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德银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审查
  • 1篇生产力
  • 1篇数据交换
  • 1篇检察
  • 1篇检察技术
  • 1篇P2P
  • 1篇P2P应用
  • 1篇SERVIC...
  • 1篇WEB
  • 1篇XML
  • 1篇DFI
  • 1篇DPI
  • 1篇产力

机构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成都市人民检...
  • 1篇最高人民检察...

作者

  • 3篇贺德银
  • 1篇达娃拉姆
  • 1篇秦仲学
  • 1篇朱修阳
  • 1篇贾茂林

传媒

  • 1篇人民检察
  • 1篇通信技术
  • 1篇信息安全与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09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检察信息网数据交换技术探讨
2002年
随着全国检察信息专网建设的快速推进,各地检察机关相继引入了多种多样的网络应用软件,如何解决这些异种软件之间、上下级检察院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实现网络在应用层上的互连互通,保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的真正实现,已成为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XML和WebService技术的解决方法。
贺德银达娃拉姆徐凌云
关键词:数据交换XMLWEBSERVICE
强化专业技术支持 提升新时代检察生产力被引量:3
2021年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监督办案的专门手段,是实现监督办案精准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检察机关可以设置检察技术人员,这是我国法治现代化的体现。检察技术为检察办案提供证据和技术支持,保障检察机关有效行使侦查权和调查核实权。检察技术人员是特殊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是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的首要承担者,从技术角度起着监督纠错的作用。新时代检察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检察技术和检察技术人员的作用,协力夯实证据基础,提升检察生产力。
贺德银
关键词:检察技术
P2P应用识别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随着P2P应用的广泛普及,如何对P2P流量进行正确的识别,合理的控制成为网络运维的重要问题。论文对当前P2P应用识别中所采用的几种主要技术手段(端口识别、深度包检测及深度流检测)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对P2P应用流量进行识别与控制的简单流程模型,同时对P2P流量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周江贾茂林朱修阳贺德银秦仲学
关键词:P2PDPIDF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