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功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13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灵芝胶囊对药物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灵芝胶囊治疗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法造模对雄性大白鼠予以两种不同浓度的灵芝胶囊提取液灌胃治疗,观察该药对大鼠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体重明显下降,肾指数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减少,尿素氮、肌酐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灵芝低剂量组、灵芝高剂量组动物体重明显增加,肾指数降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加,尿素氮、肌酐含量减少,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芝胶囊对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恢复具有一定效果。 郭功玲 李启艳 宋小莉关键词:灵芝胶囊 药效学 中药制剂 对马兜铃酸肾病的新认识 被引量:5 2003年 概述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致肾毒性的临床 -病理表现和预防治疗原则 ,提示应正视中草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 郭功玲 李吉华关键词:马兜铃酸肾病 中草药 肾毒性 复方土荆酊剂抑菌、抗炎止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复方土荆酊剂治疗皮肤癣疾的药效作用和作用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倍数稀释法观察体外对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患处涂药观察对实验性豚鼠皮肤癣的治疗作用;局部给药观察对大鼠足肿胀和小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复方土荆酊剂对常见致癣皮肤真菌絮状皮肤癣菌和石膏样癣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实验性皮肤“癣”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及抗炎止痒作用。结论复方土荆酊剂对真菌感染而致的皮肤癣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郭功玲 孙付军关键词:皮肤癣病 真菌 试验动物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8年 郭功玲 李吉华关键词:中药复方 药理学 血清 基于温肾助阳作用探索羊脂油炙淫羊藿炮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0年 淫羊藿是一种传统的补益类中药,炮制前后药效存在差异,羊脂油炮制后淫羊藿的温肾助阳作用显著增强。该文从羊脂油、化学成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能量代谢、代谢组学、药剂学等多个角度对近年来淫羊藿的炮制机理研究加以综述,为该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郭功玲 王淑 孙萍 李秀丽 王信 曹广尚 李娜关键词:淫羊藿 温肾助阳 中药有效成分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总结中药有效成分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凋亡作用机制,为临床发现特异性的抗白血病的作用靶点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药、作用机制”为中文关键词,以“acute myeloid leukemia、cell l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chanism of action”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2012-01-01-2021-01-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AML发病机制研究;(2)AML相关细胞系研究;(3)AML相关细胞系及中医药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59篇。结果中药有效成分诱导AML细胞凋亡主要涉及多种传导途径,目前研究最多的有外部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部途径(线粒体途径),此外还有白血病干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信号通路、抑制血管新生、端粒和端粒酶、白血病融合基因、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和自噬等其他途径。结论中药有效成分对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的。其抗白血病作用机制不断明确,有助于发现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靶点,开发出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利于白血病治愈的中药有效成分制剂。 郭功玲 王琰 师灵霞 徐瑞荣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系 中药有效成分 重芪结肠靶向微丸的质量控制及对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重芪结肠靶向微丸(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和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PA-CTPC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A-CTPC高、中、低剂量组(0.4、0.2、0.1 mg/g),采用4.0%DSS溶液自由饮用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形态、病理损伤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评价PA-CTPC对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苯酚-浓硫酸法测定3批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58.33、151.20、156.70 mg/g;HPLC法测定3批PA-CTPC中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平均总含量分别为49.56、50.00、50.13 mg/g;PA-CTPC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UC模型小鼠一般状况,降低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血液中IL-6、TNF-α、D-LA、DAO水平,升高IL-10、IL-4水平。结论:建立的PA-CTPC中黄芪总多糖和重楼皂苷Ⅰ、Ⅱ、Ⅶ、H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PA-CTPC的质量控制。PA-CTPC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与调控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刘天易 李莉 马茂强 杨飞 郭功玲 王信 张学顺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干预作用 小鼠 经典名方桂枝茯苓方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TNF-α表达的谱效关系及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桂枝茯苓方(Guizhi Fuling Prescription, GFP)物质组分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M15A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谱效关系,解析GFP中与抗炎作用相关的化合物组成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PLC法建立GFP样品指纹图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GFP样品对hEM15A细胞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选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earson’s r)、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 analysis, GR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OPLS)法建立GFP抗炎活性谱效关系数学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串联(HPLC-ESI-Q-TOF-MS)技术对与抗炎作用呈显著正相关的色谱峰进行鉴定,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GFP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结果:综合3种谱效关系数学模型共筛选出7个色谱峰对抑制hEM15A细胞TNF-α表达贡献较大,成分鉴定为氧化芍药苷、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酰芍药苷。分子对接结果显示,7种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IκB磷酸化激酶β(inhibitor Kappa B Kinaseβ, IKKβ)、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靶点,抑制TNF-α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筛选的氧化芍药苷、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酰芍药苷7种成分是GFP抑制hEM15A细胞TNF-α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为GFP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GFP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陈超 李娜 师伟 郭功玲 石雅馨 孙萍 王信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TNF-Α 谱效关系 不同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烘制工艺优化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建立不同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筛选最优烘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绘制22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IMCA 14.1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以其为指标经烘制动力学研究筛选烘制工艺。结果:22批样品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31~0.991;共指认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箭藿苷A、箭藿苷B、宝藿苷Ⅰ等7个共有峰。22批样品可聚为两类,S19~S22为Ⅰ类,S1~S18为Ⅱ类;其中Ⅱ类又可聚为Ⅱa(S15~S18)、Ⅱb(S10~S14)、Ⅱc(S1~S9)等3类;PCA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OPLS-DA结果显示,淫羊藿苷、箭藿苷B、宝藿苷Ⅰ为影响淫羊藿羊脂油烘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在180℃烘制25 min或190℃烘制20 min,宝藿苷Ⅰ在180℃烘制30 min或190℃烘制15 min,箭藿苷B在210℃烘制18 min时含量达到最高,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烘制工艺为180℃烘制25~30min或190℃烘制15~20 min。结论:所建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多元统计分析可用于反映淫羊藿在不同烘制条件下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初步筛选烘制工艺。 李园 李秀丽 李秀丽 王信 王信 曹广尚 孙萍关键词:淫羊藿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HPLC法测定开胃山楂片中熊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开胃山楂片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柱(4.6mm×250mm);紫外检测波长215n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83:17)。结果:熊果酸在0.5984~2.9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9%。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合于该药的质量分析检验。 郭功玲关键词:熊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