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士超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晚期
  • 2篇外营养
  • 2篇晚期胃癌
  • 2篇胃癌
  • 2篇胃肠外
  • 2篇胃肠外营养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卡培他滨
  • 2篇化道
  • 2篇化疗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1篇单药治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滴定法
  • 1篇调查量表
  • 1篇性病

机构

  • 1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邢士超
  • 8篇田炳如
  • 3篇夏永明
  • 3篇陈幼芬
  • 2篇侯树峰
  • 2篇陈曦
  • 1篇徐杰丰
  • 1篇李子龙
  • 1篇吴刚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肿瘤液抽吸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液抽吸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肿瘤液抽吸器,包括罐体,固定于罐体表面靠近底部的支撑脚,支撑脚围绕罐体表面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支撑脚可支撑装置整体并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增加中空固定块和往复式抽气筒使往复式...
邢士超
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胃肠功能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统计4个疗程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铁蛋白、前白蛋白、IgA、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0.53)g/L比(2.15±0.57)g/L、(0.28±0.07)叽比(0.20±0.08)g/L、(3.25±1.19)g,L比(2.85±1.01)g/L、0.403±0.065比0.323±0.083、2.15±1.02比1.35±0.73],IgM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35)g/L比(1.48±0.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白蛋白、IgG、C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化疗能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邢士超田炳如夏永明陈幼芬陈曦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肿瘤继发原发性免疫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2012年
老年胃癌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骨髓造血功能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原因大多不能耐受常规化疗。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5-85岁,中位年龄77岁,EOG评分≤2,预计生存期〉3个月,26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Ⅳ期胃癌,且为初始治疗患者,其中腹腔积液12例,肝转移ll例,肺转移8例,盆腔转移7例,肝肺转移4例,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检查异常。
邢士超田炳如夏永明
关键词:老年疗效
β-catenin ARK5及GCDFP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3年
目的分析β联蛋白(beta-catenin,β-catenin)、AMPK相关蛋白激酶5(AMPK-related protein kinase 5,ARK5)及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ross cystic disease fluid protein 15,GCDFP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余姚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归档的资料齐全完整的80例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和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另外选取80例结节性乳腺囊肿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β-catenin、ARK5及GCDFP15表达,分析β-catenin、ARK5及GCDFP1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三者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节性乳腺囊肿组织、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ARK5、GCDFP1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结节性乳腺囊肿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ARK5及GCDFP1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β-catenin、ARK5、GCDFP15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类型无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相关,Ⅲ期、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1/2肌层浸润β-catenin、ARK5、GCDFP15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β-catenin、ARK5、GCDFP15之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β-catenin与ARK5之间呈正相关(r=0.551,P=0.001);β-catenin与GCDFP15之间呈正相关(r=0.627,P=0.001);ARK5与GCDFP15之间呈正相关(r=0.522,P=0.001)。ROC曲线显示,与β-catenin、ARK5、GCDFP15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P=0.001)。结论β-catenin、ARK5及GCDFP1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随着淋巴结的转移与TNM分期的加重,β-catenin、ARK5及GCDFP15表达升高加剧,参与疾病的发展。
邢士超朱银科田炳如赵静
关键词:乳腺癌
一种防外渗化疗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外渗化疗给药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握把、握把一端固定设置的曲面板以及曲面板远离握把一端固定设置的用于固定手臂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曲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手臂的挠性绑带,所述固定...
邢士超
补阳还五汤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肺癌伴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肺癌伴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肺癌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胸腺法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疲乏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P<0.05)。治疗后,2组Piper疲乏调查量表(PFS)、简易疲乏量表(BF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FS、B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能有效减轻肺癌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程度,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好。
邢士超邵宝儿田炳如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补阳还五汤胸腺法新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DD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GEMCA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GEMDDP方案与GEMCAP方案治疗。结果可评估病例54例,GEMCAP组在疾病控制率、临床受益反应方面均高于GEMD—DP组(73.1%与50.O%)、(53.6%与37.9%),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及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MCAP组手足综合征常见,其余不良反应相似。结论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相似。
陈幼芬田炳如邢士超方亚君
关键词:胰腺肿瘤吉西他滨卡培他滨顺铂
简易滴定法治疗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简易滴定法在阿片类药物口服耐受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接受长效阿片类药物口服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背景滴定组40例和简易滴定组45例。背景滴定组患者每次给予与前24h阿片类药物总剂量10%~20%相等效的盐酸吗啡片,逐步滴定控制疼痛;简易滴定组患者通过每12h增加前一次给药剂量的50%逐步滴定控制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滴定周期、滴定达稳时间、最高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疼痛治疗。与背景滴定组相比,简易滴定组滴定周期缩短、滴定达稳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滴定过程中最高NRS评分、滴定剂量、滴定达稳剂量、便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简易滴定法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能明显缩短滴定时间,快速控制疼痛,且方法简单,不良反应控制平稳。
潘东邢士超徐杰丰岑燕蓉李子龙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癌痛疼痛控制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G-17、PGR、CA199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17、PGR、CA199水平,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17、PGR、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0.13、0.73,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17、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2.28、2.19,P均<0.05),PGR水平高于对照组(t=-2.03,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脱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5.50、4.18、5.00、16.05,P均<0.05)。观察组治疗完成后1年累积生存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32.50%(χ^(2)=4.21,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可以更好地改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G-17、PGR、CA199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邢士超田炳如侯树峰赵静鲁文权
关键词:晚期胃癌紫杉醇卡培他滨胃泌素-17预后
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入院后根据胃肠功能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统计4个疗程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serum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hansferrin,TF),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 M(immunoglobulin M,IgM),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T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指标:CD +4、CD +8以及 CD +4/CD +8的比值。结果营养指标组间比较,术前和第4个疗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093,P >0.05)。组间比较,第4个疗程后观察组 Tf 和 PA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302,P <0.05);术后第4个疗程后,IgM指标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35,P <0.05),经组内比较观察组三者的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26,P <0.05);术后第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 CD +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087,P <0.05),组间比较两组在第4个疗程后 CD +4/CD +8水平均比术前改善(t =3.359,P <0.05),组内比较对照组第4个疗程后 CD +8明显低于术前(t =3.265,P <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化疗能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邢士超田炳如夏永明陈幼芬陈曦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胃肠肿瘤营养状况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