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栓
  • 12篇腔内
  • 12篇静脉
  • 11篇血栓形成
  • 10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深静脉
  • 7篇深静脉血栓
  • 7篇下肢
  • 7篇静脉血
  • 7篇静脉血栓
  • 6篇动脉闭塞
  • 6篇动脉闭塞性
  • 6篇动脉闭塞性疾...
  • 6篇性疾病
  • 6篇深静脉血栓形...
  • 6篇手术
  • 6篇静脉血栓形成
  • 5篇溶栓
  • 5篇腔内治疗

机构

  • 22篇解放军第10...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解放军第89...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赵堂海
  • 17篇解远峰
  • 14篇于永山
  • 13篇郭明金
  • 12篇秦少华
  • 12篇张杰
  • 12篇王海波
  • 10篇战激光
  • 8篇逄晓军
  • 4篇齐秀艳
  • 3篇车兰
  • 2篇黄英
  • 2篇徐友和
  • 2篇蒋米尔
  • 2篇刘萍
  • 2篇魏巍
  • 1篇黄凤瑞
  • 1篇孙丽娟
  • 1篇闫玉华
  • 1篇张卫国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置管溶栓术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CDT)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Fogarty组与CDT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CDT组给予CDT治疗。对比两组的再栓塞率、截肢率以及死亡率。结果经治疗,Fogarty组的再栓塞率为17.5%(7/40),截肢率为10.0%(4/40),无死亡病例;CDT组无再栓塞、截肢以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术后再栓塞率与截肢率明显低于Fogarty导管取栓术,可以作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首选治疗手段。
张杰赵堂海战激光逄晓军秦少华
关键词:置管溶栓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截肢
大网膜包裹及纵隔胸膜包盖食管胃吻合口的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1993年2月~1999年10月,笔者行左侧剖胸中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带蒂大网膜包裹及带蒂纵隔胸膜瓣包盖食管-胃吻合口手术304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4例中,男性229例,女性75例;年龄31岁~77岁,平均59.6岁;中下段食管癌210例,贲门癌94例。 1.2 手术方法 (1)中下段食管癌:一律行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6肋间进胸,有时需同时剪断第6后肋;贲门癌行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7肋间进胸。(2)游离胃时,有意保留胃大弯近端4cm×4cm范围的大网膜,并将其裁剪成“Y”型;多余的大网膜予以部分切除,勿损伤血管弓;将食管吻合缘上方食管前壁表面的纵隔胸膜。
胡晨虎孙丽娟樊宝昌赵堂海孙桂武
关键词:食管肿瘤切除术
乳腺叶状囊肉瘤2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叶状囊肉瘤 (BPCS)的 2 3例临床资料 ,有 8例 (34 .8% )既往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曾行 1~ 3次局部切除术 ,术后复发。死亡 3例 ,均因远处转移。体会 :BPCS确诊要靠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 ,不适当的局部切除易复发 ,首次治疗时应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或乳房切除术。
齐秀艳于永山赵堂海解远峰郭明金
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附27例报告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thrombosis,IVCF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1月CDT治疗27例IVCFT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置CDT导管操作时间(42±12)min,溶栓治疗时间48~144 h(中位数96 h)。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提示滤器内血栓完全溶解20例;残留血栓最大直径≤1 cm 5例;2例残留血栓最大直径分别为1.7 cm、1.9 cm。24例(88.9%)滤器完整取出;未取出3例,包括残留血栓最大直径>1 cm 2例,≤1 cm 1例。CDT及滤器回收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4±0.7)月,24例滤器成功回收者定期复查下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管腔通畅;3例滤器未能回收者随访期间病情稳定。无血栓复发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结论CDT治疗IVCFT安全、有效,滤器取出率高,避免滤器长期存留体内。
战激光赵堂海解远峰张杰逄晓军秦少华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血栓
肢体军训伤后继发动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肢体军训伤后继发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肢体军训伤后继发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CDT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Rutherford分级:Ⅰ级1例,Ⅱa级23例,Ⅱb级15例,Ⅲ级4例。单纯应用CDT 22例,CDT+腔内球囊扩张成形(PTA)17例,CDT+PTA+支架植入4例。结果本组导管溶栓时间为1~7天,平均(3±2)天。治愈32例(74.4%),Ⅰ级1例,Ⅱa级21例,Ⅱb级9例,Ⅲ级1例;其中单纯CDT 22例,CDT+PTA 6例,CDT+PTA+支架植入4例。有效11例(25.6%),Ⅱa级2例,Ⅱb级6例,Ⅲ级3例;均施行CDT+PTA治疗。2例(4.7%)溶栓过程中发生二次栓塞予调整导管位置后继续溶栓,5例(11.6%)溶栓过程中发生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均保趾、保肢成功。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08个月,平均(48±19)个月。患者均无症状加重或复发。结论 CDT治疗四肢外伤后继发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赵堂海郭明金解远峰战激光张杰逄晓军秦少华
关键词:军事医学急性肢体缺血导管直接溶栓急性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术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应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成功实施髂静脉支架植入术的PTS患者,术后给予抗凝治疗1年,随机分组为利伐沙班组59例,华法林组73例。主要安全性结局指标为1年内出血发生率,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支架一期通畅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Villalta评分、症状复发率和溃疡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时间(38.00±5.69)个月,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1年内大出血事件发生率(0%vs 1.4%,P=0.367)和轻微出血发生率(6.8%vs 9.6%,P=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88.1%vs 72.6%,P=0.028)和2年一期通畅率(81.3%vs 61.7%,P=0.014)均高于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在术后Villalta评分(4.67±1.43 vs 7.86±2.51,P=0.001)、症状复发率(15.3%vs 38.3%,P=0.003)和溃疡愈合率(89.5%vs 61.5%,P=0.036)均优于华法林组。结论对于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的PTS患者,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安全性相似,疗效优于华法林,表现出更高的一期通畅率和更好的临床症状改善率。
刘萍郝庭嘉解远峰赵堂海秦少华
关键词: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髂静脉支架成形术利伐沙班
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的32例(3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2条患肢(59.5%),Ⅳ期15条患肢(40.5%)。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2±0.20。结果技术成功35条肢体,成功率94.6%。35条肢体中术后静息痛消失21条肢体(60.0%),明显缓解12条肢体(34.3%),减轻2条肢体(5.7%);8例足部溃疡患者中愈合3条肢体,缩小5例。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2条肢体。术后ABI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35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中2条肢体分别于术后6,14个月再次出现静息痛,经二次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33条肢体症状、体征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赵堂海于永山张杰王海波谢远峰曲丽媛
超声消融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体会
2002年
目的:探讨治疗深静脉血栓微创、高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5例,并对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5例DVT患者超声消融术后血管均再通,静脉平均狭窄由100%减少到8%±2%,肢体肿胀消失。结论:超声消融术址治疗深静脉血栓安全、高效、微创的新方法。
于永山解远峰车兰赵堂海王海波郭明金
关键词:超声消融术手术适应证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处理
超声消融结合三管微创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15例
2005年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导管,配合取栓、球囊扩张及内支架导管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5例。结果111例(96.5%)阻塞静脉全部打通进入下腔静脉,术中血管造影示静脉平均狭窄由100%减少到28%±8%(P<0.01);4例(3.5%)部分开通左髂总静脉未进入下腔静脉;18例(15.6%)出现并发症,其中血管壁穿孔4例,健侧深静脉血栓4例,节段性肺栓塞3例,切口淋巴漏7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多种介入导管相互配合可明显提高DVT的疗效。
于永山解远峰赵堂海王海波郭明金齐秀艳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消融术球囊扩张成形术血管内支架
牵引套入法尿道吻合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
1994年
采用改良的牵引套入法尿道吻合治疗28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术后随访10个月以上,排尿均好。术前有性功能障碍7例(伤前阳痿1例),性功能正常的21例,术后均未发生医源性性功能障碍。
徐友和赵堂海于仲剑黄凤瑞
关键词:尿道狭窄外科手术尿道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