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建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朝花夕拾》
  • 4篇朝花
  • 4篇朝花夕拾
  • 2篇诗学
  • 2篇诗学阐释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叙述学
  • 1篇叙述学分析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精神
  • 1篇学者
  • 1篇杂文
  • 1篇散文
  • 1篇山海
  • 1篇山海经
  • 1篇内心
  • 1篇内心世界
  • 1篇情感
  • 1篇情感结构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赖建玲
  • 5篇郑家建

传媒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东南学术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读《阿长与<山海经>》被引量:5
2010年
赖建玲郑家建
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重读鲁迅创作心理过程杂文小说
悲欣交集——《朝花夕拾》的情感结构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认为,在《朝花夕拾》文本之间,流淌的是鲁迅复杂而深沉的自我情感。当这些情感被审美之镜所照亮时,作者看到了自己回忆的现实指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温暖,也看到了生命历程中一段悲伤的旅程。
郑家建赖建玲
关键词:情感结构诗学阐释自我表现
《朝花夕拾》的诗学阐释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施蛰存先生甚至认为是鲁迅的最好作品。但是,相对于鲁迅其他创作而言,《朝花夕拾》的研究则略显“冷落”。有鉴于此,本文借鉴现代文本学理论,运用诗学阐释的研究方法,从文本的纵向生成和横向联...
赖建玲
关键词:经典性诗学阐释《朝花夕拾》现代散文
若有所思——《朝花夕拾》的审智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认为在《朝花夕拾》的文本结构深层,存在着极其深邃的"知性"内核,它具体表现为对成长的审视;对人性的洞察;对存在本质及意义的追问。这些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审智意义,也成就了《朝花夕拾》经典性的思想深度。
郑家建赖建玲
关键词:《朝花夕拾》文本阐释
一样的清华园,不一样的学者——论清华国学院时期的梁启超
2011年
1925年9月8日,梁启超入住清华园北院教员住宅第二号,由此正式开启了清华国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国学院)导师之生涯。此时,梁启超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一方面,在现实政治的漩涡里,几经沉浮之后,他已彻底失望;另一方面,他又期待着能借助学术与教育,重建他理想中的学统,从而赓续中国学术精神与文化脉络,
赖建玲郑家建
关键词:学者学术精神内心世界现实政治
《朝花夕拾》:“回忆”的叙述学分析——谨以此文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被引量:6
2012年
《朝花夕拾》的创作,是鲁迅在重拾那些早已飘零在记忆深处的"旧来意味"。那些曾经葱郁的"朝花",如今或许早已斑斓。因此,对这一记忆世界的返顾,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在阐释视野之中,返顾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按照鲁迅的写作顺序逐篇阐释;二是,先对《朝花夕拾》的记忆世界进行整体性的观照,而后按照叙述形态的不同加以类型分析。第二种路径更符合整体性视野与架构,这也是本文所选取的返顾之路。
郑家建赖建玲
关键词:《朝花夕拾》回忆叙述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