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梅
- 作品数:40 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津—民丰Es^4-Ek气源岩生烃时空有效性分析
- 2008年
- 根据热流史的恢复结果对利津—民丰地区沙四上亚段、沙四下亚段第一、二、三套和孔二段5套主力气源层的成烃史进行了研究。热流史恢复结果表明,自新生代以来,古地温梯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孔一早期为5.28℃/100m,降至现今为3.60℃/100m;不同层段、不同构造部位的气源岩演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沙四上亚段气源岩现今开始大量生油和伴生气;沙四下亚段第一套气源岩主要生裂解气时期为馆陶组沉积末期至今;孔二段气源岩主要生裂解气时期为沙一沉积时期至今。
- 蔡东梅蒋有录刘华徐昊清孙立东
- 关键词:气源岩热演化成烃史
- 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从岩石类型、泥岩颜色、粒度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入手,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泉四段4个砂岩组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个沉积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及决口扇等12种沉积微相。根据不同微相的测井相特征,研究了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了其沉积演化特征,为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 蔡东梅
- 关键词:沉积微相扶余油田松辽盆地
- 地震沉积学在三角洲前缘相河道预测中的应用
- 蔡东梅刘朋坤石荣
- 一种用于密井网区的地层对比方法
- 提供了一种用于密井网区的地层对比方法,包括:选取骨架井,确定地震标准层反射特征;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以标定地震标准层;构建区域顶底地震标准层的等时地层格架模型;确定基于骨架井的地震标准层位顶、底深度;确定“待对比井”的基于地...
- 蔡东梅杨丽瑛刘朋坤杨会东石荣杨柏傅志明刘铁王凤启庞春红齐金成
- 沉积微相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公开涉及一种沉积微相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油气田开发储层技术领域,所述的沉积微相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平面网格分布图;根据所述平面网格分布图确定所述平面网格分布图内每个网格的待更新沉积微相类...
- 石荣蔡东梅杨会东刘朋坤宋宝权姜岩郭亚杰杨柏王端阳杨丽瑛李阳
- 文献传递
- 地震沉积学在窄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 长垣油田萨葡高油层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内前缘相河道砂体,具有“窄、薄、小”的分布特点,即使目前的密井网资料,对井间砂体连续分布的描述仍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难以满足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本文以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高台子油层为例,开...
- 蔡东梅郝兰英杨丽瑛郭亚杰卢勉
- 关键词:油田勘探密井网河道砂体地震沉积学
- 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储层描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每一一类砂岩范围内的多个有效砂岩合并为至少一个总有效砂岩;确定每一钻井自上而下排序第一的总有效砂岩的顶面数据;基于储层的断层平面图、沉积相带图...
- 郭亚杰蔡东梅宋宝权王端阳杨柏杨丽瑛石荣杨会东姜岩刘朋坤
- 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三维模型建立
- 本文针对浅水三角洲沉积垂向层序类型多、河口坝不发育、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选取吉林扶余油田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研究对象,以大量岩心、测井和录井资料为基础,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储层地质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油藏描述技术,开展高分辨率...
- 蔡东梅
-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储层发育剩余油分布储集性能三维建模
- 敏感属性波形反演技术在大庆长垣水敏储层中的应用
- 2024年
-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萨零组储层水敏强、含油性差、厚度薄,以及河道窄小等问题,以长垣油田杏北开发区杏3区块为例,结合测井资料、室内实验及取心井综合解释资料,通过两步法协同敏感属性分析,判别与含油性及水敏强弱关联性最高的属性参数,然后结合属性参数范围,利用基于波形特征指示的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精准预测萨零组弱水敏高含油优质储层,从而指导井位部署。结果表明:声波时差与电阻率组合能够划分油层、差油层和非储层,自然伽马可以判别水敏强弱;利用反演预测结果部署1口新井,岩心分析数据表明该井水敏指数为0.62,为中等偏强水敏,含油级别以油浸和含油为主,含油饱和度平均为61.4%,反演结果精准可靠;该新井投产1 a,平均日产油3.5 t,累计年产油1090.6 t,投产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萨零组开发奠定基础,对大庆油田的高质量稳产意义重大。
- 杨会东王凤启蔡东梅付宪弟王剑刘朋坤姜琦徐立恒
- 关键词:波形反演储层预测
- 东营凹陷利津—民丰地区中深层油型裂解气成藏机理研究
- 采用地震、测井、地化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东营凹陷利津一民丰地区中深层油型裂解气的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盆地模拟技术,对沙四段、孔店组烃源岩的生烃史进行了恢复,得出孔二段烃源岩在沙三沉积时期开始大量生裂解气,...
- 蔡东梅
-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东营凹陷地震勘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