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元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汲取知识、人生发展的精神动力——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思考被引量:2
- 2021年
- 文化艺术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梦想,求美向善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追求。艺术与审美,是我们知识结构的一环,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例证。对于当代大学生,自然科学与文化艺术是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与永恒课题。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是保持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基础。我们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更需要在精神层面,培养造就高尚的道德情怀,倡导科学人文精神,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美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成为人生发展的精神动力,引渡我们走向文明与健全。
- 赵占元
- 关键词:审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情感社会功能
- 赵占元【水彩作品】
- 2017年
- 赵占元
- “传承与变革”中国美术的求索之路——美术批评在转换中的重建与思考被引量:1
- 2019年
- 一、碰撞与对话:变革中的美术思潮考察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内忧外患,战乱频繁,五四新文化运动,文革的浩劫,东西方各种美术思潮的碰撞,社会的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波澜壮阔的动荡与变革。民国初期,以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新美术运动,以吐旧纳新文化变革为旗帜。
- 赵占元
- 关键词:美术批评写实主义抽象美现代美术丁绍光美术史
- 中国画“形神论”的审美意蕴探微被引量:3
- 2019年
- 作为写意性的中国画,求神是本,求形是末。在精确地描绘形象的基础上使二者生动传神,统一于艺术创作之中。笔墨当随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中国画重在写意,写"形"是基础,写"神"才是目的。对于传统的造型观、笔墨观、价值观、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理性客观的认知和看待、把握传统,面向当代,在变革中不断发展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好学善取、化古开今、主动创造,在传承中反省和思考,在汲取和扬弃中弘扬中国画艺术。
- 赵占元
- 关键词:中国画天人合一审美意蕴
- 民间艺术的审美取向被引量:3
- 2015年
- 古老的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矿藏,厚重的历史积淀,创造了延续数千年的辉煌。历经漫长的演化发展,形成了华夏文明的独特文化传统、审美风尚。这种源自于农耕文明的自然主义文化情结,可以追溯到更加古远的年代。并体现在先民们世代相传的文化和技艺中。无论在宫廷与民间,这些古老的文明也强烈地影响着今天的世界。为现代的文化创造与延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文明密码与各种信息,形成了浩瀚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 赵占元
- 关键词:民间艺术审美取向华夏文明审美风尚文化情结自然主义
- 东西方艺术观念与美学精神的比较研究——兼谈东西方艺术的哲学理念与价值取向
- 2017年
- 研究中外艺术史,我们无法回避东西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这样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时代性、观念性的课题,不追踪历史就无法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无论是对于理论家、艺术家来说,都应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古代和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发源的基本脉络,差异与契合点,把握精神导向,解读艺术承载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深化审美素养,提高认知与理解。在继承发展扬弃中加以借鉴和创造,所谓知己知彼、学贯中西,
- 赵占元
- 关键词:东西方艺术美学精神人类艺术西方文化传统西方当代艺术
- “传统”与“自然”的回归——中国当代艺术“精神走向”的透视被引量:1
- 2014年
- 信息时代,把人们的距离拉得更近,世界成了地球村,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视觉艺术,绘画被高科技视觉媒介口来强大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商业社会的各种诱惑都在激荡和动摇着人们的精神信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文化艺术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审美价值的神圣功能正在发生动摇,或许成为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坚守和捍卫的领地。
- 赵占元
-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中国当代艺术视觉艺术信息时代
- 当代黑龙江水彩画地域性的文化传承考察被引量:1
- 2021年
- 黑龙江水彩画地域文化色彩浓厚,面对域外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多民族文化交汇的时空维度,地域风貌、人文环境、自然风光孕育其中,演化为多样地域化艺术生态。艺术家们坚守北疆,关注现实、立足当代,厚积薄发。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潜心耕耘,走出了水彩画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化的求索之路。
- 赵占元
- 关键词:水彩画地域性文化传承
- 赵占元水彩作品欣赏
- 2015年
- 赵占元
- 关键词:CM
- 赵占元[水彩作品]
- 2014年
- 赵占元
- 关键词: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