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富兴
- 作品数:200 被引量:6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作为实践美学的后期朱光潜美学被引量:1
- 2002年
- 20世纪 6 0年代后的朱光潜美学已是实践美学 ,从以物的形象为审美对象到强调美的意识形态性 ,再到提出文艺是生产劳动 ,是朱光潜实践美学形成的基本轨迹。以文艺的主观性说明实践的能动性 ,以审美的创造精神沟通的物质与精神生产 ,寄托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 ,是朱光潜实践美学的主要特征。
- 薛富兴
- 关键词:朱光潜美学意识形态性实践美学
- 自然审美的两种客观性原则被引量:8
- 2010年
- 艾伦·卡尔松从认识论角度提出和论证了自然审美欣赏的客观性原则,对自然审美和自然美学的自觉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立足于当代环境伦理学观念和环境运动的要求,需要发展出另一种伦理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自然审美欣赏建立在承认自然内在价值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欣赏者要以自然之善为美,真诚地感知、理解和体验自然的自身特性和内在价值。这种新的伦理客观性原则既是对卡尔松科学认知主义理论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同时也可促进环境美学和环境伦理学的相互融合。
- 薛富兴
- 关键词:客观性原则自然审美自然内在价值审美欣赏自然美学环境运动
- 情与理:作为西方文化原型的柏拉图美学被引量:1
- 1999年
- 不能把柏拉图美学简单归结为神秘主义的美学之源。柏拉图美学思想内部同时凝结着思辩理性和宗教感性两种因素。其理性部分开辟了西方理论美学的思辩之路;而其感性部分代表了西方美学、艺术的浓厚的宗教情调。柏拉图美学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原型,其内部情与理二元的相互交织与矛盾,体现出西方文化内部理性与感性二元动态平衡的结构,这正是柏拉图美学的文化意义。
- 薛富兴
- 关键词:柏拉图美学感性西方文化
- “中华乐派”与20世纪中华民族第二次文化自觉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华乐派"乃20世纪中华民族第二次文化自觉运动的组成部分,其文化立场与艺术理想对当代中国音乐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中华乐派"可以在普遍观念传播与音乐流派建设两个层面同时展开,现在应当进入一个由观念宣示到音乐流派建设的新阶段。儒道思想家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体(和)三维(人心、社会与自然)解释框架,它成就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本体与风格。"中华乐派"在发扬中华乐风的当代事业中,仍可遵此思路而具体展开。
- 薛富兴
- 艺术语言的确立与持续被引量:1
- 2023年
- 艺术语言系统的确立乃特定门类艺术诞生期之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材料、工具与技术三要素的确立,它们与艺术要表达的观念性要素——功能合起来构成特定门类艺术的完善的语言系统。艺术语言的持续则贯彻了特定门类艺术从诞生到精致化的高峰期与后高峰期之漫长阶段。高峰期标志着对特定语言系统最优质的应用,后高峰期则标志着对特定艺术门类语言的高质量应用。缺乏创新、以继承前代成果为职志的艺术语言持续期乃人类艺术史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维持特定门类艺术独特基因的基础性文化功能。
- 薛富兴
- 关键词:古典主义
- 环境伦理学视野下的美与真被引量:2
- 2016年
- 环境伦理学引真入善启发美学家重新反思美真关系。引真入美,确立自然与环境自身之客观价值,乃环境美学成立之必要条件。环境美学乃以自然对象与环境自身特性与功能为核心的新美学。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之引入,确立了自然审美之客观性原则,校正、丰富与深化了传统自然审美经验,实现了自然审美全覆盖,开拓出宏观、微观以及大尺度纵向观照自然之历史视野,从质与量上超越了传统自然审美经验,为自然审美开拓出新境界。引真入美、以真为美,方可协调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实现审美趣味与环境美德之融合。
- 薛富兴
- 关键词:环境美学客观性原则自然科学知识
- 环境美学视野下的赏石新观念被引量:1
- 2022年
- 赏石是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古代赏石史经历了“器石”、“礼石”、“赏石”和“园石”四个阶段。上古至魏晋乃中华赏石史之萌芽期,中晚唐乃其自觉期,宋代始进入精致化阶段,元明清乃其承续期与拓展期。作为对象自然审美的中国古代赏石以四种模式进行,曰“赏石之形”、“以石比德”、“借石抒情”和“点石成境”。此四者又可析为两端:一曰形式主义审美趣味,二曰对石头的主观化和人文化。准当代环境美学之“科学认知主义理论”,前者涉及对自然的“肤浅”欣赏,后者则属于未能欣赏自然自身所具特性与价值之“不恰当”欣赏。当代赏石要客观而又深入地进行,并开出超越古典趣味和视野的新境界,需要在以地质学为核心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下,建构一个由“石相”、“石性”、“石功”和“石史”四者构成的审美内涵新系统,如此方可完善地欣赏作为无机自然对象的石之美。
- 薛富兴
- 关键词:赏石形式主义地质学
- 作为文学史现象的“知音难”被引量:1
- 2023年
- 知音论是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系统的最后一环——文学鉴赏论。知音观念本身便是中国古代音乐出现专业化与精英化的重要标志。知音难并非文学鉴赏环节必然要面临的困境,它是一群体、时代文学创作进入专业化的历史产物。刘勰分析了“知音难”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贱今思古、文人相轻与信伪迷真。它们是一群体、时代文学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学创作与鉴赏进入专业化阶段后才会出现的历史性“错误”。对于为何会出现“知音难”这一现象,刘勰分别从主客两端总结为知多偏好与文情难鉴。知音难这一命题的提出与分析是从消极角度对文学鉴赏经验的总结,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文学鉴赏是否恰当的分析系统,是中古时期文学鉴赏自觉的重要理论成果。当代学界以接受美学观阐释刘勰的知音观有过度阐释之嫌。
- 薛富兴
- 关键词:《文心雕龙》接受美学
- 作为环境美学基础的自然美学——薛富兴教授学术访谈被引量:2
- 2022年
- 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与环境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翻译了10余部相关的理论著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他是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环境美学在国内的主要翻译者与研究者,并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环境伦理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自然审美理论的建构中。他在融合中西美学思想基础上,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的比德与借景抒情传统,建构起较为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从而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薛富兴李晓梦
- 关键词:审美理论环境美学自然审美中国美学史自然美学
- 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之建构
- 自然审美长期处于不自觉状态,有审美而无批评,因而中西方美学史上都存在着一个历史性空白一一自然审美批评的缺失,这与其极为发达的艺术审美批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审美批评的缺失意味着自然审美尚未成熟与自觉,它使自然审美欣赏处于无...
- 薛富兴
- 关键词:环境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