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天羽

作品数:65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6篇妊娠
  • 16篇胚胎
  • 12篇受精
  • 12篇体外
  • 12篇体外受精
  • 11篇胚胎移植
  • 11篇流产
  • 8篇体外受精-胚...
  • 6篇阴道
  • 6篇早孕
  • 6篇生殖
  • 6篇胎头
  • 6篇子宫
  • 6篇吸宫术
  • 5篇早期妊娠
  • 5篇人工流产
  • 5篇宫颈
  • 5篇分娩
  • 4篇旋动
  • 4篇终止妊娠

机构

  • 59篇济南军区总医...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辽宁医学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济南军区疾病...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3篇郝天羽
  • 13篇王建业
  • 12篇刘海萍
  • 11篇刘晓雁
  • 6篇陈诵芬
  • 6篇李云飞
  • 5篇唐宁
  • 5篇王海玉
  • 4篇张书芬
  • 4篇盛连兵
  • 4篇徐安然
  • 4篇姚淑芳
  • 3篇袁玮
  • 3篇尹格平
  • 3篇李艳丽
  • 3篇谢智农
  • 3篇牛力华
  • 2篇吕勇
  • 2篇钊文菊
  • 2篇龚姗

传媒

  • 1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4篇中国性科学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人民军医
  • 2篇前卫医药杂志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7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浆对自然受孕与IVF/ICSI-ET助孕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在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ET中,种植率和持续妊娠率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的限制因素之一为子宫内膜功能异常。相较于自然妊娠,精浆是否参与是重要的区别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了精浆具有免疫活性,与子宫内膜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胚胎的种植和发育。而对于行IVF/ICSI-ET的患者,应用精浆是否能够改善其妊娠结局,始终尚未明确。本文就精浆在自然妊娠中对母体免疫、子宫内膜、胚胎种植方面的作用以及精浆在IVF-ET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郝天羽张宁宁
关键词:精浆母体免疫胚胎种植
旋动式流产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制并应用新的旋动式流产器械,提高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减少副反应和并发症。方法 利用研制的旋动式流产器械进行流产并与传统的吸宫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研究组器械的清宫效果、术后阴道流血及复经时间等与对照的吸宫术组比较无差异,而术中疼痛明显小于吸宫术组。结论 初步表明旋动式流产器具有操作便捷、疼痛刺激减少的特点,为人工流产提供新方法。
郝天羽
关键词:人工流产早期妊娠负压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宫腔冲洗液中LIF水平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分析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宫腔冲洗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105例,于IVF-ET前1个月经周期排卵后第7~9天,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并分型,ELISA法测定宫腔冲洗液中的LIF。结果 105例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后,妊娠64例、未妊娠41例,二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为(11.89±1.63)mm,小于未妊娠者的(13.72±2.39)mm,P〈0.05;子宫内膜厚度7~10、10~13、13~17 mm时,IVF-ET妊娠率分别为40.0%、72.7%、41.4%。本组A、B、C三种类型子宫内膜分别为50、36、19例,其妊娠率分别为70.0%、63.9%、31.6%;其中A型与B、C型比较,P均〈0.05;B、C型比较,P〉0.05。妊娠者宫腔冲洗液中LIF为(41.19±31.02)pg/mL,高于未妊娠者的(23.43±23.09)pg/mL,P〈0.05。结论 IVF-ET前1个月经周期中经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类型、检测宫腔冲洗液中LIF浓度对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仉燕郝天羽刘海萍
关键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与IVF/ICSI-ET中胚胎早期发育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能否作为评价胚胎早期发育能力和IVF/ICSI妊娠结局的指标。方法IVF或者ICSI后24-25h观察胚胎原核是否融合并据此将胚胎分为早期原核融合组和早期原核未融合组,比较两组胚胎在受精后第三天的发育情况;比较分析使用24-25h原核融合的胚胎(早期原核融合组)进行第三天移植和未观察到原核是否融合的胚胎(未观察组)进行移植的妊娠结局。结果①结果显示,早期原核融合组的胚胎在IVF或者ICSI后第三天形成优质胚胎的比率要大于早期原核未融合组的胚胎,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②在年龄、移植胚胎数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基础之上,IVF-ET中使用早期原核融合组的胚胎进行第三天移植的妊娠率要高于未观察组的胚胎,ICSI-ET中使用两种胚胎进行移植的妊娠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是早期原核融合组的妊娠率略高于未观察组。结论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与第三天优质胚胎的形成和IVF/ICSI-ET的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胚胎发育能力和IVF/ICSI-ET第三天移植胚胎筛选的形态学指标。
唐宁王建业吕丹郝天羽
关键词:妊娠率
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及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
1995年
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插管技术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行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和化疗。7例因盆腔肿瘤粘连严重而于手术前先行插管治疗,术中证实癌块明显缩小,盆腔粘连软化;8例术后复发患者经插管化疗和/或栓塞后,6例复发癌块直径缩小50%以上;其余30例均术后辅以插管化疗,无明显毒副作用。我们认为: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及化疗方法,不仅可为部分晚期难以施行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创造手术机会,也可作为术后巩固疗效的有效手段。
尹格平陈诵芬谢智农周宁郝天羽李红谢宗贵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肿瘤栓塞术
一种破膜器的设计与应用
2002年
钊文菊郝天羽
关键词:人工破膜分娩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微管吸胚术终止早孕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微管吸胚术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药械联合组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次,2次/d,连服3 d;服药第2天在腹部超声诊断仪引导下仅以微管负压吸取胚囊,不手术处理蜕膜;负压吸宫组按照传统施术方法以不锈钢吸管吸宫,再用刮匙搔刮宫壁。结果药械联合组术中疼痛评价Ⅰ级90例、Ⅱ级10例,负压吸宫组Ⅱ级82例、Ⅲ级18例;两组比较,P均<0.05。药械联合组完全流产99例、不全流产1例,负压吸宫组100、0例;两组比较,P均>0.05。药械联合组宫腔吸刮组织(2.48±0.77)mL、术后流血时间(7.23±3.16)d,负压吸宫组分别为(12.11±4.23)mL、(5.51±2.10)d,两组宫腔吸刮组织量比较,P<0.05。结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微管吸胚术终止早孕效果较好,且显著降低术中疼痛程度及对宫腔的吸刮程度。
郝天羽王建业王海玉刘晓雁
关键词:米非司酮负压吸宫术早期妊娠
促性腺激素脉冲式给药在体IVF-ET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Gn)脉冲式给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7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B组39例、C组40例,均行IVF-ET治疗,超排卵的第1~5天应用尿源性促卵泡生成素(uFSH),第6天开始使用uFSH、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A组、B组将每日Gn用量等分为4份,分别于8:00、11:00、14:00、17:00皮下注射或肌注;C组将每日Gn用量予1次/d肌注。结果与C组比较,A、B组用药量及费用减少(P均<0.05),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P均<0.05),A、B组比较,P>0.05。结论 Gn脉冲式给药用于IVF-ET经济、有效。
盛连兵刘海萍唐宁郝天羽
关键词:控制性超排卵促性腺激素
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40岁之前出现的卵巢功能衰竭,其相关病因涉及遗传学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酶学障碍,原始卵泡储备过少、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大多数卵巢早衰为特发性、原因不明。卵巢早衰危害妇女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对其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弓翠屏郝天羽
关键词:卵巢早衰病因学
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产力数字化动态测量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对产力实施数字化动态测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308例,参照业界的普遍做法,根据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观察组)227例和剖宫产组(对照组)81例。在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观察过程中测量胎头下降推力;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在确保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试产,产程无进展后行剖宫产术。当宫口开大3cm时行人工破膜,并开始监测胎头下降推力;以15min为时间单位分别计算该时间段宫缩力的子宫有效收缩面积积分(UAI)值和Montevideo单位(MU)值。比较两组产程进展过程中胎头下降推力和宫缩力测量情况。结果:宫口开大3cm时,两组胎头下降推力差异不显著(P〉0.05);宫口开大5cm、8cm时,观察组胎头下降推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宫口开大10cm时,观察组胎头下降推力达到峰值,对照组在宫口开大10cm前施行剖宫产手术。宫口分区在3~5cm、5~8cm时,观察组宫缩力的UAI值和MU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头下降推力和宫缩力数字化动态测量,对于单胎头位足月经阴道分娩产程进展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宫口开大5cm和8cm可作为产程进展过程中产力监测的关键时间节点。
张书芬朱彤宇高云郝天羽
关键词:经阴道分娩头位足月产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