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继鹏
作品数:
9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徐永平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
孙永欣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
金礼吉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
汪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
刘钢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2篇
学位论文
2篇
专利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6篇
农业科学
1篇
生物学
主题
4篇
盘鲍
4篇
皱纹盘鲍
3篇
中草药
3篇
免疫
3篇
饵料
2篇
诱食
2篇
体色
2篇
免疫增强
2篇
免疫增强剂
2篇
棘皮动物
2篇
海参
2篇
饵料系数
2篇
复方中草药
2篇
残饵
1篇
多糖
1篇
多糖类
1篇
氧化鱼油
1篇
养殖
1篇
养殖品种
1篇
营养
机构
7篇
大连理工大学
2篇
中国海洋大学
1篇
大连水产学院
1篇
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9篇
薛继鹏
6篇
孙永欣
6篇
徐永平
5篇
金礼吉
4篇
刘钢
4篇
汪婷婷
2篇
王开来
1篇
刘莹
1篇
麦康森
1篇
艾庆辉
1篇
张鹏
1篇
沙磊
1篇
尤建嵩
1篇
李晓宇
1篇
牛冬燕
1篇
赵宇
1篇
张彦娇
1篇
林秋叶
1篇
王吉桥
传媒
2篇
饲料工业
1篇
水产科学
1篇
中国饲料
年份
1篇
2011
2篇
2010
2篇
2008
4篇
2007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皱纹盘鲍配合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7年
皱纹盘鲍属藻食性大型腹足纲动物,为我国北方特有的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国内外鲍营养需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薛继鹏
刘钢
孙永欣
金礼吉
徐永平
关键词:
营养
一种皱纹盘鲍用复方中草药诱食及免疫增强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纹盘鲍用复方中草药诱食及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数分别是:党参10%-30%;黄芪20%-30%;陈皮5%-15%;神曲5%-15%;山楂10%-20%;麦芽5%-15%;白术5%-15%...
徐永平
刘钢
孙永欣
金礼吉
薛继鹏
汪婷婷
王开来
文献传递
海参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07年
孙永欣
王吉桥
汪婷婷
薛继鹏
刘钢
尤建嵩
徐永平
关键词:
海参
棘皮动物
防御
补体
一种皱纹盘鲍用复方中草药诱食及免疫增强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纹盘鲍用复方中草药诱食及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数分别是:党参10%-30%;黄芪20%-30%;陈皮5%-15%;神曲5%-15%;山楂10%-20%;麦芽5%-15%;白术5%-15%...
徐永平
刘钢
孙永欣
金礼吉
薛继鹏
汪婷婷
王开来
文献传递
多糖类免疫增强剂对海参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海参(Sea cucumbers,holothurians)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门(Ee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均为海洋种类(常亚青.2004)。我国海域分布有140多种,其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Hamel,2004)。
汪婷婷
孙永欣
徐永平
金礼吉
薛继鹏
李淑英
刘钢
刘荟褀
关键词:
海参纲
肠道菌群
多糖类
水产养殖品种
无脊椎动物
棘皮动物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提取植物有效成分
徐永平
金礼吉
林秋叶
刘莹
牛冬燕
李晓宇
姜春生
曲韵坤
邹雪原
张鹏
孙永欣
赵宇
沙磊
薛继鹏
张久石
微切变、助剂互作提取技术,是指机械粉碎固体植物原料和适量化学助剂的混合物后,选用水提取有效成分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在粉碎过程中,固体植物原料颗粒团经过微切变,产生新鲜切面,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和吸附性增加,化学助剂与有效成...
关键词:
关键词:
助剂
鱼类的体色及其调控
被引量:6
2010年
鱼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都有其各自特定的体色。体色不仅是鱼类分类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健康状态的衡量标准,同时体色正常与否也直接影响商品鱼的价格。鱼类的体色特征由遗传因素决定,是真皮层下面的各种色素细胞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反映。鱼类色素细胞主要包括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体色变化主要受神经和内分泌调控。鱼类的年龄和性别、食物组成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会引起鱼类体色的变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往往由于养殖环境剧烈变化、或使用缺乏有效天然色素源的饲料等因素,导致养殖鱼类体色异常,使其失去所特有的天然颜色和光泽。文章综述鱼类体色的形成机理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试图探讨养殖生产中鱼类体色异常的调控方法。
薛继鹏
张彦娇
麦康森
艾庆辉
关键词:
鱼类
体色
色素细胞
中草药添加剂对皱纹盘鲍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为我国北方特有的经济贝类。鲍属无脊椎动物,仅依靠自发免疫能力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通过增强动物的自发免疫能力而提高其抗病性。本实验将...
薛继鹏
关键词:
皱纹盘鲍
中草药
免疫能力
饵料添加剂
文献传递
三聚氰胺、氧化鱼油和脂肪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本文以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比较法、剂量效应法(Dose response)和摄食生长实验等方法,研究养殖瓦氏黄颡鱼体色,测定其皮肤和肌肉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及含量,并系...
薛继鹏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三聚氰胺
氧化鱼油
着色效果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