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辉
- 作品数:29 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喉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改进结构的喉罩,包括气囊和主体管,所述主体管的左侧套接有气囊,所述主体管外部的右侧套接有外套,所述主体管的右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有连接座。该带有改进结构的喉罩通过喉罩在使用时,将气...
- 肖金辉黄琴周江军
- “拉链式”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7~58岁,平均(35.60±2.65)岁。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5例,ⅢB型10例,ⅢC型5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清创、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保护创面,待创面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后通过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皮瓣覆盖等方法修复创面。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得12~30个月,平均(20.95±1.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经"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4~30d后关闭创面。2例患者因创面感染、组织坏死,经多次清创及"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最后通过游离植皮及转移皮瓣修复创面。钉道感染1例,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痊愈。20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2.60±0.65)个月。2例发生骨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拆除外固定支架行髂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最终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2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 "拉链式"开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有效防止创面感染,每天观察创面情况,掌握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从而缩短治疗时间,为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程球新余专一周江军赵敏肖金辉陈晶祥杨俊付美清史柏娜肖春林钟兴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
- 经阴道腔镜取出盆腔异位节育器2例报告
- 2012年
-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放置宫内节育器也有并发症如出血、腹痛、盆腔炎、节育器异位、嵌顿、下移、带器妊娠等[1],其中最严重的是宫内节育器腹腔异位,据文献[2]报道。
- 刘仙刘冬萍肖金辉
- 关键词:节育器盆腔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被引量:7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3组,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3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n=30)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n=30)。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对3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注药后2min、苏醒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等。结果:D组、F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组,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的体动反应也明显少于P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D组、F组明显高于P组(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D组优于F组、P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两种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 刘荣肖金辉桂新星王敏华徐桂菊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麻醉效果安全性
- 一种新型喉罩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喉罩结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主管体,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气管插管导向组件,所述气囊的顶部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充气阀。该新型喉罩结构通过设置有连接块、密封垫、外螺纹和...
- 肖金辉黄琴周江军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T0)、气腹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和术后2 h(T3)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A)、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GLU)水平,T0、T1、T2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T3时,两组COR、A、NA和GLU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研究组T1和T2时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CRP水平在各时间段呈不断上升趋势,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T0~T2时的HR、MAP和SB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T1和T2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各时期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6%)(P <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艾金莲肖金辉刘荣王敏华桂新星
- 关键词: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
- 三种不同时机下导尿对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下导尿对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男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在清醒状态下导尿,B组在镇静镇痛状态下导尿,c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导尿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对导尿管的适应程度分级,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A组导尿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导尿前显著升高(P〈0.05),B组和c组导尿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均为100%(30/30)]明显高于A组[83%(25/30)](P〈0.05),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93%(28/30)]明显高于A组和B组[20%(6/30)和17%(5/30)](P〈0.05)。结论在适量镇静镇痛状态下导尿,可提高手术患者对导尿管的适应程度,大大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 刘荣桂新星郭丽丽彭明肖金辉
- 关键词:导尿躁动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病人并伴有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入院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治疗,42例)以及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42例),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pH值呼吸肌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FEV1[(32.27±2.56)%vs(50.24±4.34)%,P<0.05]、FVC[(57.34±4.87)%vs(73.61±7.87)%,P<0.05]、动脉血氧分压[(73.45±3.67)mm Hg vs(110.34±7.89)mm Hg,P<0.05]及血pH值[(7.22±0.03)vs(7.45±0.06),P<0.05]都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2.67±8.63)mm Hg vs(43.13±2.56)mm Hg,P<0.05]则显著降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45.78±6.23)h vs(26.27±3.71)h,P<0.05]和住院时间[(17.34±3.18)d vs(11.45±2.01)d,P<0.05]都显著缩短。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综合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 琚璐肖金辉项志强郑建保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收治的138例HDP产妇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Ⅰ组在潜伏期(宫口直径<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Ⅱ组在活跃期(宫口直径≥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产妇不同时点镇痛效果,并观察记录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镇痛后VAS评分下降,潜伏期VAS评分Ⅰ组低于Ⅱ组(P <0.05)。两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顺产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异常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对HDP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不增加产妇分娩期间的不良反应,可尽早解除产妇痛苦。
- 席南燕肖金辉何园园刘荣祝晓丽邹媛霞
- 关键词:镇痛分娩高血压妊娠期分娩方式
- 桡动脉穿刺后手供血不足1例
- 2011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73岁。因反复便血9月余入院,诊断直肠癌。拟在全麻下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心功能正常。入室后血压190/90 mmHg,心率72次/min,右手食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7%,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mg,丙泊酚80 m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0 mg,气管插管顺利,机控呼吸(吸入氧浓度100%),SpO2 100%,
- 肖金辉杨建军刘荣
- 关键词:穿刺桡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