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亚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语言文字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矩阵
  • 3篇灰度
  • 3篇基于灰度
  • 3篇共生矩阵
  • 2篇氧化钛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图像
  • 2篇锰掺杂
  • 2篇纳米
  • 2篇灰度共生矩阵
  • 2篇光催化
  • 2篇河南话
  • 2篇二氧化钛
  • 2篇非平面
  • 2篇掺杂
  • 2篇催化
  • 1篇氮掺杂
  • 1篇读音

机构

  • 12篇烟台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2篇赵亚伟
  • 4篇王刚
  • 4篇郭冰
  • 4篇周晨波
  • 3篇徐宝龙
  • 3篇朱旭辉
  • 3篇王勇
  • 3篇王同乐
  • 3篇张艳
  • 1篇徐小波
  • 1篇马莉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
  • 1篇化工科技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化学研究
  • 1篇染料与染色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连续多幅非平面散斑图像特征研究
根据被激光照明的物体,其表面呈现颗粒状结构的原理。利用激光散斑方法,用激光光束分析仪获取由激光在粗糙表面反射产生的多幅强度随机分布的散斑图样。然后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分析方法对图样的特征参数——角二阶距、惯性矩、相...
赵亚伟周晨波王同乐王刚郭冰刘华
关键词:灰度共生矩阵灰度直方图非平面
N、Mn共掺杂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应用溶胶凝胶法,以尿素、氯化锰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了纯Ti O2、N掺杂、Mn掺杂及N、Mn共掺杂的Ti O2纳米粉体。采用XRD、SEM、EDS、UV-VI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成分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在阳光下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主要为锐钛矿相二氧化钛及少量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样品呈颗粒状,有一定程度的团聚;N掺杂、Mn掺杂及N、Mn共掺杂样品的吸收光谱分别红移至470、440、490 nm;光催化实验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N、Mn共掺杂>N掺杂>Mn掺杂>纯Ti O2。
王勇张艳赵亚伟朱旭辉徐宝龙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氮掺杂锰掺杂光催化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瞬态连续多幅非平面散斑图像特征研究
表面粗糙度作为衡量加工工件精细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激光散斑是非接触式测量的一种主要测量方法,有着比其它测量方式更加突出的优势,将此种方法与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来探索研究表面粗糙度和激光散斑纹...
赵亚伟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连续多幅散斑图像纹理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激光散斑的实验方法,拍摄了连续多幅不同加工工艺、不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的散斑图像。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分析方法对图像的4个特征参数——角二阶矩、惯性矩、相关性和熵进行了计算、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连续多幅激光散斑图像的各种参数取值会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验证了表面粗糙度和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曲线关系;进一步消除了外界干扰和装置随时间的动态不确定性,使得实验结果更可靠,同时扩大了表面粗糙度和4个特征参量之间的关系数据库,验证了激光散斑的方法对测量表面粗糙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郭冰周晨波赵亚伟王刚
关键词:纹理灰度共生矩阵激光散斑
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简要介绍了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液相法又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液相沉积法和微乳液法;其改性主要包括贵金属沉积、离子掺杂、染料敏化和半导体复合;其应用领域则主要包括光催化、光伏电池和光解水.
王勇张艳赵亚伟朱旭辉徐宝龙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改性
郎奇法检测大口径光学非球面镜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一种用朗奇法定量检测大口径非球面的新技术。主要以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加工表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大口径非球面检测系统,该系统由CCD摄像机、He-Ne激光器、郎奇光栅、微型计算机等组成。并利用大口径非球面检测系统对一个顶点曲率半径为1638.69 mm,被测曲面半通光口径为315 mm的光学元件的面形进行了实际测量,给出了光学元件标准偏差和峰谷值测量结果。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郎奇法的几何原理,利用CCD摄像系统定量检测大口径非球面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王刚周晨波王同乐赵亚伟郭冰
锰掺杂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应用溶胶凝胶法,以氯化锰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了前躯体,前躯体在500℃、焙烧3小时条件下制备了不同浓度掺杂锰的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SEM、EDS、UV-VI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成分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在阳光下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主要为锐钛矿相二氧化钛及少量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样品呈颗粒状,有一定程度的团聚;锰掺杂样品的吸收光谱红移至440nm;光催化实验表明锰掺杂可以改善TiO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催化性能。
王勇张艳赵亚伟朱旭辉徐宝龙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锰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
焉耆话连读调与词调
2023年
焉耆话单字调有3个,词调有6种。词调模式与西北其他地区汉语方言基本一致,且具有首音节统摄的特点。两字组连读调中后字是去声,前字是清平时前字变读新调[21],前字是浊平时前字仍读[24]。两字组词调中,清入、次浊入作前字时的词调调式读如清平作前字时的词调调式[21+51][21+24][24+21],全浊入作前字时的词调调式读如浊平作前字时的词调调式[21+51][24+51][24+21]。由此进一步推论可知,焉耆话早期的声调格局可能是:阴平[■]21、阳平[■]24、上声[■]51、去声[■]44。
马莉马莉
关键词:词调
江苏四县河南话入声探析
2024年
一百多年前,河南信阳地区有大量百姓迁徙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其中,江苏省有四个县的方言岛今天存在入声,这些入声读[?5]调,带喉塞尾,有可能是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新产生的。入声借入时,当地强势方言需有[?5]调,河南话方言岛需有[55]调。[?5]调的借入会带动其他短促调一起被借入,在借入后都读[?5]调。此时,如果河南话方言岛内仍然保持[55]调,新借入的入声会再经历一个喉塞尾脱落和短促调长化的过程。如果[55]调已经变读为其他声调,新借入的入声则不会继续演变。
赵亚伟
关键词:河南话入声
环太湖流域河南话方言岛知庄章读音类型
2024年
对环太湖流域的河南话方言岛知庄章读音进行实地调查,包括苏南、皖北、浙北18个县(区、市)。根据调查结果,将其读音类型划分为四种:合一型、开合对立Ⅰ型、昌徐型、开合对立Ⅱ型。合一型分布较少,只有金坛一处,知庄章今读声母合一,均读[ts]组声母。在开合对立Ⅰ型中,知二庄、知三章均读[ts]组声母,知三章(遇山臻合口)读[tɕ]组声母,与源方言河南罗山话一致。在昌徐型中,知二庄读[ts]组声母,知三章、知三章(遇山臻合口)均读[tʂ]组声母,与源方言河南光山话一致。开合对立Ⅱ型是开合对立Ⅰ型与昌徐型发展变异的结果,并深受原住民方言的影响,知二庄、知三章均读[ts]组声母,而知三章(遇山臻合口)正处于演变的中间阶段——舌叶音阶段。移民主要来源是罗山的河南话方言岛,正在经历ts-ts-tɕ→t-ts-tʃ的演变过程;移民主要来源是光山的河南话方言岛,知三章与知二庄合流读舌尖前音,正在经历ts-tʂ-tʂ→ts-ts-tʃ的演变过程。
赵亚伟吴健
关键词:河南话知庄章读音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