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烨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30例,透析开始后1~2h给予生脉注射液40m1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且透析结束后30min内给予左卡尼汀1.0g静脉推注,持续使用3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后3个月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干体质量、超滤量及医务人员的干预情况。结果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患者在透析中及透析后的平均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治疗后,透析中的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30例患者中,显效18例(占60.0%),有效8例(占26.7%),无效4例(占13.3%)。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生脉注射液改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有效且安全。
- 朱纯徐树人金玫萍金烨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左卡尼汀生脉散
- 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82例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可高于正常范围,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RP、WBC总数、ESR变化,肺功能变化和病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CRP、WBC总数、ESR,改善肺功能,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少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的血糖控制对AE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控制,肺功能改善,缩短病程十分重要。
- 冯洁戴莉莉陈晓红秦斌斌金烨沈斌卢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肺功能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沐舒坦,对照组仅予口服沐舒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情况及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次数等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80%,对照组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人均再感染次数:治疗组0.5次/人,对照组1.5次/人(P<0.05);两组患者24 h痰量减少量:治疗组约为29.75±10.05 ml/d,对照组约为7.24±13.82 ml/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治疗组细菌总清除率为67%,治疗前后痰菌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无变化。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症状减轻,痰量减少并可预防其急性加重。
- 金烨朱纯戴莉莉
- 关键词:罗红霉素小剂量支气管扩张
- 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0%、92.0%,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厄洛替尼组皮疹、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但在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导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临床推广。
- 金烨戴莉莉陈晓红秦斌斌冯洁沈斌
- 关键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 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中PERK-ATF4-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治疗14 d。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及动脉血气分析[p(O_2)、p(CO_2)、血液酸碱度(pH)]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GRP78 mRNA、PERK mRNA、ATF4 mRNA、CHOP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FEV_1、FVC、FEV_1/FVC、FEV_1%、p(O_2)、血p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05),p(CO_2)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GRP78、PERK、ATF4、CHOP水平和GRP78 mRNA、PERK mRNA、ATF4 mRNA、CHOP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AECOPD患者,可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存在的内质网应激状态,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刘炎沈斌戴莉莉秦斌斌金烨胡婧玮郑琪
-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内质网应激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2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诊断的2例被误诊的CSS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 2例患者中1例被误诊为难治性哮喘,1例被误诊肺结核,提示CSS患者的临床表现早期可能与相关疾病很多相似之处,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诊治。结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熟悉其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 金烨戴莉莉陈晓红
- 关键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支气管哮喘
- 噻托溴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噻托溴胺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确诊为稳定期COPD(Ⅱ-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n=30)患者给予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n=30)按需使用短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观察期为12个月,以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6分钟步行试验、急性加重和住院的次数为观察指标。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l/FVC、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FVc、6MWD比较及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3-12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的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肺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噻托溴胺吸入治疗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
- 秦斌斌戴莉莉陈晓红金烨沈斌
- 关键词:噻托溴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PF-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F-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实验中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祛痰、肺功能锻炼与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顺尔宁每日1粒,连续应用3个月。观察全部病例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肺功能、HRCT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3个月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运动耐力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VC%、FEV1%pred、DLC0%均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顺尔宁治疗PF-COPD有效和可行。
- 金烨戴莉莉陈晓红秦斌斌沈斌张翀刘炎郑琪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Щ级(稳定期)伴或不伴冠心病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美托洛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片,初始剂量为美托洛尔12.5mg/d,根据心率及耐受程度逐步滴定至合适剂量,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min即认为达到目标剂量,美托洛尔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6MWT)和进行慢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1)两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比较: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分另0为(75.92±10.78)、(74.86±11.21)mmHg,(46.28±8.28)、(47.46±10.22)mmHg和(45.45±4.68)%、(43.32±4.84)%,相比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70.23±6.45)、(72.36±7.28)mmHg,(44.54±8.89)、(42.36±7.45)mmHg和(44.23±4.68)%、(42.58±4.24)%],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组6MWT和CAT评分比较:美托洛尔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运动耐力[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前后6MWT为(287±23)、(384±34)m,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为(284±25)、(295±21)m,美托洛尔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和改善(t=4.068,P〈0.05),改善效果较常规治疗组好(t=4.643,P〈0.05)。美托洛尔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CAT评分为(21±7)、(17±6)分],较常规治疗组[(22±5)、(20±6�
- 秦斌斌戴莉莉陈晓红冯洁金烨沈斌方颖
- 关键词:美托洛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10年6月呼吸科住院的230例老年患者卒中后细菌性吸入性肺炎病例,统计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结果卒中后细菌性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共检出病原菌316株。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206株(65.2%),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62株(19.6%),真菌48株(15.2%),混合感染127例(40.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属多见,且耐药率较高。结论老年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在临床较为多见,预后较差,根据其病原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综合治疗,积极防治老年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戴莉莉张翀金烨沈斌刘炎
- 关键词:老年卒中患者痰细菌培养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