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诊疗的对比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的对比观察,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及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CAG及PCI的患者共204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93例和股动脉组111例。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躯体不适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与股动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操作时间、冠脉各支植入支架情况2组比较无明显著性差异(P〉0.05);但桡动脉组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躯体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结论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诊疗具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李志荣袁耀峰常永茂马志仁马彩萍席银娟王翠荣袁彩霞于涛丽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 自制护理评估单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制护理评估单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同一时间段的住院患者做对比。对照组按医生开出的护理级别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医生开出护理级别的基础上,根据自制护理评估单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基础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制护理评估单对患者在分级护理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评估,能有效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马彩萍袁彩霞韩丽娟
- 关键词: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分级护理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 10~ 84个月 ,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一次插管栓塞成功 ,即刻止血率 87.8% ,治愈率 72 .7% ,显效率 2 1.2 % ,好转率 6 % ,总有效率 10 0 % ,复发率 18.1%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轻、并发症少等特点。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外科手术禁忌者或拒绝外科手术者 。
- 赵发忠郭顺林刘新义翟永富李玉龙段克俭袁彩霞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06年
- 护理体会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血肿将动脉壁中层撕开不断蔓延。并向内外两侧膨出形成局灶性夹层血肿。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症状多样复杂,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科今年经多种影像学检查确诊的主动脉夹层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袁彩霞马彩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 静脉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X线诊断分析
-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术(IVU)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治疗或输尿管镜取石证实的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前X线诊断符合率及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IVUX线诊断符合率占84.9%(62/73),...
- 赵发忠刘新义袁彩霞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静脉尿路造影X线诊断
- 文献传递
- 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30例直肠癌术后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细心护理,3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均得以康复。
- 袁彩霞张蕊朱文君
- 关键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护理
- 消肿祛瘀汤坐浴联合护理干预在痔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为观察消肿祛瘀汤坐浴联合护理干预在痔术后的应用效果,将行痔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肿祛瘀汤坐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消肿祛瘀汤坐浴联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痔术后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袁彩霞胡建军张蕊
- 关键词:手术护理干预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直肠外科接受肠癌根治性手术且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0例)进行基础护理,单独组(19例)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联合组(19例)在单独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西汀。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肠鸣音次数、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外周血肠激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抑郁自评分数变化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术后3 d及5 d,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肠鸣音次数明显升高(P<0.05,P<0.01),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胃动素水平明显增加,而生长抑素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联合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及单独组(P<0.05);3组患者术后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及单独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可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缩短治疗周期。
- 王建明何毅袁彩霞张蕊胡建军王光辉
- 关键词:莫沙必利氟西汀结直肠癌
- 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 2006年
-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患者术后需要卧床12—24小时,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伸,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渗出。由于长时间卧床带来的不适症状,给患背增添了痛苦,为此我们总结经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地缓解和消除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不适,并对54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 袁彩霞
- 关键词:介入治疗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术后不适足背动脉搏动肢体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