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玲芝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牙髓细胞体外共培养对细胞增殖及矿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共培养探究两种细胞共存情况下对细胞部分生物学性能的影响,为牙齿组织工程学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牙髓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和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牙髓...
- 陈秋月徐稳安陈佳婧刘庆娜赖玲芝吴补领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牙髓细胞共培养
- 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培养纯化绿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探求提高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效率的方法。方法:取4~6周龄GFP小鼠股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至约80%,将细胞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消化传代。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状态及形态学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绿荧光蛋白表达率,体外诱导观察其成骨、成脂能力。结果:贴壁法获得数量较多,形态多样的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一致性不断增高。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法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潜能,不影响其GFP表达率的前提下,可以更早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结论:改良法可提高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为其用于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 陈秋月吴补领徐稳安陈佳婧赖玲芝刘庆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良法
- 临床评价不同活髓牙漂白术的效果
- 2013年
-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家庭漂白和诊室漂白的有效性和颜色改变后的稳定性,评估光源的使用是否会改变漂白效果。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选择40名患者,并根据漂白治疗方案随机分为4组:①诊室漂白用10%过氧化脲,②诊室漂白用35%的过氧化氢(HP),不带光源照射;③诊室漂白用35%过氧化氢,带石英卤钨光照射:④诊室漂白用35%的HP,带LED或激光照射。在漂白前,漂白后第1天,漂白后第3周,这3个时间点的牙齿颜色用VITA标准比色板进行评估。在完成漂白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6个月,再次用同一比色板评估牙齿的颜色,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非参数检验(KruskaI—WalliS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各组间在任何时间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得出,所有组都没有出现颜色反弹现象;以上4种漂白方案都产生了有效的漂白效果;牙齿漂白不一定需要光源照射。
- 赖玲芝邵龙泉
- 关键词:活髓牙完全随机设计牙齿颜色非参数检验激光照射
- 低氧预处理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表达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低氧预处理对人牙髓干细胞(h DPSCs)增殖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h DPSCs,按常氧组(210 m L/L O2)和低氧组(30 m L/L O2)分别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MTT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染色检测细胞活性;q RT-PCR和ELISA检测VEGF的表达量。结果:h DP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90表达为强阳性,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5及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均为阴性;低氧组与常氧组均未发生细胞坏死现象;低氧组h DPSCs增殖能力和h DPSCs的VEGF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同时低氧组h DPSCs培养上清中VEGF的浓度也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两组h DPSCs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m RNA表达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低氧预处理对SDF-1 m 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对h DPSCs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并且可显著促进h DPSCs的增殖及VEGF的表达。
- 刘庆娜吴补领陈婷陈秋月赖玲芝
- 关键词:人牙髓干细胞低氧预处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 周期性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st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在机械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内Periositn(PN)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 PDLCs,经鉴定后将第4代细胞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非加力组),4个实验组分别采用Flexcell-5000 Tension System应力加载系统对h PDLCs加载6、12、24、48 h的周期性张应力;然后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h PDLCs中P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h PDLCs中表达PN m RNA和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加力6 h后,P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加力12 h后,P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升高,并持续至24 h达最高水平(P<0.05);而在加力48 h时,PN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并恢复至对照组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机械力可诱导h PDLCs中PN的表达增强及活化,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提示PN可能参与了细胞内生物力学信号的转导。
- 赖玲芝吴补领徐会勇陈秋月刘庆娜
- 关键词:周期性张应力牙周组织改建
- 直接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技术对微笑美容的修复
- 2013年
- 复合树脂是一种价格较低而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的材料.可被用于提高微笑美学修复的美学效果。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通过活髓牙漂白和直接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技术增强和重现前牙列美观与咬合的两种修复治疗方法。
- Juan Carlos Pontons-MeloAdilson Yoshio FuruseJose Mondelli樊华赖玲芝邵龙泉
- 关键词:树脂修复口腔美学
- 微笑时上颔前牙龈乳头暴露:笑线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年龄为10~89岁的患者,在大笑时牙龈乳头的暴露(存在)或不暴露(缺失)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用单反数码相机对420名患者进行拍照并检查大笑时上颌前牙龈乳头的暴露情况。分别取得每位患者的正面像.右侧面像和左侧面像,共3张数码影像。由两名检查人员对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无牙龈乳头暴露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发现420名患者中有380名患者(发生率为91%).在大笑时牙龈乳头暴露。87%患者归类为低笑线型(n=303).即微笑时暴露牙龈乳头。以10年为间隔的年龄组问存在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存在牙龈乳头暴露量越多的趋势。动态微笑时牙龈乳头暴露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它出现在超过91%的老年患者和87%的低笑线患者中.是一种普遍和重要的美学元素.在患者微笑分析中可起到评估的作用。
- Mark N. HochmanStephen J. ChuDennis R Tamow赖玲芝刘琦邵龙泉
- 关键词:年龄组数码相机数码影像
- 二极管激光应用3种治疗方案进行牙齿漂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 2013年
- 问题;很多研究评估了牙齿漂白的有效性.但很少有学者针对6个月后随访时牙齿变色情况进行研究。目的:研究评估用激光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牙齿漂白的有效性和6个月后牙齿变色的情况。方法和材料:将60个患者平均分为3组.用含有34%过氧化氢的二极管激光进行牙齿漂白。第一组患者进行1次激光牙齿漂白。第二组:患者进行2次激光牙齿漂白.时间间隔为1周。第三组:和第二组进行同样处理,然后每个月进行1次家庭漂白.持续3个月。评估牙齿颜色4次漂白前.漂白结束即刻.漂白后3个月,以及漂白后6个月。结果:在6个月内所有牙齿都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牙齿颜色反弹最少的是第三组,其次分别是第二组和第一组。结论:进行2次诊室激光漂白(每次间隔1周)后进行每个月1次家庭漂白,共持续3个月的方案的漂白效果更具有持久性。临床意义:相对于只用诊室漂白的治疗方案.采用过氧化氢辅助的诊室1周2次诊室激光漂白(每次间隔1周).结合3个月中每个月1次家庭漂白的联合方案,是6个月后牙齿颜色反弹最少的有效方案。
- 赖玲芝甘云娜邵龙泉审
- 关键词:二极管激光牙齿漂白有效性持续性牙齿颜色
- 嵌体固位的氧化锆固定修复体:临床和技工制作
- 2013年
- 现在修复个别牙齿缺失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譬如烤瓷牙,全瓷牙.直接或间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定义齿(FDPs)或者种植体。嵌体尤其适用于邻牙已有充填体,而患者拒绝种植牙修复或非种植牙适应证的病例。用烤瓷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DPs修复则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介绍以氧化锆作为支架,运用压铸技术饰瓷的全瓷嵌体FDPs的临床运用。同时,固位体的铸瓷边缘使得边缘封闭得以实现。在深的预备体窝洞里,围绕在剩余牙体组织的完整铸瓷边缘线增加了有效粘结面积。
- 赖玲芝邵龙泉(审)
- 关键词:固定修复体氧化锆种植牙修复复合材料纤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