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营养
  • 2篇永久性
  • 2篇永久性起搏
  • 2篇永久性起搏器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起搏
  • 2篇起搏器
  • 2篇冠心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内科
  • 1篇心血管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郑芳
  • 2篇郑敏
  • 2篇金亚平
  • 2篇张片红
  • 1篇周俊
  • 1篇徐小红
  • 1篇张小玉
  • 1篇孟雪杉
  • 1篇张正良
  • 1篇吴悦
  • 1篇张嵘
  • 1篇秦光明
  • 1篇俞申妹
  • 1篇朱永良
  • 1篇朱百荣
  • 1篇何晓晖
  • 1篇赵昌峻
  • 1篇毛争春

传媒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2004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气囊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被引量:3
2003年
郑芳张小玉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后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4
2002年
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我科自1986年1月~1999年8月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患者613例,现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郑芳俞申妹
关键词: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并发症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5例临床特点及护理被引量:3
2004年
郑芳郑敏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症糖尿病护理措施心血管疾病
肠杆菌科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 C酶的检测与amp D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了解ampD基因突变与持续高产AmpC酶的关系。方法 对 5 3株细菌用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 ,进行等电点测定和ampD基因扩增 ,2株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  32株阴沟肠杆菌中 9株检出AmpC酶 ,检出率为 2 8% ,1 2株枸橼酸杆菌有 3株检出 ,检出率为 2 5 %。其余细菌没有检出。能被邻氯西林抑制的条带主要有 7 96、8 7、8 8和 8 9。有 2株三维试验阳性而ampD基因扩增阴性。对 2株亚胺培南中介其余抗生素耐药的细菌ampD基因测序 ,结果突变主要发生在表型的C′ 末端。阴沟肠杆菌主要在 1 0 1、1 4 9、1 5 5、1 6 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枸橼酸杆菌主要在 95、1 5 8、1 6 4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 ampD基因突变可导致AmpC酶C′ 端氨基酸改变 ,从而使AmpC酶去阻遏持续高产 ,并导致细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张嵘郑芳金亚平张正良朱百荣周俊
关键词:肠杆菌科产AMPC酶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检测
2002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是否伴血管并发症及大、小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和内皮损伤的状态。方法 用ELISA和发色底物法 ,分别测定41例有血管并发症患者和43例无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浆P -选择素水平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活性。结果 糖尿病有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PAI-1活性均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伴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高于伴微血管并发症患者 ,而PAI-1活性无差别。 结论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内皮损伤及高凝状态的病理改变。
秦光明郑芳金亚平徐小红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血浆P-选择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发色底物法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1303例被引量:44
2005年
郑芳郑敏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心内科心脏起搏器缓慢性心律失常
急诊生化项目血浆与血清差异的探讨
测定急诊生化项目(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血糖、尿素氮、肌酐)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快速、准确。目前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测定的时间已大为缩短;然而用血清作介质测定急诊生化项目需要血块收缩时间,若收缩不完全,会有纤...
何晓晖郑芳
文献传递
患者全程营养与医保管理被引量:2
2020年
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患者营养治疗指南和该院的临床营养实践,分析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开展的系统营养评价、干预措施,及其对应的医保管理建议。作者认为,患者的营养评价、干预应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要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来定制营养干预处方,实施从院内到院外的全程管理。将相关工作纳入医保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适时、全面的营养干预,从而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郑芳张片红
关键词:营养评价营养干预医疗保险疾病诊断
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
张片红赵昌峻孟雪杉毛争春郑芳朱永良吴悦
该课题开展对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重点针对生长激素强化低能量肠内营养对病人蛋白质代谢影响以及肝炎肝硬化病人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研究。建立系列营养评价方法。血清快速转换蛋白的检测填补省内空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