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昌祺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人造骨
  • 1篇缺损
  • 1篇人工骨
  • 1篇人工骨修复
  • 1篇自固化磷酸钙
  • 1篇自固化磷酸钙...
  • 1篇小儿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钙骨水泥
  • 1篇化脓
  • 1篇化脓性
  • 1篇化脓性骨髓炎
  • 1篇急性化脓性
  • 1篇急性化脓性骨...
  • 1篇骨缺损
  • 1篇骨水泥
  • 1篇骨髓炎
  • 1篇骨修复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苏昌祺
  • 1篇刘昌胜
  • 1篇闵若良
  • 1篇马巍
  • 1篇付阳

传媒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及诊断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39例 <3岁的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程中的共同特征。结果  39例中有 35例血源性感染 ,其中 31例 (31/ 35 ,88 6 % )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 ,合并化脓性关节炎 10例 (10 / 31,32 2 % ) ;3例直接蔓延感染 :枕骨 2例 ,肩胛骨 1例 ;1例原因不明。所有病例 10d后的X线平片均出现骨质变化。 2 2例行放射性核素 (99m锝 )扫描 ,均有病变骨的核浓聚 ,最早在发病后 2d出现。细菌学检查阳性 19例 (19/ 39,4 8 7% )。 2 7例保守治疗 (7例合并化脓性关节炎采用穿刺冲洗和腔内注射治疗 ) ,12例行切开引流术 (9例为病变骨开窗 ,3例为关节腔切开引流术 ) ,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引起 ,多见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 ,全身及局部反应较轻。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患肢的假瘫和发病部位的环压痛。
马巍苏昌祺
关键词:婴幼儿化脓性骨髓炎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小儿局部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研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填充修复小儿局部骨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CPC修复小儿骨缺损1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2岁。平均8岁。骨缺损部位:肱骨9例,胫骨6例,胫骨3例。病因:单纯性骨囊肿8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缺损大小:最大7cm,最小2 cm,平均5 cm。CPC填充方式:单纯粉末7例,粉末十松质骨粒6例,粉末十条形骨块5例。CPC初步固化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30分钟,平均20分钟。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8.5个月。结果:全组18例应用CPC后未见明显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手术前后血pH值钙磷代谢无异常改变。X线片显示: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无脱落,术后3个月出现降解,新生骨形成。结论:CPC安全无毒,使用方便,易塑形,生物相容性好,能在体内降解,可以替代自体骨材料在小儿局部骨缺损应用。
闵若良苏昌祺付阳刘昌胜
关键词: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人造骨小儿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