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鹏 作品数:56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航空发动机异形件扩孔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异形件扩孔装置及方法,底座上固定安装台架,底座中心处安装水平移动单元,水平移动单元上端连接角移动单元,角移动单元上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内层模具,内层模具外部安装有损伤构件,损伤构件的扩孔... 贾鹏 刘昱乾 王志平文献传递 火焰喷涂镍/石墨封严涂层热稳定性研究 2012年 采用火焰喷涂工艺制备了镍/石墨封严涂层,在500℃氧化性气氛中进行热稳定性试验。涂层力学测试结果表明:热稳定后涂层硬度上升,结合强度下降;随着热稳定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趋于稳定。XRD、EDS和涂层微观组织分析发现:涂层热稳定300 h后,石墨生成气体脱离涂层,造成镍基骨架暴露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中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涂层硬度上升,部分生成于骨架内部的条纹状氧化物割裂了基体的连续性,造成涂层结合强度下降。 贾鹏 王志平 韦宁 张彦飞关键词:热稳定 火焰喷涂 高速微粒轰击对热障涂层热生长氧化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研究了高速微粒轰击NiCoCrAlY粘结层后的热障涂层热生长氧化物(TGO)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涂层1050℃×72h高温氧化后TGO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而经过高速微粒轰击涂层1050℃×96h高温氧化后TGO形貌更为平坦且无分层现象发生。此外,NiCoCrAlY粘结层经高速微粒轰击后产生大量的位错网;TGO进入稳态氧化阶段时间缩短,稳态氧化阶段时间延长。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张丽娟 林晓娉 刘春阳 王志平 丁坤英 贾鹏关键词:TGO 抗高温氧化性能 热障涂层 TC4焊接接头的外物冲击损伤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微束等离子弧在钛合金上进行堆焊,用落锤法模拟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外物损伤.研究冲击后钛合金母材、热影响区、堆焊层损伤部位的缺口尺寸和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缺口深度和宽度随冲击能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冲击能量相同,堆焊层FOD尺寸最大,其次是热影响区.母材缺口尺寸最小;落锤法产生的FOD损伤有表面裂纹、亚表面塑性变形、亚表面微孔、亚表面裂纹和绝热剪切带;冲击功为4~8J时,缺合金母材、热影响区、堆焊层出现微孔,热影响区、堆焊层绝热剪切带的微孔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展成裂纹。 纪朝辉 许东成 贾鹏关键词:TC4钛合金 焊接接头 全文增补中 一种汽轮机封严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汽轮机封严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涂层由从内至外以层叠的方式附着在汽轮机机匣基体表面的封严涂层底层、第一及第二封严涂层中层和封严涂层面层构成,封严涂层底层是由质量比为1.8‑2.2∶0.8‑1.2的铝粉和醇酸清漆组成的混合... 王志平 贾鹏 李娜 靳朋礼文献传递 一种小载荷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小载荷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座、台架、直线电机模组、直线电机模组支架、载荷传感器、推力杆导向轮组件、推力杆、试样固定端夹具右支撑台、试样悬臂端夹具组件、位移传感器测试接杆、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支架、疲劳... 贾鹏 费骏 谢海超 王志平文献传递 阳极氧化处理对复合材料铝箔网导电层耐候性能的影响 2011年 采用磷酸阳极氧化处理工艺对铝箔网进行了处理,对铝箔网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复合材料铝箔网导电层的耐候性能,包括耐海水腐蚀、耐冷热疲劳及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磷酸阳极氧化处理后,铝箔网表面生成了一层疏松多孔的阳极氧化膜,可以增大铝箔网表面与复合材料的粘接界面面积,复合材料铝箔网导电层粘接副的抗拉剪强度随海水腐蚀时间、冷热疲劳次数以及热氧腐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于未进行磷酸阳极氧化处理的铝箔网,磷酸阳极氧化处理复合材料铝箔网导电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 李娜 纪朝辉 贾鹏关键词:复合材料 耐候性 一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一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其包括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与电极接触部位抛光、用热碱溶液除油、用水清洗表面、将表面放入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中腐蚀、在热浓硝酸中进行粗化氧化、用水清洗表面、在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胶... 王志平 张国尚 李娜 纪朝辉 韩志勇 贾鹏微束等离子弧焊枪 一种微束等离子弧焊枪。其包括钨极压头、密封圈、钨极夹、上枪体、绝缘体、下枪体、定心顶柱、定心套管、枪嘴、保护气帽、钨极和把手;本发明提供的微束等离子弧焊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枪体和下枪体导热效率高,优化设计的下枪体冷却水... 贾鹏 张作鹏文献传递 纳米SiC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表面修饰法制备了聚合物包覆的纳米 SiC 颗粒,采用 M-200 环块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表面修饰的纳米 SiC 颗粒添加剂对发动机润滑油(15W/40)减摩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块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了润滑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当滑动线速度为 0.42m/s、载荷低于 1000N 时,纳米 SiC 颗粒的加入导致磨损失重的提高;当载荷提高到 1300N 时,纳米 SiC 颗粒的加入使磨损失重低于相同条件下以基础油作润滑剂的磨损失重;当滑动线速度为 0.84 m/s、载荷为 1 000 N 时,纳米 SiC 颗粒的加入使磨损失重为相同条件下以基础油作为润滑剂磨损失重的 40%. 贾鹏 王铁宝 董允 贾艳琴关键词:SIC 润滑油 摩擦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