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琼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岛
  • 4篇胰岛移植
  • 4篇异种
  • 2篇胰岛细胞
  • 2篇异种移植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体外
  • 2篇猪胰岛
  • 2篇TREG
  • 1篇动脉
  • 1篇多克隆
  • 1篇新生猪胰岛
  • 1篇血凝块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胰岛细胞移植
  • 1篇异种抗原
  • 1篇异种胰岛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董琼
  • 6篇王维
  • 5篇叶斌
  • 3篇童琼娟
  • 3篇马小倩
  • 2篇聂唯
  • 2篇梁琪
  • 2篇高峰
  • 2篇叶征
  • 2篇刘晟
  • 1篇刘敏
  • 1篇谢艳红
  • 1篇廖坚
  • 1篇暨明
  • 1篇邢晓为
  • 1篇朱晒红
  • 1篇唐医亚
  • 1篇易受南
  • 1篇曹赛
  • 1篇杨文龙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 1篇第八次全国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分子靶向显像体外胰岛移植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Lys-Gly-Asp-Ser,KGDS)血栓靶向超声造影剂显示体外胰岛移植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mmediately blood-mediated inflammatory reaction,IBMIR)可行性,为无创、实时、动态地研究和评价IBMIR探索一种新的分子影像学方法。方法:7 m L新鲜全血+1 000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 quantit y,IEQ)新生猪胰岛体外制作IBMIR模型。实验分为3组,均重复3次:A组对照组,不加造影剂;B组加普通超声造影剂;C组加靶向超声造影剂。将上述各组Loops管道固定于摇床,并浸于37℃的水浴中。采用超声造影模式实时观察Loops管内的回声,记录超声发现血栓出现的时间;并采用Line成像模式存储在硬盘,脱机分析血栓超声增强强度。实验开始后10,30,60 min 3个时间点,经70μm过滤网过滤Loops管内血液,测定过滤液体的凝血系统[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ATA),D-二聚体(D-dimer)]、补体系统(C3a,C5b-9)及胰岛素含量等指标,过滤网内血块做病理学检测。结果:A组没有加入造影剂,超声不能发现血栓形成;B组、C组加入超声造影剂后超声可以发现血栓,其中B组加入自制普通超声造影剂,血栓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周边及内部无增强,呈充盈缺损改变,发现血栓时间为(7.3±0.5)min,相应血栓超声增强强度的灰阶值为31.22±3.56;C组加入靶向超声造影剂,超声清晰显示环状增强的血栓,发现血栓时间为(13.2±0.6)min,其超声增强强度的灰阶值为75.85±5.21。B组、C组血栓灰阶值及发现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测证实各实验组均发生了IBMIR;病理结果显示胰岛与新鲜全血接触后,其表面形成血栓壳,加入带荧光的靶向超声造影剂,荧光显微镜可以清楚观察到胰岛周边呈明亮的荧光光环,与血栓壳位置、形态、范围完全吻合。结论: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可以靶向显像体外IBMIR,为无
高峰梁琪李俊玲董琼马小倩王维
关键词:胰岛
采用Edmonton免疫抑制方案的成人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八例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成人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例1型糖尿病患者施行胰岛移植,供胰来自于成人尸体,消化、分离获得的胰岛培养过夜,然后经动脉插管输注至肝固有动脉,每例输注胰岛数为(8415±757)胰岛当量/kg。其中3例接受1个供者的胰岛移植,5例接受2个供者的胰岛移植(分2次进行)。8例患者中,除1例供、受者的ABO血型不同外,其余供、受者的ABO血型均相同。本组病例未行HLA配型。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Edmonton方案中的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法,即不使用类固醇激素,采用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联用,并辅以5剂达利珠单抗。术后观察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量、血糖及血清C-肽的变化。结果移植后平均随访7.7个月,2例完全停用胰岛素,5例的胰岛素用量减少47%~90%,1例效果不明显,胰岛素用量仅减少21%。8例血糖从移植前的(10.6土3.9)mmol/L降至(6.6±1.3)mmol/L,控制更为平稳;糖化血红蛋白A_1从(11.9±1.6)%降至(5.9±1.2)%。移植有效者的血清C-肽基础值及葡萄糖刺激后C-肽水平分别由移植前的(0.054±0.076)nmol/L和(0.075±0.045)nmol/L升高至(0.620±0.080)nmol/L和(1.580±0.770)nmol/L。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为白细胞减少(6例),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后白细胞可回升至正常,无大出血、门静脉栓塞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肝动脉输注成人胰岛治疗1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采用Edmonton免疫抑制方案安全、有效。
胡平安莫朝晖王维朱晒红叶启发叶斌杨文龙刘晟刘敏谢艳红叶征金萍童琼娟何红晖董琼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移植
新生猪胰岛保存运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探索新生猪胰岛较长时间有效保存运输的方法,使不同胰岛应用单位间分享胰岛资源成为可能.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得到新生猪胰岛,培养5 d后收集,将所得胰岛置于自行设计制作的保存运输系统内,分别于置入后2、4、5、7 h,分次取出胰岛进行双硫腙(DTZ)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体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确定胰岛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使用本研究的保存运输方法,在5 h以内,胰岛的功能和活性无明显受损,超过5 h,胰岛明显凋亡,功能、活性显著降低.在脱离培养箱环境情况下,本方法5 h内可以有效保存胰岛.
叶斌董琼马小倩聂唯
关键词:胰岛活性
纳米生物探针MRI显影剂检测胰岛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本文利用研究的携带抗CD4+抗体的纳米SIOP生物探针与免疫排斥反应起始因子CD4+T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运用MR对SIOP示踪的方法,试图在分子影像学水平诊断胰岛细胞移植后早期免疫排斥反应。
王维聂维唐医亚叶斌叶征童琼娟董琼容鹏飞
关键词:胰岛细胞移植免疫排斥
文献传递
异种移植候选供体宁乡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调查
目的 对异种移植候选供体宁乡猪携带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进行调查分析,为评价从猪到人异种移植中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宁乡猪保种群中随机采集22头个体的血样标本,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些个体基因组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p...
邢晓为易受南董琼叶斌童琼娟叶征王维
体外多克隆扩增培养Treg中敲低IRF4后的相关功能变化
背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具有抑制针对非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功能,可经体外扩增培养后用于临床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细胞治疗,但rreg在体外诱导分化成熟过程中表型及其功能的变化的分子机...
石敏董琼暨明
文献传递
猪胰岛细胞异种移植激活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胰岛移植中,胰岛移植物的早期大量丢失是由于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损伤所致。要深入研究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的机制和抑制方法,稳定和标准化的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体外模型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平台。目的:观察成体猪胰岛移植物在异种移植体外模型中激活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的表现,探索一种异种细胞移植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体外模型的稳定建模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11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新鲜全血来源于体检血型为O型的健康志愿者,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湖南沙子岭猪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部提供。方法:以酶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胰岛细胞。将5000胰岛当量和10000胰岛当量成年猪胰岛分别与实验组人新鲜全血混合加入肝素化的管道,使Loops管内新鲜血液中肝素的最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0.01,0.02g/L。Loops管固定于钟摆式摇床中摇摆5,10,60min模拟血液在体内血管的流动。空白组健康人新鲜全血抽出后立即作检测,对照组健康人新鲜全血7mL混合100μL培养液摇摆60min。主要观察指标:检测血常规、血液中人补体片段、人末端补体复合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小板球蛋白的变化,称凝血块的质量,并对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测。结果:TubingLoops内肝素质量浓度为0.001g/L时对新鲜全血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最小,可以长时间模拟体内血液生理功能不变。血液样本加入成体猪胰岛以后,10000胰岛当量实验组于10min开始出现了血凝块,随时间的延长,凝血块逐渐增大,TubingLoops管中血液的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血小板球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浆中人补体片段、人末端补体复合物明显增加,淋巴细胞、单�
高峰曹赛王维李旺董琼
关键词:胰岛血凝块
人异种抗原特异性Treg诱导中细胞表型的分化动态
<正>目的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抑制针对非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来诱导和维持移植免疫耐受,且抗原特异Treg可选择性清除对移植物有特异性反应的效应性T细胞,不仅增强疗效而且减少因过度免疫抑制而导致肿瘤和感染发生的潜在风险。本研究...
暨明董琼王维
文献传递
经肝动脉及经门静脉异种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恒河猴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经门静脉及经肝动脉是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2种途径,经门静脉途径并发症较多,经肝动脉移植创伤小,并发症少,但缺乏深入研究。目的:对经肝动脉及经门静脉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恒河猴模型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8只恒河猴糖尿病模型分成经肝动脉组(n=6)、经门静脉组(n=9)及对照组(n=3)。经肝动脉组采用Seidinger技术肝动脉插管经导管植入处理好的新生猪胰岛(50000胰岛当量/kg);经门静脉组在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经导管植入处理好的新生猪胰岛(50000胰岛当量/kg);对照组2只经门静脉穿刺注入门静脉组等量生理盐水,1只经肝动脉注入肝动脉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使用相同免疫抑制方案。结果与结论:肝动脉组及门静脉组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较移植前分别平均减少约59.53%,48.39%,2组间外源性胰岛素减少的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动脉组及门静脉组血清猴C-肽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血清猪C-肽的水平逐渐升高,2组之间血清猪C-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门静脉组因移植后不同并发症出现4/9只糖尿病猴死亡,而肝动脉组仅因穿刺点渗血死亡1只,提示经肝动脉肝内移植途径操作较经门静脉途径更安全、简便,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小,移植物均能长期成活并发挥生理功能。
叶斌廖坚聂唯梁琪董琼马小倩王维刘晟
关键词:胰岛移植门静脉肝动脉C-肽恒河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