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詟 作品数:12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随机突变研究 1999年 季朝能 徐明 姜涛 金詟 盛小禹 毛裕民关键词:突变体 随机突变 负相关 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999年 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是林可霉素的产生菌,研究中发现其菌丝体中谷氨酰胺合成酶( G S)的比活力与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存在正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报道了 G S的分离纯化、分子特征、酶学性质和活力调节特性.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 D E52 离子交换层析、 Sepharose 6 B凝胶过滤等方法,从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中分离纯化了 G S,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 A G E)鉴定为单一组分.以梯度 P A G E 和凝胶过滤法测得 G 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60 000, S D S P A G E测得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55 000,表明该酶由 12 个相同的亚基构成. Mg2+ 或 Mn2+ 作为辅助因子对 G S的催化活性是必需的.反馈抑制是 G S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这种抑制作用是以累积的方式进行的,这表明各种代谢物对 G S的作用位点不同,它们对 G S的抑制作用是相互独立的.以受腺苷化去腺苷化调节的产气克雷伯氏菌 G S作对照,研究发现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 G S没有明显的氨休克作用,且经蛇毒磷酸二酯酶处理后,其活力没有变化.这些结果都说明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 G S不存在腺苷化共价修饰这一调节方式.另外,对不同氮源生长条件下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无细? 金詟 张双全 季朝能 毛裕民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 林可霉素 林肯链霉菌谷氨酸合酶的纯化和性质 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和吸附层析等方法 ,分离纯化了林肯链霉菌谷氨酸合酶 ,电泳鉴定为单一组分 .这是链霉菌中的第 1例 .谷氨酸合酶很不稳定 ,向酶缓冲液中加入α KG ,PMSF ,EDTA ,β 巯基乙醇和甘油可以大大提高其稳定性 .测得全酶分子量为 1 38ku ,亚基分子量为 81和 5 7ku ,表明该酶由2个不相同的亚基构成 .吸收光谱在 380和 440nm附近没有吸收峰 ,表明该酶是不含铁的非黄素蛋白质 .该酶反应的最适 pH为 7 2 ,最适温度为 30℃ .该酶对NADH ,α KG和L Gln的表观Km 值分别为 5 2 1× 1 0 -5 ,4 1 7× 1 0 -4 和 4 35× 1 0 -4mol/L .以NADPH代替NADH作电子供体 ,该酶仍表现出部分活力 .反应产物Glu和NAD+,部分金属离子、氨基酸及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该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金詟 焦瑞身关键词:谷氨酸合酶 提纯 氨同化 氮代谢 家蚕抗菌肽CM4对大肠杆菌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1 2000年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 CM4 of Bombyx mori against E. coll K12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E. coli K12 were observed by the challenge of the purified antibacterial peptide CM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acterial peptide caused a serie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 coli. SEM and TEM revealed aggregates of bacteria and SEM revealed wrin-kled bacterial surfaces in the early stage. Thereafter, plasmolysis was observed with irregular holes appearing in the two ends of bacteria and the cytoplasmic contents of the cells leaking out. Finally, bacteria became empty vesicles and disintegrated into small fragments subsequently. Comparatively, the bacterial membrane was normal and the bacterial structure remained intact in the control group. 金詟 韩亚平 张文宏 王芳 张双全 毛裕民关键词:抑菌活性 大肠杆菌 超微结构 抗肿瘤 中国家蚕抗菌肽A基因片段的初步分离 被引量:4 1999年 从中国家蚕蛹中提取基因组 D N A,根据中国家蚕抗菌肽 A 的 c D N A 序列设计引物,从基因组 D N A 中扩增天然抗菌肽 A 基因,得到750 bp、1100 bp、1600 bp 左右的3 个片段,用内引物扩增法,初步证实中国家蚕抗菌肽 A 基因至少存在750 bp、1100 bp 刘丽 张双全 李建民 周开亚 金詟关键词:家蚕 基因组 DNA 林肯链霉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3 2001年 对不同氮源生长条件下林肯链霉菌无细胞粗提液中谷氨酰胺合成酶 (GS)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浓度NH+4阻遏了GS的生物合成。从不同氮源生长条件下林肯链霉菌中分离纯化了GS ,其性质没有差别。以受腺苷化调节的产气克雷伯氏菌GS作对照 ,林肯链霉菌GS没有明显的氨休克作用 ,经蛇毒磷酸二酯酶处理后 ,其活力没有变化。这些结果都说明林肯链霉菌GS不存在腺苷化共价修饰这一调节方式。反馈抑制作用是林肯链霉菌GS的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 ,这种抑制作用是以累积的方式进行的 ,这表明各种抑制剂对GS作用位点不同 ,各种抑制剂对GS的抑制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由此推测 ,林肯链霉菌GS是一种变构酶。 金詟 焦瑞身 毛裕民关键词:谷氨酰胺合成酶 酶活性 遗传密码的信息内涵及其与氨基酸的对应联系 被引量:4 2001年 为了探讨遗传密码的起源 ,本文系统考察了四种核苷酸和各类密码子的编码信息、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分类关系 ,发现 :①四种核苷酸的编码能力依次为A >U >G >C ;②嘌呤型 (PP)、嘧啶型 (MM)与嘌嘧混合型 (PM)密码子的编码能力表现为PP >MM >PM ;③氨基酸与碱基型密码子的对应分类关系较为确定 ,其中PP有酸性、碱性及酰氨型氨基酸 ,MM有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 ;PM有脂肪族氨基酸编码的偏爱性 .认为遗传密码与氨基酸对应联系的起源不是随机发生的 . 许晓风 汪四水 金詟 胡艳关键词:遗传密码 氨基酸 定量PCR的非同源对照模板的构建 被引量:6 2001年 建立了HCVRNA和hTERTmRNA的竞争定量PCR系统。对照模板的构建方法是 :利用计算机辅助优选设计连接引物 ,低严紧型扩增大肠杆菌DNA ,回收并克隆预期的DNA片段。该片段与靶序列除两端引物序列完全相同外 ,无同源性 ,因此可作为非同源对照模板。这种构建非同源对照模板的方法 ,简便易行 。 陈燃 金詟 毛裕民关键词:异源双链 大肠杆菌 耐热碱性磷酸酶突变体耐热性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03年 从耐热碱性磷酸酶 (TAP) 2 0 0多个随机突变体的克隆库中选出耐热性明显下降的 4株突变体 ,进行全序列及表达产物的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测定和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模拟 ,分析突变位点、高级结构和耐热性表现三者的关系 ,探讨引起耐热性变化的机理。结构模拟显示所有突变位点都仅能引起细微的、局部的结构变化 ,除T3 2 0→I外都未直接触及酶的活性中心 ;结构上的细微改变虽然对最适反应温度影响不明显 ,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降低了 10℃左右 ;T3 2 0→I靠近酶的活性中心 ,尽管未能引起结构的较大变化 ,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同时显著降低。可见 ,多数点突变对高级结构的影响都不剧烈 ,但对耐热性尤其是最高耐受温度的影响却比较明显 ,一般地 ,在非活性区的突变通常只能引起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 。 郁锋 许晓风 金詟关键词:耐热碱性磷酸酶 突变体 耐热性 甲硒氨酸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高表达和分离纯化 被引量:5 2000年 甲硒氨酸多波长反常散射法是国际上 90年代发展的蛋白质晶体结构测定的新方法 ,该法得以实施的首要一步是获得硒取代 (硫 )的高纯蛋白质 .通过亚克隆将编码耐热邻苯二酚 2 ,3双加氧酶 (简称TCTD)的基因PHEB克隆至表达载体 pRSET ,得到了高表达质粒pRSET PHEB ,转入Met缺陷的菌株B834DE3.通过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得到了甲硒氨酸参入的TCTD .经质谱测定发现TCTD的所有 7个甲硫氨酸都被甲硒氨酸所替代 ,这为Se Met多波长反常散射法研究TCTD的晶体结构打下了基础 . 季朝能 姜涛 殷长传 殷长传 金詟 金詟 张志鸿关键词: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