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合笑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温州市2003—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卫生监测区2003—2007年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并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温州市200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共9701例,死亡率为148.89/10万,占全死因的27.64%,平均减寿率为12.60‰,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均居第1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肝癌、肺癌和胃癌,合计占肿瘤死亡的61.84%。结论恶性肿瘤是温州市第1位死因,其中肝癌、肺癌、胃癌居恶性肿瘤前3位,对居民造成的威害程度最大,这也是今后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 邵永强钱合笑张孝和陈祎张娜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构成比
- 温州市居民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编码进行分类对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用Spss13.0、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温州市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为各为559.11/10万(男女各为636.92/10万474.79/10万);前5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占总死亡数的83.06%。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先天异常,平均减寿率为12.51‰、7.20‰、2.59‰、2.12‰、1.22‰。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本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
- 邵永强钱合笑李江峰樊丽辉
- 关键词:死因出生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死因顺位
- 温州市200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温州市恶性肿瘤死亡共4338人,死亡率159.11/10万。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合计占肿瘤死亡的63.64%。结论 恶性肿瘤是全市死因顺位的第1位死因,其中肝癌、肺癌、胃癌这三种消化系统肿瘤死亡对居民造成的威胁程度最大,这也是今后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 钱合笑邵永强张娜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构成比
- 2003-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趋势及死亡负担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ICD-10编码对温州市居民2003-2007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用Death Reg_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03-2007年出生率、婴儿死亡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各为896.69/10万、510.06/10万、538.66/10万、424.27/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和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8.41%。潜在寿命损失前8位分别为恶性肿瘤、伤害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先天畸形、源于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平均减寿率分别为1.26%、0.94%、0.23%、0.21%、0.17%、0.13%、0.08%、0.08%。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邵永强钱合笑陈祎张孝和张娜谢海滨
- 关键词:死因出生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死因顺位
- 温州市≥35岁居民超重及肥胖与相关疾病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及体力活动日渐减少,使超重、肥胖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快速增长。有研究表明,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 邵永强王建张孝和钱合笑陈祎
- 关键词:超重肥胖相关疾病患病率
- 温州市近5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及交通行为分析
- 2009年
- 邵永强钱合笑张孝和陈祎张娜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意外伤害死亡交通事故死因构成
- 温州市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及干预模式探索研究
- 邵永强王建钱合笑张娜陈祎林东张孝和郑剑勇廖晓伟
- 该课题组采用实验室检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历时3年余努力顺利完成课题研究。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完成温州市10个社区13507例3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得了温州市高血压、糖尿...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病
- 温州市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研究
- 王建邵永强张娜钱合笑陈祎张孝和林东
- 该课题组于2007年9月开始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和课题的设计,采用实验室检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历时3年余的努力,于2010年顺利完成课题研究。该课题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温州市鹿城、乐清、平阳3个省卫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病
- 温州市35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35岁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市10县(市、区)13 205例≥35岁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岁居民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3.08,腰围均值为80.9 cm。超重、肥胖现患率分别为29.8%、5.9%;腹部肥胖率为44.6%。肥胖超重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与性别、职业、饮酒、水产类及蛋类食用频度、年龄组有关。结论超重肥胖症由多因素引起,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当采取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肥胖超重的发生发展。
- 邵永强王建钱合笑张娜陈祎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温州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现状、主要危险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温州市3478名35岁以上常住户籍居民作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的测量)及实验室检测(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7.48%,其中女性4.93%,男性10.79%;男性按中心性肥胖分类(正常、肥胖)为6.27%、15.85%,女性按体重指数分类(正常或瘦、超重、肥胖)为3.34%、6.23%、12.06%;65岁以上组患病率高于其他组,女性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快速升高趋势。饮酒是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子,食用肉类和蛋类是女性的保护因子。高尿酸血症者中痛风的患病率为2.69%。男性血脂异常(OR=1.721)和脑卒中(OR=2.880),女性高血压(OR=2.135)和血脂异常(OR=2.996)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结论:温州市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低。饮酒是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子,食用肉类和蛋类是女性的保护因子。男性的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女性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减轻体重、控制饮食、保持血脂水平正常能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
- 王建邵永强陈祎钱合笑张娜
- 关键词:高尿酸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