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秋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新生儿
  • 2篇哮喘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急救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地奈德
  • 1篇碘伏
  • 1篇碘伏治疗
  • 1篇电图
  • 1篇动静脉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脐部
  • 1篇新生儿脐部感...
  • 1篇新生儿脐炎
  • 1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12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12篇谭秋
  • 5篇侯建明
  • 4篇李长金
  • 3篇刘艳
  • 3篇李华蓉
  • 3篇陈红兵
  • 2篇易明
  • 2篇余秀兰
  • 2篇冯琰
  • 2篇谭艳鸣
  • 1篇刘敏
  • 1篇姜建渝
  • 1篇李茂英
  • 1篇魏晟
  • 1篇肖仁梅
  • 1篇黄琪敏
  • 1篇向凤玲
  • 1篇史红萍
  • 1篇余德兵
  • 1篇赵红英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救网络转运5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儿童急救网络建设对危重患儿急救抢救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12月该院经急救网络抢救转运危重患儿556例的急救资料。结果痊愈410例(73.8%),好转132例(23.8%),放弃5例(0.9%),24h内死亡3例(0.5%),大于24内死亡6例(1%)。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形成快速急救绿色通道可明显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
李长金谭秋刘艳李华蓉汪晓萍
关键词:急救儿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EEG监测并分析不同时间段检查的EEG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EG总异常率为76%(46/60)。监测时间72h内的总异常率为8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82%;72h至15d内的总异常率为7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79%;监测时间15~30d内的总异常率为5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40%。结论:EEG异常程度不但与HIE临床轻重程度有关,还与监测的时机相关。出生后72h内EEG监测的异常程度高,若动态随访EEG异常程度减轻,预后较好;出生72h后EEG监测的异常程度不高,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有限。
王惠琪易明黄琪敏李茂英谭秋王小林
关键词:新生儿脑电图
两种治疗方案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加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咳嗽、憋喘、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1,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峰值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给药方法简单、方便,价廉,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长金刘艳谭秋李波李华蓉史红萍
关键词: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哮喘雾化吸入
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
2005年
谭秋侯建明
关键词:新生儿脐炎碘伏治疗新生儿脐部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全身感染龙胆紫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蜂蜇伤患儿31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儿童重症蜂蜇伤所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所收治的31例蜂蜇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1例患儿中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3例(41.9%),合并肾功能衰竭11例(35.4%),肺出血2例(6.5%),DIC2例(6.5%)。经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后治愈25例(80.6%),死亡3例(9.7%),好转3例(9.7%)。其中25例蜂蜇伤就诊时间小于1d的患儿全部治愈;蜇伤大于1d的患儿6例,其中死亡3例,好转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就诊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及综合治疗对儿童重症蜂蜇伤所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长金谭秋余秀兰易明谭艳鸣冉敏陈宗文
关键词:儿童蜂蜇伤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后期特发性身材矮小的疗效分析
罗佳美何玉清冯琰肖仁梅向凤玲刘敏赵红英谭秋余德兵魏晟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主要应用于青春发育期的ISS患儿,其治疗目的是延长患儿的骨骼生长期,维持身高生长潜能而最终达到增高的目的。生长激素(rhGH)刺激软骨细胞在局部产生IGF-1,促进骨骺软骨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生...
关键词: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2005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5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标本进行血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55株细菌中80%以上为球菌,金葡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80.77%、61.54%、57.69%,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氨苄/舒巴坦耐药率<30%。结论:球菌为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头孢呋辛、头孢噻吩、氨苄/舒巴坦可作为首选药物。
谭秋陈红兵侯建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被引量:1
2005年
儿童消化道溃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消化道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内镜技术现日趋成熟,不仅检出率高,同时可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指导治疗。尿ELISA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快速诊断,阳性率及特异性高。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首选仍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在药物选用上应更加谨慎。现国内外较为推荐的方案是奥美拉唑+替硝唑+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
谭秋陈红兵侯建明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1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26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确诊为CVA后,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规范治疗,于1~8周后症状消失,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可疑儿童慢性咳嗽病例,应详细了解病史及准确掌握诊断标准,以减少误诊或诊断过度。
侯建明谭秋
关键词:慢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儿童
急救网络转运556例分析
李长金谭秋刘艳李华蓉汪小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