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苏醒
  • 2篇小儿
  • 2篇腹横肌
  • 2篇腹横肌平面阻...
  • 2篇超声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持续镇...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时长
  • 1篇术后
  • 1篇苏醒期躁动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术
  • 1篇剖宫产术后
  • 1篇氢溴酸

机构

  • 4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赵琳
  • 1篇薛明喜
  • 1篇王晓雯
  • 1篇赵枫
  • 1篇韩晓静
  • 1篇马新刚
  • 1篇邓珍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修补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时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修补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时长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行腹腔镜疝囊修补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儿未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他麻醉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开始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及手术结束后(T4)的MAP、HR水平高于麻醉前(T0),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修补术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能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躁动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赵琳
关键词:麻醉效果
剖宫产术后氢溴酸高乌甲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泌乳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氢溴酸高乌甲素硬膜外持续镇痛对产妇血浆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AI~Ⅱ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分为3组,I组经阴道自然分娩;Ⅱ组剖宫产术后病人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泵给予氢溴酸高乌甲素,持续剂量为0.4mg·h-1;Ⅲ组剖宫产术后未行镇痛。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RL浓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结果:Ⅱ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初乳时间均比I、Ⅲ组提前(P<0.05),血浆PRL浓度术前3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Ⅱ组显著性高于I、Ⅲ组(P<0.05),更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氢溴酸高乌甲素硬膜外持续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并能增加PRL分泌,使初乳提前,促进哺乳。
盖长新薛明喜赵琳赵枫王晓雯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泌乳素氢溴酸高乌甲素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治疗频率为0.8MHz、1.6 MHz、焦距为82-135 mm、焦域声强为5328-16185 W/cm2的HIFU对7例前壁单发子宫肌瘤进行扫描切除,将治疗中、治疗后的声像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7例肌瘤在治疗后彩色多普勒下均出现强回声团,血流减少或消失,瘤体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HIFU能准确安全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盖长新赵琳韩晓静邓珍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气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循环指标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气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循环指标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114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TAPB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循环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T1及T2时PaO_(2)水平(233.40±52.20)mmHg、(240.05±54.03)mmHg均升高,PaCO_(2)水平(40.52±8.38)mmHg、(42.51±9.30)mmH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0、4.027、3.846、3.687,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T1、T2及T3时MAP降低,T2时SBP降低,T3时DB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各时间点苏醒躁动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APB组患儿术后6、24 h的CHEOPS的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少小儿疝气术中血流波动,并显著改善PaO_(2)及PaCO_(2)水平,在降低术后患儿苏醒躁动的同时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
赵琳马新刚
关键词:疝气腹横肌平面阻滞全麻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