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峰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休克
  • 15篇血性
  • 15篇失血
  • 15篇失血性
  • 14篇失血性休克
  • 13篇重度失血性休...
  • 9篇己酮可可碱
  • 6篇羟乙基淀粉
  • 5篇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氧自由基
  • 4篇自由基
  • 4篇羟乙基淀粉溶...
  • 4篇高渗盐
  • 4篇肠组织
  • 3篇小肠
  • 3篇小肠组织
  • 3篇肝脏
  • 2篇炎症
  • 2篇氧化应激

机构

  • 12篇兰州军区兰州...
  • 4篇兰州大学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赵峰
  • 15篇耿智隆
  • 13篇杨木强
  • 11篇陆化梅
  • 3篇曹虹
  • 1篇杨木强
  • 1篇魏利娟
  • 1篇徐鹏
  • 1篇刘友兰
  • 1篇范珊
  • 1篇马建军
  • 1篇向许进
  • 1篇刘东
  • 1篇梁静
  • 1篇牛黎利
  • 1篇赵小利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HSH联合PTX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脏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乳酸林格氏液组(LR组)、LR液联合PTX组(LR/PTX组)、HSH组、HSH联合PTX组(HSH/PTX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ST、ALT含量,肝组织TNF-a、NF-κB、ET-1和MIP-2蛋白表达,MPO活性;电镜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LR、HSH组相比,LR/PTX组及HSH/PTX组血浆AST、ALT含量和肝组织TNF-a、NF-κB、MIP-2、ET-1蛋白表达及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以HSH/PTX组各项指标降低更为显著。结论:HSH联合PTX能更好地保护重度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肝脏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肝组织ET-1、TNF-α、MIP-2产生,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MPO活性有关。
耿智隆陆化梅曹虹向许进杨木强赵峰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己酮可可碱
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失血性休克是机体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显著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良,细胞急性缺血缺氧为特征的综合症。其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MODS。胃肠道是机体对缺血最敏感的器...
赵峰耿智隆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道功能障碍血流量
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已酮可可碱(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乳酸林格氏液组(LR组)、乳酸林格氏液联合PTX组(LRPTX组).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连续检测MAP的变化.LR及LRPTX组以3倍失血量LR/LRPTX(PTX25mg/kg)液复苏.各组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h及复苏4h时间点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NR组在休克1h处死大鼠,LR组、LRPTX组及C组在复苏4h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TNF-α、NF-κB、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蛋白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电镜及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各组大鼠休克1hMAP(mmHg)降低(37.3±2.1,37.0±2.0,37.6±2.2vs106.0±2.6,均P<0.05),液体复苏后MAP上升,LR及LRPTX组复苏后3h及4h时间点,MAP(mmHg)下降(88.3±3.0,87.6±4.3vs105.0±2.9;69.0±2.0,66.7±2.1vs102.1±1.1,均P<0.05).与C组比较,其他各组血中AST(U/L)(142.0±8.3,144.1±7.6,147.2±8.1vs45.1±6.3;427.0±12.5,365.3±8.0vs51.1±6.3,均P<0.01)及ALT(U/L)明显升高(86.3±7.8,88.3±6.6,89.1±5.9vs53.6±6.1;342.9±4.7,280.4±9.1vs50.6±7.6,均P<0.05);肝组织TNF-α、NF-κB及MIP-2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PO活性增加(均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LR组比较,LRPTX组复苏后4h血中AST及ALT明显降低(均P<0.05),TNF-α、NF-κB及MIP-2的蛋白含量明显下降,MPO活性降低(均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PTX通过减少TNF-α的释放,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趋化因子的表达,减轻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肝组织损伤.
陆化梅耿智隆赵峰杨木强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肝损伤己酮可可碱
RL联合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乳酸钠林格液(RL)联合己酮可可碱(PTX)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L组及RL+PTX组各12只,后三组均采用改良Wigger's法制备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RL组予3倍失血量的RL复苏;RL+PTX组复苏方案同RL组,但复苏液中加入PTX;对照组仅行麻醉。分别于休克前、复苏前及复苏后1、2、4 h检测四组呼吸指数(RI);复苏后4 h检测肺通透指数、肺湿干质量比(W/D),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肺损伤评分、肺W/D、肺通透指数均显著升高,尤以RL组和RL+PTX组为著(P均<0.05);与RL组比较,RL/PTX组RI、肺通透指数、肺W/D显著降低,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显著减轻,肺损伤评分显著减少,肺组织MMP-2、IL-8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RL联合PTX复苏可显著减轻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机制为抑制肺组织内IL-8和MMP-2生成而减轻炎性反应。
杨木强耿智隆陆化梅赵峰
关键词:休克失血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己酮可可碱
HSH联合PTX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内皮多糖包被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内皮多糖包被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直接抽样法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SH组)及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组(HSH联合PTX组),每组12只.C组大鼠给予麻醉处理后,于右股动、静脉进行置管操作;另3组均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其中NR组休克后不予复苏,于休克1 h后即行致死处理;HSH组于模型制作完成后应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复苏操作;HSH联合PTX组在HSH组基础上加入己酮可可碱进行复苏操作.于休克前、复苏前及复苏后1 h、2h、4 h检测各组大鼠呼吸指数,复苏4 h后行致死操作,对每组大鼠的肺组织予以观察,对比分析其病理学变化、肺组织损伤评分、通透指数与湿干质量比;对各组大鼠的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乙酰肝素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HSH组与HSH联合PTX组复苏后呼吸指数逐渐升高,HSH联合PTX组复苏后各时间点呼吸指数均显著低于HSH组;与C组比较,其余3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肺组织损伤评分、通透指数和湿干质量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ICAM-1、HPA、MMP-9浓度显著升高(P<0.05),尤以HSH组和HSHPTX组最为显著(P<0.05);与HSH组比较,HSHPTX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肺组织损伤评分、湿干质量比、通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间黏附分子-1、乙酰肝素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予以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进行复苏操作,能有效降低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肺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降低肺血管通透性有关.
杨木强耿智隆陆化梅赵峰
关键词:复苏液肺血管通透性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脏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已酮可可碱(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再灌注后肝脏氧自由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n=12)、单纯休克组(NR组n=12)、乳酸林...
陆华梅杨木强赵峰耿智隆
乳酸钠林格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后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乳酸钠林格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后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表达,血浆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变化及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L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组(LR/PTX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肠组织中IL-6、IL-10和血浆中i-FABP含量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肠组织TNF-α的表达和分布.制作电镜标本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NR、LR组比较,LR/PTX组小肠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P〈0.01) 肠组织TNF-α、IL-6表达明显下降, 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1) 血浆i-FABP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LR/PTX能抑制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肠组织TNF-α、IL-6表达,促进IL-10表达,减少血浆中i-FABP的含量,从而起到肠保护作用.
赵峰耿智隆杨木强陆化梅
关键词:乳酸林格液己酮可可碱失血性休克小肠组织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HSH)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单纯休克组(NR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组)及HSH复苏组(HSH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休克前(Ts)、处死前(Td)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NR组在休克后1 h即刻、其余组在复苏后4 h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M-1)表达,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比较肾小管损伤(Paller评分)程度。结果与N组比较,NR组、LR组和HSH组Td时间点静脉血中BUN及Cr水平均升高(P<0.05);肾组织ICM-1表达增加(P<0.05),肾小管Paller评分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LR组比较,HSH组ICM-1表达减少,Paller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与LR相比,HSH液体复苏能减轻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再灌注损伤。
陆化梅耿智隆杨木强赵峰梁静赵小利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HSH/PTX比HS/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有更好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HSH/PTX)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单纯休克组(NR组)、高渗盐溶液复苏组(HS组)、高...
杨木强耿智隆陆化梅赵峰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伍用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伍用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炎症因子表达及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伍用己酮可可碱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早期炎症因子表达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
赵峰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己酮可可碱失血性休克小肠组织肠屏障功能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己酮可可碱失血性休克小肠组织肠屏障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