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萍
- 作品数:29 被引量:2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24
- 2012年
- 参考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第2代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体系,结合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点和监测资料现状,建立了一种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富营养化症状为主的第2代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体系。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得出的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论,与目前国外主流评价方法的评价结论一致,而且本方法具有评价指标代表性强、数据资料易得、评价标准有据、方法简便易行等优点。
- 王保栋孙霞韦钦胜谢琳萍
- 关键词:富营养化近岸海域海湾
-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育种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为探讨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杂交育种的可行性,通过繁殖调控使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同步性成熟,采取正反交试验,获得了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F1代——花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P.dentatus♂)。花美牙鲆受精卵卵径平均1.01mm;孵化适宜温度15~21℃,盐度25~35,孵化率平均71.3%,初孵仔鱼全长2.5~2.7mm;仔鱼在16~20℃下36d后伏底变态,变态个体全长平均11mm,育成率32.5%;反交受精率和孵化率极低,未获得杂交后代。简述了其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探讨温度、盐度对花美牙鲆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影响,比较亲本与杂交鱼早期生长特征,初步分析反交不成功的原因。
- 王波楼宝毛国民谢琳萍赵鸣
- 关键词:褐牙鲆杂交育种
- 黄海和东海分界线附近水文、化学特征的季节性演替被引量:7
- 2013年
- 分析和探讨了黄、东海交界海域32.3°N断面化学水文学精细化特征的季节性演替,结果显示:化学、水文学要素的空间区域化分布与该断面上环流场的布局及其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水团配置对各要素含量及分布起着控制性作用;冬、春和秋季,在黄海西部沿岸流影响范围内出现的浊度和悬浮物浓度高值区多与营养盐浓度高值区和pH低值区相共存,可能是受东海北部气旋式涡旋所产生的辐聚效应的影响,此高值区中的悬浮物趋于向该海域的底层冷涡区沉积,夏季此特征则不明显,从而证实该海域悬浮物沉积作用具有"冬强夏弱"的特征;夏季123.5°—124.25°E范围海域内存在海水下沉现象,上层水体中的长江冲淡水可被携带至下层,导致在夏季长江冲淡水东北向扩展过程中一部分冲淡水从其主体中分离出来;夏季台湾暖流的阻隔作用使得悬浮物的影响范围远没有长江冲淡水的大,促使水体和物质输运发生分离。同时,根据水文和化学各要素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勾勒出了32.3°N断面4季的水团配置状况,并通过分析东海北部冷水域典型站位的温、盐度垂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该冷水的形成过程。
- 韦钦胜王辉武葛人峰谢琳萍
- 关键词:长江冲淡水水团化学要素
- 荣成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根据2009年2月、5月、8月、1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荣成湾水体的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3-S)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荣成湾营养盐的潜在限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荣成湾营养盐含量及分布与养殖海带的生长周期有着紧密的联系:海带生长初期(11月)营养盐含量较高,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趋势,NO3-N为DIN的主要成分;海带生长后期(5月份)水体营养盐含量较低,DIN分布趋势与11月份基本一致,PO4-P表现为湾中部较高,近岸和湾外较低,NO3-N和NH4-N是DIN的主要成分;海带收获后期(8月份)营养盐含量极低,DIN呈近岸浓度低外海浓度高的变化趋势,PO4-P和SiO3-Si则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趋势,DIN主要以NH4-N为主。荣成湾水体浮游植物生长在春、秋和冬季基本不受营养盐的限制,夏季主要受到P的限制,基本不受N、Si的限制。
- 谢琳萍蒲新明孙霞王保栋
- 关键词:营养盐营养限制海带养殖
- 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11
- 2013年
- 本文依据2006年7月~2007年11月在黄海进行的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整个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各层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呈南低北高、中央低近岸高的特点,且溶解氧垂直分布大致均匀,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水温的控制;春季,溶解氧平均含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平面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南部低、中北部高的特点,在底层,南、北黄海均呈现中央低四周高的特点;夏季,各层溶解氧分布趋势差别较大,溶解氧的分布受生物活动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十分显著;秋季,上层水体中的溶解氧分布受温度和光合作用共同控制,下层水体则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其溶解氧平面分布与夏季相似,且含量为四季最低。
- 辛明马德毅王保栋韦钦胜孙霞谢琳萍
- 关键词:溶解氧
- 环境因子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
- 2009年
- 研究了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温度范围星斑川鲽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4~26℃范围内,其呼吸频率Vf与温度T基本呈线性关系:Vf=1.8168T+27.23,R=0.9376;在盐度5~31范围内其呼吸频率变动幅度小,呼吸频率的改变量只有10次/分,为广盐性鱼类;高pH(10.15)和低pH(3.0)情况下,星斑川鲽的鳃盖张合大,鳃盖外缘外翘;30分钟后表现出不适应,上下窜动,而在pH=3.0中的鱼1小时50分钟后全部死亡,可见星斑川鲽耐酸性不如耐碱性。
- 王波谢琳萍傅明珠孙丕喜姜美洁
- 关键词:星斑川鲽温度盐度PH
- 柽柳对盐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4年
- 柽柳是一种盐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有“南有红树,北有柽柳”之说。柽柳是典型泌盐盐生植物,在盐碱地(含滨海湿地)种植形成柽柳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物质生产、能量转换、气候与水分调节、水质净化、
- 何秀平王保栋谢琳萍
- 关键词:盐碱地柽柳生态环境滨海湿地生物学特征能量转换
- 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碳储量及固碳能力评估
- 滨海湿地处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具有高初级生产力、高沉积速率、高碳埋藏效率和低甲烷排放的特点,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区域。莱州湾滨海柽柳林湿地是我国海岸带现存量最大、结构最典型的柽柳林湿地,是我国“南红北柳”生态修复工程和...
- 谢琳萍
- 关键词:滨海湿地碳储量固碳能力
- 乳山湾邻近海域有机碳的分布与底界面过程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8月最高,7月与9月次之,6月最低;2014年8月份DOC的变化范围为1.79~15.2mg/L,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范围为0.04~1.33mg/L;水体有机碳的分布受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以及潮汐的显著影响.研究区域夏季颗粒有机碳(POC)的沉降通量为(25±0.8)g/m^2,约占初级生产固碳量的66%;沉积物上层(0~4cm)间隙水中DOC的浓度是沉积物上覆水的8~9倍,DOC在沉积物—水界面存在向上覆水释放的现象;乳山湾湾口DOC交换通量为14.4–97g/(m^2·a),占水体存量的1.1%~13.4%.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乳山湾及其近海有机碳的构成与循环收支过程,是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有超过50%的有机碳会随潮流输送到外海,显示潮流在有机碳输送中巨大作用;沉积物-水界面DOC的交换会影响底界面有机碳的收支与循环过程,有机碳的收支表明研究海域底界面有机碳的降解所产生的溶解有机碳是水体DOC的重要来源,最终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碳其埋藏量约占初级生产的13%;相对较低的溶解氧水平可能会增加DOC的交换通量,影响碳在陆架边缘海的埋藏.
- 臧家业赵晨英刘军谢琳萍王以斌张爱军冉祥滨
- 关键词:有机碳通量
- 环境因子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
- 呼吸是鱼类代谢活动的重要特征,反映了鱼类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状况。本研究通过测定星斑川鲽的呼吸频率,旨在发现养殖条件下星斑川鲽的呼吸行为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温度、盐度和pH 3项理化因子对星斑川鲽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作测定和...
- 王波谢琳萍傅明珠孙丕喜姜美洁
- 关键词:星斑川鲽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