALL病人的表达模式顺序为CD3ε,CD3γ,CD3δ,CD3ζ。结论:在B细胞白血病中CD3各基因的表达水平多为降低,其变化可能与机体T细胞免疫缺陷相关。而在T细胞白血病中CD3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可能是白血病性T细胞一个特点。
- 沈琦陈少华杨力建李萡闫小娟李扬秋
- 关键词: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缺陷
- 实时定量PCR检测B细胞恶性肿瘤中BCL11A基因的表达水平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建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B细胞淋巴瘤(18例)、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8例)、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例)和正常对照(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CL11A基因的表达水平,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作为内对照。结果: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患者PBMC中BCL11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0)和T-ALL组(P=0.000);T-ALL组和正常对照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084);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776)。在B细胞淋巴瘤不同的病例中,BCL11A表达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最小值为0.04,最大值为9.70,中位值为1.00。结论:成功建立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
- 高杨军何冬梅陈少华闫小娟胡小毛李扬秋
- 关键词:B细胞恶性肿瘤白血病实时定量PCR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