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元奎
- 作品数:3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核因子-κB诱骗寡核苷酸抑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诱骗寡核苷酸(nuclear factor-κB 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NF-κBdecoy ODN)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设计、合成NF-κBdecoy ODN和错配NF-κBdecoyODN的核苷酸序列。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10min,玻璃体内注射NF-κB decoy ODN或错配NF-κB decoy ODN。再灌注24h后,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学变化,测定视网膜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检测缺血前10min和再灌注24h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phy,F-ERG),计算其b波振幅恢复率。结果:缺血的大鼠视网膜再灌注24h后,视网膜明显充血、水肿,有许多白细胞浸润,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减少,且视网膜MPO活力增加(P<0.05)、b波振幅恢复率下降(P<0.05)。玻璃体注射NF-κB decoy ODN的大鼠,视网膜的损伤性组织学改变减轻,MPO活力降低,b波振幅恢复率增加。而玻璃体注射错配NF-κB decoy ODN则无此作用。结论:玻璃体注射NF-κB decoy ODN能有效抑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视网膜功能。
- 毛俊峰闫元奎艾育德刘双珍
- 关键词:NF-ΚB诱骗寡核苷酸视网膜再灌注损伤
- 羟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处理
- 2007年
- 闫元奎路强
- 关键词:羟磷灰石义眼座眼球摘除术并发症
- 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增殖机化的彩超检测
- 1999年
-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RD)和玻璃体增殖机化患者100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鉴别、为临床手术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资料和方法患者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78岁。左眼32只,右眼68只。RD5...
- 吴晓萍闫元奎陈志刚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彩超
- 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50例
- 1996年
- 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50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李荣喜,闫元奎,陈建华近10年间我院共做视网膜脱离170例,其中视网膜全脱、巨大裂孔、无裂孔等严重视网膜脱离50例,用环扎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本文50例(50眼)中,男33例,女17例。右眼30...
- 李荣喜闫元奎陈建华
- 关键词:视网膜脱落环扎术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200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8例(61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患者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随访3~13个月,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下降。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 韩萍闫元奎杨丽萍徐力王艳艳郭凯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多重PCR对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的菌属鉴定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建立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真菌进行快速诊断并同时进行菌属鉴定的方法。方法: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体系1和体系2),对真菌性角膜炎九种主要致病真菌DNA进行检测,观察该体系对真菌临床菌株、人类基因组及其他眼部常见致病微生物DNA的检测结果。结果:体系1对镰孢菌属扩增均产生约360bp的特异产物,对曲霉菌属、牵连青霉菌和新月弯孢菌扩增均产生约470bp的特异产物。体系2对镰孢菌属、曲霉菌属均无特异产物,而对牵连青霉菌产生了360bp的特异产物,对新月弯孢霉产生了300bp的特异产物。根据DNA模板在两个多重PCR体系中扩增出的不同特异条带可将九种真菌分为四个菌属。57株真菌临床菌株中55株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一致。两体系对人类基因组及其他眼部常见致病微生物DN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通过两个多重PCR体系检测可将真菌性角膜炎在菌属水平进行诊断及鉴定。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屈超义闫元奎王丽娅孙声桃杨潇远李振勇唐罗生
- 关键词:眼感染角膜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复杂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综合疗法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环扎巩膜外垫压及眼内注气等综合疗法。结果 :治疗成功率由 85 %提高到 90 %。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闫元奎李莉杨丽萍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综合疗法
- 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底的病变与治疗被引量:2
- 1995年
- 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底的病变与治疗内蒙古医学院附院眼科闫元奎,陈建华,李荣喜,李树元双眼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常造成视力损害甚至丧失劳动力。为研究网脱对侧眼情况及早采取防治,我们于1993年3月──1994年5月检查随访50例网脱的另一眼,结果如下:材料...
- 闫元奎陈建华李荣喜李树元
- 关键词:视网膜脱落眼底病变激光疗法
- 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 ,包括前房形成情况 ,眼压 ,视力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60眼 (5 0例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病人采用小梁切除术 ,同时术中前房预置穿刺 ,使用丝裂霉素 (MMC) ,巩膜瓣及结膜牢固缝合 ,加上术毕形成前房的方法 ,术后随访 1年 ,对其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90 %眼压维持在 2 1mmHg以下 ,10 %需配合降眼压药将眼压控制在 3 0mmHg以下。两例发生结膜瓣创漏 ,仅有两例术后视力低于术前 ;两例发生脉络膜脱离 ,经处理后恢复。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很高 ,本方法不仅减少了术后常见并发症 ,而且提高了病人早期视力。如果能在术后早期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滤过泡不良和低眼压等并发症 ,眼压均可恢复正常。
- 赵海霞陆蓓闫元奎李俊莲孙怡
- 关键词:疗效观察青光眼眼外科手术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与手术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探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 ,为诊断、鉴别及选择术式、保护视力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将 3 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及手术状况、病理结果进行总结研究。结果 :3 8例海绵状血管瘤中的 2 6例做了 CT增强扫描 ,其中 2 3例有明显增强 ( CT值 +1 8~ 5 5 HU,平均 3 7.1 HU) ,经手术摘出肿物 ,病理证实 3 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中 3例不显增强 ,2例为视神经鞘膜瘤 (其中 1例术后复发长入颅内 )。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 CT值比其他眶深部肿物为高是其特征 ,视神经鞘膜瘤增强不明显。联合 B超及 MRI增强扫描则更有诊断价值。采取灵活的术式 。
- 闫元奎卢晓峰朱丹刘学峰
- 关键词:眶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