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莉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风湿
  • 2篇地平
  • 2篇多软骨炎
  • 2篇性疾病
  • 2篇血压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炎
  • 2篇肾炎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狼疮
  • 2篇狼疮肾
  • 2篇狼疮肾炎
  • 2篇激素
  • 2篇高血压
  • 2篇骨炎
  • 2篇关节
  • 2篇非洛地平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疾病
  • 2篇复发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蒋莉
  • 12篇高冠民
  • 9篇刘升云
  • 7篇刘章锁
  • 7篇郑朝晖
  • 4篇阚全程
  • 4篇郑晓龙
  • 3篇邢丽华
  • 3篇李艳敏
  • 2篇李振华
  • 2篇张国俊
  • 2篇陈奎生
  • 2篇苗丽君
  • 2篇张蕾蕾
  • 2篇刘红
  • 1篇高景
  • 1篇王建辉
  • 1篇王爱荣
  • 1篇高炜
  • 1篇刘宇琼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其组织学及生物学特性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间,具有潜在复发和转移能力[1]。1982年Weiss等[2]在软组织中发现了这种独特组织类型的肿物,将其命名为EHE。EHE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最常见于肝、肺和骨,发生于颅内者非常罕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不到颅内肿瘤的0.02%[3-4]。
米寅刘宇琼董美莲张质钢蒋莉刘克石永刚曹勤琛
关键词:颅内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手术治疗
盐酸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盐酸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36例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8例。盐酸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口服;非洛地平组给予非洛地平5~10mg/d,口服。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临床和组织病理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盐酸贝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降压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素氮、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盐酸贝那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的变化优于非洛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血压、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较好疗效。
高冠民刘升云蒋莉刘章锁郑朝晖
关键词:狼疮肾炎高血压病盐酸贝那普利非洛地平
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136例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贝那普利组(Ⅰ):10~20mg/d,口服;非洛地平组(Ⅰ):5~10mg/d,口服。记录治疗前后血压...
高冠民刘升云蒋莉刘章锁郑朝晖
关键词:非洛地平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随机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肺间质病变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对博来霉素(BLM)-A5所致肺间质病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rhTNFR—Fc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于第7、14、28天随机处死5只,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未见明显胶原沉积、炎症及纤维化改变,治疗组各时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各时期TGF—β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7、14天TGF—β1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8天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7天比模型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8天比模型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TNFR—Fc能减轻BLM—A5诱导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有关。
高冠民蒋莉刘升云刘章锁张国俊陈奎生
关键词:博来霉素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9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邢丽华李振华苗丽君刘红蒋莉高炜高景
关键词:原发性侵袭性肺真菌病
大动脉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二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1男,16岁,因“间断发热、咳嗽6个月余”于2016年8月10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于2016年2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前胸、后背及小腿肌肉疼痛,咳嗽、咳少量黄痰,收住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7.6×10^9/L,中性细胞比率77.8%,中性粒胞数21.34×10^9/L;骨髓细胞学:未见异常。
郑晓龙鹿莉李芝洵李瑶江东彬李艳敏高冠民蒋莉刘升云郑朝晖阚全程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动脉炎间断发热中性细胞骨髓细胞学风湿免疫
服用火把花根片后闭经的风湿性疾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因服用火把花根片引起闭经的育龄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在17例服用火把花根片后引起闭经的育龄妇女中,从开始服药到停经的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的FSH和LH水平均高于正常育龄妇女的高值,而E2和P值均降低。在服用火把花根片引起闭经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PR L水平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P<0.05);血清LH、FSH、P及E2水平在RA与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火把花根片引起的闭经符合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提示卵巢功能减退或衰竭。
高冠民蒋莉刘章锁李兴福王爱荣
关键词:火把花根片闭经风湿性疾病性激素中药不良反应
罗格列酮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_1表达的影响
2008年
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A5(BLM-A5),对照组大鼠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注药后治疗组灌服罗格列酮8 mg/(kg.d),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5只,取肺组织进行HE和M 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HE染色示治疗组各时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轻;M asson染色示治疗组胶原沉积明显少于模型组。治疗组与模型组各时期TGF-β1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罗格列酮能减轻BLM-A5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有关。
蒋莉张国俊邢丽华陈奎生高冠民王华启王建辉
关键词:肺纤维化博莱霉素罗格列酮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Ⅰ组)、美洛昔康加阿米替林(Ⅱ组),骨碎补总黄酮(Ⅲ组),骨碎补总黄酮加阿米替林(Ⅳ组),美洛昔康、骨碎补总黄酮、阿米替林3药联合(Ⅴ组),均治疗3 mo,记录各组治疗前和3 mo末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3 mo末,共有142例病人完成试验。Ⅱ、Ⅲ、Ⅳ、Ⅴ组与治疗前及Ⅰ组比较,其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Ⅱ、Ⅲ、Ⅳ组之间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Ⅴ组与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而不良反应较轻。
高冠民蒋莉刘升云郑朝晖刘章锁
关键词:纤维肌痛随机对照试验药物疗法骨碎补总黄酮
NF-κB和COX-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12例肺良性病变中NF-κBmRNA和COX-2 mRNA的表达。结果:67.8%肺癌组织表达NF-κB mRNA,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肺良性病变则分别为12.5%(P<0.01)、5/12(P<0.01),60.7%肺癌组织表达COX-2 mRNA,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肺良性病变则分别为10.7%(P<0.01)、3/12(P<0.01),肺癌组织NF-κB mRNA和COX-2 mRNA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癌旁正常组织和肺良性病变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肺癌组织NF-κB mRNA和COX-2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F-κB和COX-2基因表达在肺癌组织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二者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从而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位点。
邢丽华刘红苗丽君李振华蒋莉
关键词:肺癌核转录因子ΚB环氧化酶-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