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森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工业设计中有效削减副作用的设计方法
- 2005年
- 工业设计学科正逐渐兴起,其设计方法和理论正不断发展和丰富。提出有效削减副作用的设计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可分为形成产品雏形方案、发现副作用、削减副作用3个基本步骤,每一步骤都以工业设计的若干设计原则为依据和参照,逐步完善设计,并以实例论证。
- 谢庆森刘万光黄艳群王杏华张学光
- 一种测量内燃机进气涡流转速的新方法
- 2007年
- 通过分析在内燃机进气涡流强度评价实验中叶片转速测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测量内燃机进气涡流转速的新方法——虚拟理论转速法。该方法剔除了摩擦阻力的影响,得到一个完全由进气涡流产生的理论叶片转速。试验表明:由虚拟理论转速计算的涡流强度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 张士强谢庆森刘德新邵威
- 关键词:机械特性动能定理
- 汽车悬架系统非线性阻尼的优化设计被引量:23
- 2002年
- 以轿车后悬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将汽车简化成两个自由度的振动系统 ,采用改进的非高斯闭合法计算车辆在路面谱激励下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及悬架的穿越频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汽车悬架非线性阻尼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该方法在汽车动态设计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 毕凤荣郝志勇谢庆森西洪杰
- 关键词:减振器非线性阻尼优化设计汽车阻尼力
- 柔性体小变形可视化仿真研究
- 本文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图形学知识应用到工程仿真中,建立了柔性体仿真系统.针对柔性体仿真过程中微小变形难以显示的问题,探讨了比例放大、色彩显示、灰度或材质变化三种方法,并结合实例分别分析了三种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
- 张冬梅谢庆森牛占文王树新
- 关键词:柔性体可视化仿真多体动力学灰度
- 文献传递
- 基于感性工程学的家用电子天平形态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使家用电子天平的形态更符合用户需求,需要深入发掘用户的感性认知特征。建立有效的语意空间和形态空间,并利用感性工程学的方法将用户情感因素量化为数据,构建形态和语意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分析造型元素的变化对用户情感的影响,并组合不同的造型元素,通过调查总结得出关于家用电子天平形态的若干结论,为造型设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马力姜岩谢庆森李巨韬
- 从“熵”理论探讨工业设计的发展被引量:4
- 2006年
- “熵”是描述系统混乱状态的量度。人类居住的地球正以熵增大的趋势发展,也就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引用“熵”理论,分析了工业设计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运用此理论,从非物质设计和低熵化物质设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通过设计寻求更好的方式,使得人类和自然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
- 谢庆森李晓娜
- 关键词:非物质设计
- 3C产品的穿戴式设计初探被引量:4
- 2010年
- 穿戴式产品是一类微型或超微型的随身化数字产品,"人、机归一"是该类产品的特点,目前穿戴式产品还没有被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文章以iPad为例对便携式的3C产品进行了优点及不足的分析,进而引出了穿戴式的3C产品的设想,并且以作者的概念设计为例提出了对于穿戴式的3C产品的设计构想。
- 刘金剑谢庆森
- 浅谈系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自然科学的目的是研究物与物的之间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研究人、人与自身、人与群体的关系,而设计则是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设计横跨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两大领域。今天的设计技术来自理性的方面,而人在心理的许多方面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因此,产品设计像其他许多创造性学科一样,还很难达到广泛程度的理性标准和处理方法,包含了诸多不确定性。相应地,工业设计的实践构成了直觉和情感的一部分,正是这样使得设计充满了魅力。
- 孔苓燕谢庆森
- 关键词:产品设计系统设计
- 手机交互界面中图标的隐喻设计研究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手机交互界面中图标的隐喻设计。方法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证了视觉隐喻手段在手机界面图标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必然性,论述了隐喻在界面图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从隐喻设计的类型和隐喻设计的评判标准两个方面对手机界面图标中的隐喻设计进行了研究。结论总结出了图标隐喻设计的类型及图标隐喻设计的评判标准,为界面图标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任美琪谢庆森
- 关键词:手机界面
- 融合智能体和特征技术的焊接结构件CAPP集成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针对焊接结构件制造过程中涉及工种众多、工作环境异构的特点 ,提出一种融合智能体和特征技术的CAPP集成系统构造方法 ,使多工种 CAPP与 CAD、CAM信息集成的同时 ,其内部各工种 CAPP之间达成协调决策、集成与并行。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焊接结构件 CAPP的功能模型和系统集成框架。
- 黄艳群徐燕申谢庆森
- 关键词:智能体焊接结构件C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