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秀芬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护理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理访谈
  • 1篇血液透析护理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焦虑
  • 1篇用药
  • 1篇质量指标
  • 1篇体温
  • 1篇体温过低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呋辛
  • 1篇透析护理
  • 1篇透析患者
  • 1篇皮肤过敏反应

机构

  • 5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5篇金秀芬
  • 2篇魏晓燕
  • 1篇李梅
  • 1篇隋莉娟
  • 1篇孙芳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护理质量做出改进和提升。方法由10名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医务人员成立课题小组,对50名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和护理管理等领域的医学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果专家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0%。各级指标协调程度较高,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含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各级别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0~0.178。结论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护理质量,提升血液透析中心的服务水平。
金秀芬
关键词:DELPHI法血液透析
心理访谈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心理访谈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肾内科治疗和血液透析常护护理,52例)和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访谈辅助治疗,52例)。统计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调查,研究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体重控制、病情监测、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心理和社会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访谈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金秀芬魏晓燕
关键词:心理访谈血液透析抑郁焦虑
优化急救护理在儿科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在儿科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救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患儿5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心肺复苏效果、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急救效率、患儿家属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率、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3.10%、93.10%、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72.41%、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4.350、4.062,P<0.05)。观察组患儿复苏后的心率及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观察组会诊、急救、辅助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在儿科急救心肺复苏中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梅金秀芬
关键词:心肺复苏满意率
预防热量损失理念对新生儿科护士预防患儿体温过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预防热量损失理念对预防患儿体温过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实施预防热量损失护理方法前后同期出生的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热量损失的分级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体温过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初始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预防热量损失护理方法前后两年同期相比,实施前,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季节的不同呈现一定的波动;实施后,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较为平稳,且其均明显低于实施该护理方法前。结论基于预防热量损失理念所制定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体温过低的发生。
魏晓燕金秀芬
关键词:新生儿体温过低
静滴头孢呋辛致皮肤过敏反应2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孙芳隋莉娟金秀芬
关键词:静滴头孢呋辛皮肤过敏反应安全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