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常忻
作品数:
6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郭履灿
长春地质学院
崔力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建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冬梅
长春地质学院
吴建平
同济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天文地球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4篇
地震
3篇
地震活动
3篇
地震活动特征
3篇
地震灾情
3篇
灾情
3篇
震灾
2篇
地震活动性
1篇
地震勘探
1篇
数字化地震
1篇
品质因数
1篇
前震
1篇
前震序列
1篇
模拟地震
1篇
经济损失
1篇
勘探
1篇
可视化
1篇
可视化技术
1篇
反演
1篇
反演精度
1篇
Q值
机构
6篇
中国地震局地...
2篇
北京交通大学
1篇
北京大学
1篇
长春地质学院
1篇
广东省地震局
1篇
四川大学
1篇
同济大学
作者
6篇
胡常忻
6篇
郭履灿
4篇
崔力科
1篇
李阳
1篇
吴建平
1篇
杨冬梅
1篇
和景昊
1篇
吴建平
1篇
闻则刚
传媒
3篇
灾害学
2篇
CT理论与应...
1篇
山西地震
年份
1篇
1998
3篇
1997
1篇
1995
1篇
1994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试论扫描密度对ART法模拟反演精度的影响
1997年
本文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地震面波的模拟反演成像当中,对椭圆模型作线性的平行线束扫描,采用ART-代数重建法,指定了各种扫描密度,本文将其定义为平行射线束中的射线条数,以研究扫描成像精度的变化;在成像过程中,用TurboC语言编制程序,看出了扫描密度变化时,面波Q-值成像,在其精度方面所反映出的变化关系。
郭履灿
闻则刚
胡常忻
时岩
崔力科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反演精度
CT
1993年世界重要地震灾情与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
1994年
1993年全世界重要灾害地震27条(其中中国10条),因地震死亡者11332人(中国6人),受伤者31060人(中国132人),造成房屋破坏、财产损失而无家可归者9000人。遭毁坏与破坏的房屋至少6.3万间(中国2.94万间),其中最严重的9次经济损失达2.5亿美元以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118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9次),6级以上深震(深度≥80km)35次(其中7级以上2次),有增强的趋势,地震多发生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对印度的大灾害地震之背景作了论述。
崔力科
郭履灿
胡常忻
和景昊
关键词:
地震
灾情
地震活动性
1994年世界重要地震灾情与地震活动特征
1995年
1994年世界重要灾害地震32条(其中中国4条),因地震死亡者2400人(中国5人),受伤15500人(中国1149人),其中最严重的5次地震造成约3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全球6级以上地震134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5次),地震多发生于环太洋地震带,尤以西太平洋地区地震活动性较高,并有增强的趋势。
崔力科
郭履灿
胡常忻
关键词:
地震
灾情
地震活动性
经济损失
可视化技术及视窗等软件在CT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2
1997年
由计算机所发展的可视化技术可用于改进CT成象,可视程度越高,则在CT成像的效果就越好。WINDOW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具备友好的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利用WINDOWS及其相关应用软件WORD等来实现Q值数字模型的正、反演成像,并在打印机上输出。利用这些应用软件,可以使方法、数据与图象紧密结合,使得CT成像过程显示清晰,计算严密,有助于计算结果的成像显示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精度。
郭履灿
胡常忻
李阳
关键词:
品质因数
Q值
可视化技术
CT成像
1995年世界重要地震灾情及地震活动特征
1997年
1995年全世界发生19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有30次7级以上的地震(最大震级8.1级)。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为33次,伤亡20人以上的,国内及边界地区为4次,国外有15次,其中有2次灾难性的大地震。该年地震与1994年相比呈明显增强趋势,为本世纪以来第三个强震最多之年。1995年世界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为地震袭击现代化大城市,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惊人的财产损失数额。
胡常忻
郭履灿
崔力科
关键词:
地震
灾情
地震活动特征
用数字化地震和模拟地震记录判别前震与前震系列的研究
被引量:5
1998年
论述了由数字化地震记录测定震级谱、频谱的特征方法:将天文学上对天体星等色指数的办法移植到地震学中,用模拟地震记录测算4种震级标度所定义的震级,进而计算“震级色指数”,并用以判别地震系列的类型:a)红地震;b)蓝地震;c)前震型;d)混合震群型;e)单主余震型;f)孤立型地震的频谱特征及其频谱成分标志。结合中国地区基准台和CDSN台网的记录,对汉堡大学杜达教授(S·J·Duda)按地震系列中谱震级的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的比例划分为蓝地震和红地震的方法有所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判别指标。指出这将有助于识别前震与前震系列。
郭履灿
杨冬梅
胡常忻
胡常忻
关键词:
前震
前震序列
数字化地震
模拟地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