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低位腹主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 1997年
- 蔡新力鲁风菊刘金英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人造血管配合体髂总动脉锁骨下静脉穿刺
- 经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步骤和并发症处理。方法 :①经左肱动脉置入猪尾巴导管至升主动脉 ,进行造影 ,确定动脉瘤内膜瘘口位置并作标记 ;②在透视下经股动脉将长导丝送至升主动脉 ;③沿长导丝将 2 4F支架推送器放至动脉瘤瘘口位置 ,释放支架 ;④置入猪尾巴导管至升主动脉 ,造影复查。结果 :6例内支架植入位置准确 ,主动脉瘘口被封堵 ,狭窄的主动脉真腔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胸主动脉瘤手术相比 ,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心脑血管及肺部并发症少的特点 ;控制性低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
- 高淑文许永广蔡新力贾明睿
- 关键词:主动脉瘤支架植入
-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附76例报告)被引量:4
- 2003年
- 王晓艳蔡新力李新平刘平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小儿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麻
- 经CT确诊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在出院过渡期准备服务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经CT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在出院过渡期出院准备服务的方法。方法:选取200例经临床检验证实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均行CT检查,明确有脑血管病,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52例,占76%,单发脑梗死40例,占20%,小灶性脑出血8例,占4%;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尿病及脑中风健康教育;对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外,在临近出院前让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填写"主要照顾者出院需求表",医护人员据其对主要照顾者进行指导,让其学会相关的照顾常识和技能。同时,患者在出院后也能获得持续性的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两周时复查,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各方面的护理照顾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CT确诊的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是最需要提供出院准备服务的对象,能提高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照顾质量。
- 管理英蔡新力张娟
- 关键词:糖尿病
- 介入诊疗室病人的麻醉
- 2000年
- 王晓燕蔡新力
- 关键词:异丙酚病人氯胺酮介入诊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高脂血症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60例,A组采用益肾化淤、利湿化浊为主的中药及西药辛伐他汀片治疗;B组则单纯用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均行全套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HDL明显上升(均P<0.05);A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未见肝功能损害,B组转氨酶及转肽酶轻度异常2例。停药3个月后,A组复发率低于B组(2.2%、8.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孙景兰王世华蔡新力刘宝林
-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老年人
- 冠状血管气体栓塞的治疗与实验研究
- 1994年
- 对冠状血管气体栓塞(CEA)应用提高灌注压(桡动脉平均压10.66kPa以上),加大主动脉与右心房间的压力差,促使冠状血管内气体排出至右房系统在肺内被吸收的治疗方法。3例冠状血管气栓的病人经此法治疗痊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经5次家兔实验进一步证实此法治疗冠状血管气体栓塞是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 宋振瑞高淑文张孟元鲁风菊蔡新力
- 关键词:冠状血管气体栓塞心脏外科手术
- 提高灌注压治疗冠状血管气体栓塞
- 1997年
- 宋振瑞高淑文张孟元鲁凤菊蔡新力
- 关键词:冠状血管灌注压气体栓塞主动脉根部室间隔缺损修补低心排综合征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麻醉诱导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麻醉诱导的效果并确定咪唑安定的合理用量。方法 8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 4组 , 组咪唑安定 0 .0 5 mg/ kg、 组 0 .1mg/ kg、 组 0 .15 mg/ kg、 组生理盐水对照。按分组静注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或生理盐水后依次给予异丙酚 1.5 mg/ kg、芬太尼 3μg/ kg、维库溴铵0 .1mg/ kg麻醉诱导 ,面罩加压供氧后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 1、3、5分钟时的心率、血压指标、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组患者插管前血压心率较诱导前下降 , 组患者插管后 1分钟血压升高 (P<0 .0 5 )。 、 组拔管时间较 组延长 (P<0 .0 5 )。 组 1例发生躁动。 组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平稳 (P>0 .0 5 ) ,无拔管时间延长 (与 组比 ,P>0 .0 5 ) ,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0 .0 5 m g/ kg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诱导效果最佳。
- 许永广李刚杨淼蔡新力李新平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
- 患者手术中体温变化趋势的研究
- 目的 探讨手术中体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5个时点(入室前、入室、手术开始、手术1h和手术结束)监测65例择期手术病人的腋下温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总体分析,整个监测过程中病人体温呈下降趋势,虽然入室时温度高于...
- 蔡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