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英

作品数:44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地质
  • 10篇地下水
  • 8篇黄土
  • 7篇新区
  • 7篇城市
  • 6篇地质灾害
  • 5篇地下空间
  • 5篇滑坡
  • 5篇城市地质
  • 4篇地面沉降
  • 4篇地震
  • 4篇陕北能源
  • 4篇陕北能源化工...
  • 4篇能源
  • 4篇能源化工
  • 4篇能源化工基地
  • 4篇化工
  • 4篇化工基地
  • 3篇大西
  • 3篇软件技术

机构

  • 4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长安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西安西北有色...
  • 1篇西北有色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44篇董英
  • 30篇张茂省
  • 16篇孙萍萍
  • 9篇李林
  • 9篇张戈
  • 8篇王化齐
  • 6篇张新社
  • 6篇刘洁
  • 6篇王涛
  • 5篇朱立峰
  • 5篇贾俊
  • 4篇党学亚
  • 4篇薛强
  • 4篇曾磊
  • 3篇毕俊擘
  • 3篇马洪云
  • 3篇曾庆铭
  • 3篇程秀娟
  • 3篇卢娜
  • 2篇于国强

传媒

  • 7篇西北地质
  • 7篇地质通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水文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灾害学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鱼化寨F4地裂缝地面沉降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以往学者主要从宏观上、大区域对西安地裂缝研究较多,具体某区域、某地段地裂缝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范围鱼化寨地段F4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现场调查,查明了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在空间的三维伸展状况、运动速率和变化规律;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地裂缝两盘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渗透变形等;分析研究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及其诱发因素。为今后小区域精细化地面沉降地裂缝专题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案例。
张建军张鹤馨张茂省李勇董英张全贵
关键词:地面沉降水力坡度含水层
灌溉诱发型滑坡风险控制关键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长期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诱发滑坡发生是灌溉诱发型滑坡的基本特征,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是灌溉诱发型滑坡风险管理的根本措施。通过灌溉量控制、竖向混合孔疏排水、水平疏排水3种排水措施,可以实现灌溉诱发型滑坡的风险控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计算了不同灌溉量下地下水动力场及其对应的台塬斜坡稳定性,模拟了不同布井方式下的竖向混合井疏排地下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灌溉量控制在350×104m3/a以下可实现滑坡风险控制,竖向混合排水井间距为40m时可提高单体斜坡的稳定性。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提出了以控制灌溉量为主,辅以竖向混合孔排水和水平排水的黑方台灌区滑坡的风险控制措施。
孙萍萍张茂省董英朱立峰毕俊擘
关键词:灌溉黄土滑坡地下水位疏排水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桥岩溶地下水区域模型与嵌套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如何评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西岸非完整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难点。通过建立区域模型(1km×km)和嵌套水源地模型(100m×100m),利用大尺度的区域模型为小尺度的精细水源地模型提供边界水头。通过6种不同的开采方案模拟的结果,分析了黄河西岸水源地开采对周边水源地和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天桥岩溶系统中各子泉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万家寨水库蓄水对地下水循环补给的影响,评价黄河西岸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为60×104m3/d。
董英田芳党学亚邵景力崔亚莉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侏罗纪煤田地下水保护对策与开采利用方案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矿山开采活动中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保护是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思想与理论解决的难题,仅从采矿工程学角度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文中从生态水文地质学的角度,针对陕北采煤安全必须疏排水和陕北能源基地建设亟须水资源支撑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充分地利用煤田地下水满足强劲用水需求来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并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循环条件出发,根据矿区植被生态风险区划、采煤影响地下水区划,提出了建立保护矿山水资源的采煤秩序、不同阶段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划以及矿山掘进过程中保护性开采地下水的水源地布局规划原则与建设方案。
党学亚张茂省董英顾小凡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面向黄土地质灾害的优势流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在分析以往优势流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拓展优势流研究与应用领域、深化优势入渗机理以及定量刻画优势入渗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黄土斜坡地带包气带按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可概化为优势通道不明显的均匀介质、以大孔隙和裂隙为通道的优势介质、以落水洞、宽大裂隙为通道的灌入介质,将包气带水分运移入渗概化为均匀入渗、优势入渗和直接灌入,均匀入渗模式可用非饱和达西流刻画,优势入渗模式亟待理论突破和软件开发,直接灌入模式可分解为均匀入渗和优势入渗来刻画.
张珊珊张茂省孙萍萍董英冯立
关键词:优势流非饱和土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2024年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于震区现场实地调查成果,开展地震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危险性评价研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根据实地调查统计,此次地震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64处,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63处。新增和变形加剧的隐患点以崩塌为主,滑坡次之;规模等级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区,以黄土陡坎地带切坡建房、切坡修路为主。利用GIS技术的加权信息量法评价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结果显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占比分别为5.45%、9.83%、32.70%和52.0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积石山东部黄土丘陵区的山梁地带。基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开展地震活动断裂、地震动分布以及不同降雨工况条件(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下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10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较1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的增幅最大为18.26%,说明未来区内遭遇极端降雨会显著提高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研究认为,积石山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将增强,未来崩塌、滑坡发生频次升高,地质灾害易在降水、冻融条件下形成,需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其威胁程度。
高波董英贾俊薛强武文英李林王涛刘港江睿君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安全评价内容与方法被引量:20
2020年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评价是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但尚未见针对其评价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文章以主要服务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目标,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评价三方面的内容:(1)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评价,分浅埋、深埋硐室对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在修正的芬纳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硐室围岩表面刚好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的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构建地质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硐室稳定性,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建立求解器,从而建立地下空间自身稳定性的快速评价系统。(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引起的邻近工程稳定性影响评价,从地下空间开发对地面工程的影响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相互影响两方面梳理了评价的内容。(3)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提出了通过原位监测、数值分析及工程类比等方法对后建地面工程对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董英董英张茂省李宁杨敏程秀娟
关键词:地下空间地质安全城市地质城镇化
甘肃积石山地震液化型泥流特征、成因及其对黄河上游盆地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的启示
2024年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点59分30秒,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浅源地震,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诱发了一处同震特大型规模泥流灾害,造成了特大型灾难事件的发生。笔者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现场取样及室内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此次泥流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泥流具有典型沟谷型泥石流平面特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分界明显,泥流主要物源为山前洪积粉质黏土。②地震、降雪消融、农田冬灌、低温冻结,为泥流提供了初始动力并抬升了局部地下水位,是该泥流灾害的主要诱因;地形坡度、地层岩性,为泥流提供了后续运动势能和振动液化条件,是该泥流灾害的内因。③泥流运移过程中存在侧向和底部铲刮效应,尤其在3处流向改变区侧向铲刮、局部堆积显著,最终快速流入沟口金田村和草滩村。分析结果可为官亭盆地乃至黄河上游沉积盆地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刘港贾俊贾俊张戈董英董英裴赢薛强
关键词:振动液化粉质黏土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西咸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024年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等特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利用三维精细化剖分的评估单元为载体,综合使用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要素地质模型中定量或定性提取各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开展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0m以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总体适宜开发建设。浅层空间易受文物保护区、地面水体、活动断裂影响,中层空间受城市建成区既有设施及地下构筑物影响较大,深部地下空间主要受断裂影响。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地下空间在垂向上的差异,评估过程与结果能够立体透明化表达,能够定性、定量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以达到资源保护优先、协同开发的开发利用格局。
李林曾磊曾磊张戈董英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三维地质模型
基于动态重力信息的地震前兆与强震短临预报被引量:1
2023年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尚未破解的重大科技难题,短临地震预报是地震预报的难点,有效的前兆信息则是短临预报的关键。笔者围绕短临地震预报难题,研制了高精度动态固体潮汐重力仪和大气潮汐重力仪,成功捕获到2010~2023年间的玉树7.1级地震、土耳其7.8级地震等震前几十个小时的动态重力场变化信息。这些信息再现了强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初步揭示短临阶段“基本稳定→闭锁蓄能→震前平静→能量释放”的强震物理机制,可作为短临地震预报的前兆信息。为实现对短临地震“时−空−强”的准确预报,提出通过动态重力场变化组网观测和分布式前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地震的动态重力信号响应规律,建立强震发生概率、时间、震中位置及震级预报模型的可行性路径,渴望破解强震短临预报的世界难题。
张茂省张茂省刘华强冯立董英董英贾俊孙萍萍
关键词:短临地震预报地震前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