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雪丽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内镜
  • 3篇鼻窦
  • 2篇内镜鼻窦手术
  • 2篇鼻内
  • 2篇鼻内镜
  • 2篇鼻窦手术
  • 2篇鼻窦炎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预后
  • 1篇真菌性
  • 1篇脂肪瘤
  • 1篇直结肠
  • 1篇直结肠癌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上皮

机构

  • 6篇张掖市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西学院

作者

  • 7篇郑雪丽
  • 5篇朱宏
  • 3篇朱少军
  • 2篇申卫东
  • 2篇韩维举
  • 2篇魏铭
  • 2篇贾勇
  • 1篇陈星睿
  • 1篇刘军
  • 1篇王若雅
  • 1篇韩东一
  • 1篇杨仕明
  • 1篇戴朴
  • 1篇吴军
  • 1篇张桐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多排螺旋CT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为副鼻窦疾病患者经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结合轴位综合分析,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准确测量手术区域空间数值。结果MPR图像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眶周、颅底以及鼻窦复合体的解剖变异等区域的精细结构,提供手术安全空间数值,50例患者CT检查结果及测量数据与内镜手术所见符合率高。结论多排螺旋CT(MSCT)技术对安全实施鼻内镜手术具有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雪丽朱宏朱少军贾勇
关键词:体层摄影螺旋CT内镜鼻窦手术
颞骨类癌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颞骨类癌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颞骨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依据病变范围行颞骨次全切除手术或颞骨扩大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示颞骨不同范围的占位病变,术后病理均为颞骨类癌,最终诊断为单侧原发性颞骨类癌。第1次手术后,面瘫复发2例,颅内转移1例。治疗后无并发症,随访5例无复发及远处转移,仅1例因肝转移死亡。结论:颞骨类癌临床上少见,无特征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易与中耳炎或中耳其他良、恶性肿瘤混淆。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发现并彻底切除肿瘤者转移和复发率低。
张桐郑雪丽韩维举申卫东戴朴
关键词:颞骨类癌神经内分泌预后
ROC曲线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价值
2014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率,评价DWI对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3例直结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行肝脏DWI和MSCT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DWI诊断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z)、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64、98.9%、88.5%和96.9%,MSCT诊断方法的各指标分别为0.818、91.5%、51.3%和80.2%,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早期检出及阳性预测,DWI更具优势。
朱宏魏铭朱少军郑雪丽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直结肠癌肝转移灶检出价值
鼓室成形术后迟发性面瘫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鼓室成形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鼓室成形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面瘫病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后发生面瘫的时间、程度、发病相关因素、治疗方法、面瘫的恢复情况。结果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1992例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迟发性面瘫23例,发病率为1.15%;面瘫出现在术后5~14天,平均为术后7.39±1.95天;患者年龄在13~56岁,平均40.3±12.02岁,40~49岁发病率最高;性别、侧别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现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发生鼓室成形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危险性为阴性者的32.65倍。面瘫后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方法评估,Ⅲ级2例,Ⅳ级13例,Ⅴ级8例;面瘫后均口服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于面瘫后3周至2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至I级。结论迟发性面瘫与贝尔面瘫有相似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为面瘫后尽早口服激素及抗病毒药物等,其预后良好。
王若雅郑雪丽韩维举陈星睿吴军刘军申卫东杨仕明韩东一
关键词:迟发性面神经麻痹鼓室成形术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25例临床干预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真菌性鼻炎及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论:CT扫描特征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手术方法及用药对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有重要意义。
郑雪丽朱宏
关键词:鼻窦炎CT扫描手术治疗抗真菌药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诊断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MRI表现。1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CT检查。结果 12例肝EAML均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7例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尾叶;MR平扫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T1WI信号减低不明显;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型:动脉期8例病灶可见"早期引流静脉",3例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假包膜"征,9例在动脉期和2例门脉期可见"中心强化血管"征。结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肝EAM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朱宏郑雪丽魏铭
关键词:肝肿瘤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磁共振成像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为副鼻窦疾病患者经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结合轴位综合分析,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准确测量手术区域空间数值。结果 MPR图像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眶周、颅底以及鼻窦复合体的解剖变异等区域的精细结构,为手术提供安全的空间数值,50例患者CT检查结果及测量数据与内镜手术所见符合率高。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安全实施鼻内镜手术有指导作用,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雪丽朱宏朱少军贾勇
关键词:X线计算机鼻内镜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