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燕

作品数:2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视网膜
  • 17篇网膜
  • 6篇细胞
  • 5篇血管
  • 5篇病变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玻璃体
  • 3篇眼部
  • 3篇源性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实验
  • 3篇转移癌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闭塞
  • 2篇断层扫描

机构

  • 29篇吉林大学第二...
  • 6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29篇金燕
  • 15篇吴雅臻
  • 7篇张晓光
  • 6篇刘光耀
  • 4篇李根林
  • 4篇戚卉
  • 4篇苏冠方
  • 4篇刘早霞
  • 3篇王津津
  • 2篇范尔钟
  • 2篇范斌
  • 2篇韩宁
  • 2篇李漫丽
  • 1篇王宪玲
  • 1篇高忠礼
  • 1篇明月
  • 1篇孙同
  • 1篇杨德峰
  • 1篇葛丽娜
  • 1篇姜荣光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眼科研究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roxiredoxin 6在氧化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x6)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人RPE细胞受到不同浓度的H2O2攻击时Prx6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复苏培养人RPE细胞传至第3代,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浓度H2O2攻击组(0.125mmol·L-1、0.25mmol·L-1、0.5mmol·L-1、1mmol·L-1),加入H2O2后24 h收集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rx6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结果显示培养的正常RPE细胞中即有Prx6的表达。0.125mmol·L-1H2O2攻击组Prx6阳性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多(4倍),0.25mmol·L-1和0.5mmol·L-1H2O2攻击组Prx6阳性表达量逐渐减少,1mmol·L-1H2O2攻击组Prx6表达为阴性。MTT结果显示在H2O2浓度为0.125mmol·L-1时,细胞的存活率仅轻微下降(91%),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86);在浓度为0.25mmol·L-1、0.5mmol·L-1和1mmol·L-1时,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分别为83%、74%和52%,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氧化攻击可以诱导RPE细胞Prx6表达增高,进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戚卉吴雅臻李漫丽金燕范斌
关键词:PEROXIREDOXIN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过氧化氢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微血管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RRD的常用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使用硅油填充的RRD患眼会出现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1]。此外,在硅油填充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均有大幅度视力下降的病例报道,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了视网膜血流的变化[1-2]。
孙小艺金燕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微循环视网膜血流
一侧颈内动脉闭塞致眼部缺血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63岁。因右眼视力丧失,伴眼胀痛及同侧头痛6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3年,脑梗塞3年。入院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5,不能矫正。眼压:右眼30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右眼混合性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正常深浅,虹膜满布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外翻,瞳孔散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晶体棕黄色混浊,
金燕吴雅臻戚卉李彤
关键词:病例报告
MMP-9和TIMP-1在高危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危骨肉瘤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MMP-9/TIMP-1失衡在高危骨肉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例高危骨肉瘤、41例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和I5例正常骨组织行MMP-9和TIM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危骨肉瘤组的MMP-9的表达率为100%,呈普遍过表达,明显高于低恶性骨肉瘤组的73.2%的阳性率(P<0.05),而高危骨肉瘤组的TIMP-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低恶性骨肉瘤组(P<0.05)。高危骨肉瘤组的MMP-9/TIMP-1表达失衡率为42.8%,明显高于低恶性骨肉瘤组的12.2%(P<0.05)。结论MMP-9与TIMP-1可作为诊断骨肉瘤的辅助指标。
陆蕴松金燕刘光耀高忠礼
关键词:骨肉瘤MMP-9TIMP-1免疫组织化学
新生小牛视网膜水平细胞生长发育特性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新生小牛视网膜水平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将培养10、20、30和40d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CalbindinD28K抗体标记视网膜水平细胞,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强度。结果:培养10d的水平细胞还不具备典型的形态特征,培养20d时阳性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成熟的水平细胞一致。培养30d和40d的水平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培养20d时相似。定量分析显示体外培养20d时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度较10d时有增加趋势。体外培养30d和40d时,阳性的水平细胞免疫反应强度较培养10d和20d时均明显减弱。结论:体外培养20d的视网膜水平细胞具备成熟的形态特征,免疫反应强度较强,是发育良好的神经元。
金燕吴雅臻李根林张晓光王津津
2.蛋白激酶Cα亚型在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发育过程中表达规律的体外实验研究
明确新生小牛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体外发育过程中蛋白激酶Cα亚型(protein kinase C α,PKC α)的表达规律.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10天、20天、30天和40天的神经元用于免疫细胞化...
金燕吴雅臻张晓光
Peroxiredoxin6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研究表明氧化损伤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eroxiredoxin6(Prx6)是双功能的蛋白质,其清除磷脂氢过氧化物的活性非常重要,因为细胞质中普遍存在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l)无此功能。目的观察Prx6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分析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在视网膜的表达情况。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糖尿病组48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诱发糖尿病,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1、2、3个月组,每组16只。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Prx6在不同时间点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应用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反应强度,即平均吸光度(A)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外颗粒层及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均有Prx6蛋白的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有少量Prx6蛋白的表达,表达于细胞质;糖尿病1个月组大鼠视网膜内外颗粒层棕黄色阳性染色细胞增多;2个月组、3个月组大鼠视网膜各层Prx6蛋白的表达均为阴性,各组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967.63,P〈0.05)。RT—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有Prx6mRNA的表达;糖尿病1个月组视网膜Prx6mRNA表达增高;2个月组Prx6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仅有少量表达;3个月组表达阴性,各组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42.84,P〈0.05)。结论Prx6作为一种抗氧化蛋白存在于视网膜中,可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活性氧簇、氧自由基等的损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Prx6在视网膜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戚卉吴雅臻金燕韩宁范斌
关键词:PEROXIREDOXI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眼科影像学检查在老年脉络膜转移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金燕吴雅臻刘早霞苏冠方
视网膜神经细胞有序发生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02年
在发育神经生物学领域 ,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发生是研究热点之一。先天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视网膜移植供体材料选择与病种相关性研究均与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分别阐述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时间的判定方法、不同动物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的时空顺序及其共同规律 ,着重介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发生规律 ,并对神经细胞有序发生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金燕李根林
关键词:分子机制
新生小牛视杆细胞体外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及视色素分子分布的极性特征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明确新生小牛视网膜视杆细胞体外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及视色素分子分布的变化规律。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10、20、30和40d的神经元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rho4D2抗体标记视网膜视杆细胞,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阳性细胞的形态特征及视色素分子分布的特点。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强度。结果rho4D2阳性细胞呈现两种形态,一种为无突起的小圆形细胞,另一种为带有顶端突起的细胞。体外培养10d时,视色素弥漫地分布于整个细胞膜及顶端突起;培养20d时视色素逐渐向顶端突起或细胞的一端集中;到培养30、40d时,视色素聚集于顶端突起或细胞的一端,呈现极性分布特征。定量分析显示,体外培养20d的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度较培养10d时明显增强,培养20、30、40d的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体外培养30、40d的视杆细胞具备细胞结构及视色素分子分布的极性特征,并有高水平的蛋白质表达能力,是发育成熟的神经元。
金燕李根林王津津范尔钟张晓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