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宇涛
-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洛阳市某县寄宿制初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 2009年
- 目的了解寄宿制中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为促进学生合理营养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称重法与记账法相结合,对洛阳市某寄宿制中学576名寄宿中学生进行膳食调查,依据《食物成分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谷类等植物性蛋白,而提供优质蛋白质的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类食物摄入量明显偏低。学生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其中视黄醇当量(男生624.3μg,女生474.7μg)、维生素B2(男生0.9mg,女生0.6mg)和钙(男生602.6mg,女生493.0mg)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钙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应加强膳食营养教育,尤其要加强学校食堂的营养配餐,改善学生膳食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营养水平。
- 聂宇涛孙磊宋现李云霞
- 关键词:膳食营养状况蛋白质类
- 新体制下有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4
- 2005年
- 任宏伟聂宇涛张淑霞宋保军
-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卫生监督执法法律依据卫生质量
- 河南省2004年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 2006年
- 立克次体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然而,立克次体在河南省的分布及流行情况还不清楚.因此,2004年我们根据河南省的地貌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现场捕鼠,采集鼠血清.同时,收集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发热患者血清应用微量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检测,以初步了解河南省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
- 吴志伟卫海燕王海峰聂宇涛张爱梅郝宗宇
- 关键词: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
- 洛阳市某小学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查明原因,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疫情出现病例1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班级罹患率25.00%(12/48)。2份肛试子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首发病例可能为食源性感染,续发病例呈点源暴发特征,发病曲线有一明显单峰。主要危险因素为近距离(1 m内)暴露呕吐物(OR=15.00,P<0.01))和参与呕吐物清理(OR=15.40,P<0.05)。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原因可能是首发病例发生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其呕吐物污染教室环境,引起诺如病毒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点源暴发。
- 胡喜梅宋现聂宇涛
- 关键词:诺如病毒疾病暴发流行
- 某新建铅锌银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8年
-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新建铅锌银矿选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应的职业病标准规范,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工频电场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 聂宇涛吴志伟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2~2007年洛阳市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聂宇涛
- 关键词:食物中毒
- 某重型机械轴承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某重型机械轴承项目所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进行现场分析,评估和判断职业危害程度,预测可能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劳动者的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影响程度,对该建设项目正常生产后的防护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应用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调查、健康体检、职业卫生检测等多种方法,客观、真实地收集数据,利用检查表法评价职业相关危害的管理措施。结果该项目职业相关危害的卫生管理能达到国家要求,虽然存在粉尘、噪声、毒物和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但该项目对这些危害的防控措施科学合理,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措施基本能够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 吴志伟聂宇涛霍俊章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洛阳市学校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洛阳市学校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丙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洛阳市学校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学校整体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例数占整体发病数的56.53%,且走势与整体发病率一致,是影响学校传染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每年学校丙类传染病呈现冬春(5~6月、12月)两个小高峰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小学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学和初中以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高中和大学以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为主;城市区学校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县(市)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学生是学校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小学和初中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中和大学其他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防控,尤其是控制城市区学校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传播和流行是洛阳市学校丙类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 汤莹任宏伟聂宇涛
-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
- 洛阳市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洛阳市57所试点学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果,探索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方法于2016年依据量化评分表分别对57所学校进行量化评分,根据量化前后评分结果,对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量化分级管理前比较,57所学校量化分级管理后C级学校数有所减少(χ~2=4.989,P=0.026),传染病防控指标中疫情报告制度(χ~2=4.728,P=0.030)、疫情报告人员(χ~2=7.063,P=0.008)、晨检登记(χ~2=5.872,P=0.015)得分有明显提高,常见病(χ~2=6.200,P=0.013)、地方病防控(χ~2=6.035,P=0.014)、健康教育(χ~2=4.930,P=0.026)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χ~2=10.469,P=0.001)分数也有提高,其它指标量化分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阳市57所学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学校卫生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量化分级管理对学校卫生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模式。
- 聂宇涛任宏伟
- 关键词:卫生监督
- 一起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调查报告
- 2020年
- 目的调查了解某县农村一起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参加婚宴共250人,发病27人,男10人,女17人,平均年龄50(26~78)岁,罹患率10.8%。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实验室对相关食物样品、患者粪便检测,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本次为一起因生产、加工或存储环节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应加强对农村婚宴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安全意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 张桂萍聂宇涛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