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志勇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腋路臂丛
  • 1篇支镜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手术
  • 1篇烧伤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手术
  • 1篇同侧
  • 1篇尼可刹米
  • 1篇气道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全麻
  • 1篇全麻后
  • 1篇人工气道
  • 1篇拮抗

机构

  • 5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贺志勇
  • 5篇刘伟
  • 2篇吴建厂
  • 1篇张春喜
  • 1篇温玉华
  • 1篇郭磊
  • 1篇王剑

传媒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严重颏胸粘连病人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
2010年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严重颏胸粘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Ⅲ级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体重48~80公斤。此类患者均为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病人,使头部后仰受限,造成气管插管困难。静脉全麻慢诱导药物为力月西、芬太尼。所有病例均在直接喉镜无法暴露声门,经面罩加压无法给氧,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配合表麻下操做。结果:采用本法插管后30例患者中,均1次成功,历时1分钟~3分钟,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未见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采取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用于颏胸粘连困难插管中是可行的,可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
刘伟贺志勇王剑吴建厂
关键词:颏胸粘连纤支镜气管插管人工气道
同侧肌间沟腋路臂丛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同侧肌间沟腋路臂丛应用低浓度局麻药物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Ⅰ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利布复合液(2%利多卡因15ml+0.75%布比卡因5ml混合液)行神经阻滞;Ⅱ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利布盐水复合液(2%利多卡因15ml+0.75%布比卡因5ml+0.9%氯化钠溶液20ml混合液)行神经阻滞。结果:Ⅰ组麻醉满意率为70%,Ⅱ组为96%,Ⅱ组较Ⅰ组麻醉效果显著(χ2=11.98,P<0.01);两组均无局麻药中毒及膈神经、喉返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结论:低浓度局麻药物联合阻滞可增强麻醉效果,降低临床麻醉风险,稳定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刘伟贺志勇郭磊
关键词:肌间沟臂丛上肢手术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烧伤残余肉芽创面扩创植皮中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烧伤残余创面扩创植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重度烧伤后期残余肉芽创面患者120例,年龄15~35岁,伤后20~32 d,ASAⅠ-Ⅱ级,手术时间2 h内完成,随机双盲分为A、B 2组,每组60例。结果氯胺酮组中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概率较芬太尼组低,整个麻醉过程的平稳性也较好,安全可靠。结论氨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烧伤残余肉芽创面扩创植皮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刘伟贺志勇吴建厂
关键词:氯胺酮芬太尼
尼可刹米拮抗全麻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尼可刹米拮抗全麻后呼吸抑制和催醒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甲乙组,每组40例,甲组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麻醉药,手术结束后静脉滴注尼可刹米0.375;乙组方法同甲组,静脉滴注纳洛酮0.4mg,用药后观察呼吸频率、潮气量、意识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静脉滴注后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均显著增加(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尼可刹米能有效地纠正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并保留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而纳洛酮应用后在自主呼吸恢复的同时,麻醉性镇痛作用也随之减退或消失,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常有挣扎、躁动不安、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尼可刹米拮抗全麻后呼吸抑制和催醒比纳洛酮更安全有效。
刘伟贺志勇张春喜温玉华姚墨
关键词:尼可刹米全麻麻醉恢复
霍姆在伴有失血性休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 观察霍姆(HSH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ASAⅡ~Ⅲ级,Glasgow 评分7~11分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霍姆组(H组)和复方氯化钠组(F组),每组20例.H 组患者麻醉平稳后于手术前开始给药,经静脉输入霍姆,每250 ml应在10~30 min内输入,在给药前和停药后30 min进行血气分析,F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处理,观察并记录Na+、红细胞压积(Hct),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 min,停药后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停药后30 min H 组 Hct明显升高(P<0.05),Na+明显升高(P<0.05).停药后30 min,H 组同F组相比Hct明显降低(P<0.05),H组尿量明显高于F组(P<0.05).H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 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HR 有所减慢(P<0.05).H 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高于F组(P<0.05),HR 慢于F组(P<0.05).结论 霍姆能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器官灌注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以及减轻脑水肿,为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选择.
刘伟贺志勇
关键词:霍姆脑损伤失血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