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瑾
- 作品数:61 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眶内和副鼻窦内巨大异物1例
- 2006年
- 任彦新卫玉彩王长龄郭秀瑾高彦军
- 关键词:鼻窦眼异物小儿
- SBK与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高度近视患者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期的视力、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角膜后表面高度及眼波前像差的变化特点,为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43例86眼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SBK组及LASEK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BUT、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后表面高度;ALLEGRO像差仪获取眼慧差(coma aberration,Coma)、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并进行比较。结果 SBK术后视力恢复快,2种手术术后3个月BUT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后表面均无明显前凸;SBK、LASEK术后眼高阶像差均有所增加,术后3个月内SBK组有相对较低的高阶像差。术后6个月2组眼高阶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BK与LASEK治疗高度近视均具有良好的视觉质量。
- 李丽王建仓张华郭秀瑾李凡
- 关键词:近视
- 不同方式的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后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实验研究
-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角膜表面切削术因为不存在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扩大了近视手术的矫治范围以及术后成像质量高等优势而重新受到关注。然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是制约角膜表面屈光手术的一个重要因索。...
- 郭秀瑾
- 关键词:EPI-LASIKPRK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性肾损害的对比研究
- 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和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均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严重的微血...
- 郭秀瑾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全激光表层切削术研究进展: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被引量:3
- 2016年
-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是运用模式去除角膜上皮,随即附加一定度数的激光切削基质来完成的表层手术。另外一种新型的TransPRK手术运用特殊的切削模式,去上皮和切削基质一步完成。两种方法所行的TransPRK手术,与机械性的去上皮手术比较,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视力。
- 刘红杰郭秀瑾
- 关键词: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混浊
- 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840例(1 670只眼)患者的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地形图,按等效球镜原则,根据屈光度将患者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其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低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明显高于中、高度近视组;3组间角膜水平曲率无显著性差异,垂直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角膜厚度有随屈光度的增高而变薄的趋势,角膜垂直曲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性,随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 翟英张斌吴玉潭陈金桂李先芝李丽颜郭秀瑾
- 关键词:近视眼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
- 近视患者屈光度及性别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和眼压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度及性别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和眼压的关系.方法:测量1108例(2189只眼)近视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CCT)、水平角膜曲率(k1)、垂直角膜曲率(k2)及眼压(IOP)等数据,依据屈光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依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分别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近视组CCT为(541±36)μm,高于中度组(535±32)μm和重度组(535±40)μm,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k1为(43.1±1.5)D,k2为(44.4±1.6)D,分别高于轻、中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近视组IOP为(16.5±3.1)mmHg(1mmHg=0.133kPa),高于重度组的(16.0±3.0)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CCT为(539±37)μm,高于女性的(534±32)μm,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k1为(42.7±1.5)D,k2为(43.8±1.6)D,分别低于女性的k1(43.3±1.4)D和k2(44.5±1.5)D,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IO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及不同近视屈光度患者的CCT、k1、k2及IOP存在差异,临床术者应予以重视.
- 翟英安建斌郭秀瑾陈金桂吴玉潭
- 关键词:近视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眼压
- 角膜屈光术后角膜上皮重塑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角膜上皮作为重要的屈光介质,参与了屈光术后角膜修复的过程,现有的角膜屈光术后均表现为角膜上皮重塑,过度的角膜上皮重塑影响了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效果。文章一方面总结了角膜上皮重塑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更加全面地探究了围手术期角膜屈光术后上皮重塑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 樊朕宏高萌蔓张欣茹郭秀瑾
- 关键词:角膜角膜屈光手术
- 优质护理配合在波前像差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32只眼)在波前像差检查过程中对其进行的护理配合指导要点。结果16例患者中有15例术后1个月及6个月裸眼视力(UCVA)都达到1.0以上,屈光矫正在预计矫正屈光度0.5D范围内,无一例出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降低。结论波前像差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是准分子激光手术成功的基础,优质的护理配合在检查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马月磊郭秀瑾王红霞李向品刘超敏
- 关键词:护理波前像差准分子激光
-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oscillatorypotentials ,OPs)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以及与糖尿病病程、血糖和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 10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分析暗适应OPs的波幅及潜时 ,并将OPs、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检眼镜检查三者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 ;同时测定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与OP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前期组 ,暗适应OPs总波幅、OPs各子波波幅 (OP1~OP4 )降低及OP1、OP2 潜时延长 ,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各期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中以OPs总波幅的相关性最好 ;OPs、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检眼镜检查三者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异常检出率依次为 6 7.6 %、5 2 .9%和 45 .1% ;OPs总波幅与血糖、病程、血压 (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均呈负相关。结论暗适应OPs总波幅是目前诊断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敏感的指标 ,它不仅能早期发现病变 ,还能反映视网膜的进行性损害 ;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糖、高血压 。
- 郭秀瑾王长龄张怡红王振东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电描记术电位测定法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