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菡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杜仲叶乙醇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杜仲叶和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并且杜仲叶具有来源广泛的优点,使得利用杜仲叶进行活性物质研究成为可能。在对杜仲叶进行的乙醇提取实验中发现,以13倍74%的乙醇,在68℃下提取2.5h,浸膏得率达26.90%,其得率稳定,重复性好。
- 郭菡朱文学于明
- 关键词:杜仲叶乙醇提取响应面
- 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2.GIF" he="51"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GIF...
- 李欣朱文学刘少阳罗磊樊金玲杜琳郭菡陈志宏
- 文献传递
- 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连翘FsWRKY4/FsMAPK3蛋白互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连翘FsWRKY4/FsMAPK3蛋白互作的方法,即通过酵母双杂交验证两蛋白互作,过程为:克隆获得连翘<I>FsWRKY4</I>、<I>FsMAPK3</I>基因序列,并通过一步克隆法构...
- 侯典云张佳琪吕淑芳郭菡刘浩王婷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槐豆胶工艺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优化超声提取槐豆胶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为自变量,槐豆胶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槐豆胶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超声提取槐豆胶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7(g/mL)、提取温度43℃、提取时间63min、超声功率800W,在此条件下,槐豆胶提取率达到28.03%,槐豆胶产品符合FCCⅣ的标准,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 于明朱文学郭菡宋宇
- 关键词:超声波响应面分析法
-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毒性相关基因对内源过氧化氢的上游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菌的avrXa7基因和ahpC基因的2个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植物病原细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与菌株毒性的联系。AR/HRP法分析病原菌的过氧化氢清除力,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内过氧化氢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vrXa7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毒性的显著降低,并引起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ahpC基因的突变诱导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水平显著降低,但未能引起病原菌毒性产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病菌的致病机制中,病原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水平并不能直接决定菌株的毒性,而是处在avrXa7基因的下游,受到avrXa7或者更多毒性相关基因的调控,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 庞新跃李欣王娜刘严郭菡李红玉
- 关键词:毒性AHPC过氧化氢植物病原细菌
- 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非寄主互作体系中病原细菌过氧化氢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互作体系中病原菌来源过氧化氢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的定位。【结果】突变体菌株细胞中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亚基C的缺失导致胞内其余过氧化氢清除酶活性的补偿性显著上升,使胞内内源过氧化氢积累水平显著下降,并引起病原菌与水稻互作体系中的过氧化氢积累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病原细菌很可能是互作体系中过氧化氢的一个重要来源。病原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很可能在非寄主互作中造成细菌周围植物细胞的损伤,对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
- 李欣庞新跃朱文学李鑫玲刘严郭菡李红玉赵春燕
- 关键词:过氧化氢
- 一种金属粉末成型设备用喷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成型设备用喷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侧面固定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侧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侧面安装有位于安装孔内的主轴旋转机构,且主轴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粉末喷射组件,所述粉末喷射组件包...
- 魏世忠孙波李鹏郭菡王军令徐文静
- 一种金属粉末喷射成型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粉末喷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粉末喷射组件,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方设置有升降板,且安装台侧面安装有控制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
- 魏世忠孙波李鹏郭菡王军令徐文静
- 损伤条件下油菜黄单胞菜豆致病变种内源过氧化氢与间体形成的联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本实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黄单胞菌在细胞损伤条件下的亚细胞结构和过氧化氢积累定位的变化。【方法】采用氯化铈对过氧化氢特异染色的组织化学法。【结果】细菌细胞受损伤后,出现了一个细胞壁之外的过氧化氢大量积累的额外位点。并且这个额外位点出现的频率和过氧化氢积累量都与细胞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亚细胞结构的常规染色结果也显示,受到损伤的细胞中也出现一个额外的亚显微结构,即间体。间体出现的频率和大小也随着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细胞损伤条件下细菌中出现的额外过氧化氢大量积累的位点就是间体。细胞损伤后间体中的过氧化氢积累对受损细胞应是一种主动调控机制。
- 李欣庞新跃刘严郭菡李红玉赵春燕
- 关键词:过氧化氢间体黄单胞菌
- 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鉴定
-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传统以皮入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杜仲具有良好的降压、抑菌、消炎、抑癌、镇静安神等多种功效。近年来研究表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使得杜仲叶代皮入药成为可能。本试验以河南洛阳...
- 郭菡
- 关键词:药物成分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