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英江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兵团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2篇应用解剖学
  • 2篇应用解剖学研...
  • 2篇寰椎
  • 2篇外科
  • 2篇峡部
  • 2篇峡部裂
  • 2篇螺钉
  • 2篇螺钉固定
  • 2篇内固定
  • 2篇解剖学
  • 2篇后路
  • 2篇脊柱
  • 2篇骨科
  • 2篇骨性
  • 2篇骨性标志
  • 2篇固定术

机构

  • 4篇新疆兵团医院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1篇胡英江
  • 2篇张涛
  • 2篇甘子明
  • 2篇马永东
  • 2篇马永东
  • 2篇阿勒泰别克
  • 2篇盛伟斌
  • 2篇林文茂
  • 2篇别克
  • 2篇张华
  • 1篇吴晓东
  • 1篇田伟
  • 1篇刘波
  • 1篇周豫昆
  • 1篇王峰
  • 1篇张涛
  • 1篇吴晓东
  • 1篇周豫昆
  • 1篇马永东
  • 1篇别克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兵团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国际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6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的安全轴线(M线),研究当寰枢椎旋转脱位或二者间有较大移位时,为术中定位寰椎椎弓根提供其相关骨性标志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100具寰椎干燥标本,标记寰椎椎弓根轴线(M线),采用游标卡...
张华甘子明盛伟斌胡英江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解剖学骨骼手术
文献传递
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对判断骨科术后感染的价值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5~2007年术后体内安置了金属内置物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21d内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沉3~5次,结合其他化验结果以及体温、切口情况等临床资料判断是否为感染,分析病情进展及预后,为抗生素应用提供依据。结果患者出现感染和非感染两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切口情况提示的炎性反应程度与CRP、血沉值平行相关。结论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沉变化的动态观察结合临床体温、切口症状等资料综合分析是判断手术后感染的可靠方法。也是术后预后判断和抗生素应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马永东谢晋胡英江吴晓东张涛别克
关键词:骨科血清C反应蛋白
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有峡部裂的腰椎管狭窄症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有峡部裂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间融合固定术治疗有峡部裂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9例。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行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胸片观察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38±1.24、3.27±1.18,差异有显著性(P<0.001);所有患者固定可靠。结论:椎间融合固定术对于治疗有峡部裂的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明显。
胡英江阿勒泰别克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
松解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32例的疗效分析
2008年
马永东胡英江吴小东别克张涛周豫昆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外科手术
高龄单侧腰腿痛患者行单侧减压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2016年
背景: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常合并心脑肺功能不全等病症,常规减压融合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患者不能耐受或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目的:探讨高龄腰腿痛患者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新疆兵团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年龄≥70岁单侧神经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9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组38例采用减压后双侧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术;观察组31例采用微创单边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住院费用、并发症以及JOA评分改善率。结果与结论: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7.3-287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2组JOA改善率分别为对照组(72±23)%,观察组(66±19)%。结果说明微创单侧固定手术是治疗高龄腰腿痛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胡英江
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
2008年
目的探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峡部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峡部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峡部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峡部已经无透亮线。结论峡部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所致腰痛的一种合理、简单、安全的术式。
阿勒泰别克波拉提胡英江刘波田伟
关键词:腰椎脊椎前移骨移植内固定器
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多节段融合术中的应用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腰椎多节段融合术中使用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应用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根据术后及随访情况分析其效果。结果症状无复发与加重,根据NaiKai分级,优良率85.7%,ODI评分改善42.6%,植骨融合率达88.3%,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选择性间断固定能达到相对坚强固定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腰椎多节段融合的方法。
胡英江马永东林文茂
关键词:腰椎失稳关节融合术内固定椎弓根螺钉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对寰枕关节进行形态学观测,探讨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通道的入钉点,瞄定点,钉道角度及螺钉长度。方法: 观察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再依据相关参数在新鲜枕颈部尸体标本上行手术模拟置钉,术后摄片并行...
胡英江
关键词:枕寰枢复合体经关节螺钉固定寰枕关节脊柱外科
文献传递
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寰、枢椎旋转脱位或二者间有较大移位时确定寰椎椎弓相关骨性标志,为术中定位寰椎椎弓根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0具寰椎干燥标本,标记寰椎椎弓根轴线(M线),采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M线与寰椎椎弓根上方及内外侧骨性标志的各相关参数,并采用尸体标本进一步验证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的定位效果。结果:寰椎椎弓根轴线内倾角平均(17.67°±4.21°),进钉点距寰椎后弓后侧皮质与后正中线的交点间距平均(25.00±2.33)mm,距横突外缘平均(22.33±2.77)mm。寰椎上关节突后凸尖较为突出,其下的骨质弧形隆起,经此弧形隆起顶点的垂线与上关节突后凸尖的垂线基本重叠,上关节突后凸尖的垂线与M线在后弓处的重叠率左侧为48%,右侧为65%,其余的垂线均位于M线外(0.89±1.16)mm。出钉点位于M线与侧块前缘相交处的侧块前缘垂线的中点,左右出钉点连线(BB线)与前结节顶点有36%的重叠率,其余前结节顶点大部位于BB线下(3.37±1.80)mm。结论:寰椎后结节中点及上关节突后凸尖下的骨质隆起的顶点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准确标志,上关节突后凸尖及横突尖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大体标志;沿寰椎椎弓根轴线进钉较为安全,内倾17.67°,仰角变异大,出钉参照寰椎前结节顶点。
张华甘子明盛伟斌胡英江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解剖学
骨水泥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结合文献报道,分析我院应用骨水泥及相关技术治疗的骨科病例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7月间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骨水泥作为填充材料治疗的骨科病例120例。其中,63例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都施行了经皮椎体成型术,应用显影骨水泥填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17例;髋、膝关节疾病所做的关节置换或关节置换翻修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的病例55例;治疗其他部位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中应用骨水泥共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了预期的近期治疗效果。随访病例6~30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成型术组总有效率94%,与文献报道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关节置换手术组术后所有病例随访时无感染。出现各种与骨水泥有关的并发症共9例:术后周边骨质坏死、吸收2例;骨水泥渗漏到周边组织或静脉6例;骨水泥周围感染1例。无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出现。结论骨水泥在骨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作为填充材料治疗塌陷性骨折,以及在人工假体和骨的结合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马永东胡英江林文茂
关键词:骨水泥造影剂抗生素成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