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9H指数:8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桡动脉应用一根指引导管完成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经桡动脉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一根指引导管(IL3.5)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9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314)和B组(n=278)。A组经桡动脉应用Tiger造影导管完成直接冠脉造影后行冠脉介入治疗,B组经桡动脉应用IL3.5完成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情况、更换导管情况、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FMC-to-B)、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2B)、进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C2B)、总操作时间。结果B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使用总导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2B、C2B、鞘管置入时间、透视时间和总操作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应用IL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D2B、C2B、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耿涛宋志远戴士鹏张建刚徐泽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 无保护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3例报道
- 2017年
- 无保护左主干(ULMCA)急性闭塞是临床上的一种灾难性事件。存活到医院的ULMCA急性闭塞导致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往往病情严重,可能已经并发心源性休克,其死亡率非常高。由于患者状态极度不稳定可能没有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机会,因此对于多数患者急诊PCI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该文报告了3例ULMCA急性闭塞导致STEMI患者,入院后虽然及时进行了急诊PCI治疗,仍有2例预后不良。同时就ULMCA急性闭塞所致的STEMI的急诊介入治疗进行文献综述。
- 戴士鹏耿涛徐泽升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
- 螺内酯治疗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入选门诊及住院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5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75mL/m^2,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螺内酯干预组51例(螺内酯30mg/d),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前及药物应用6个月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时,螺内酯组室性期前收缩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可减少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戴士鹏李瑞霞耿涛张建刚胡秀钦徐泽升
- 关键词:螺内酯心律失常
- 心肌钙蛋白I在急性肺栓塞症的临床应用及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心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PTE患者的临床分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大面积PTE35例,非大面积PTE 25例,另选取25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非大面积PTE、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非大面积PTE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大面积PTE患者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非大面积PTE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TnI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不同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的变化的同时,结合测量hs-CRP水平,可反映不同面积PTE时心肌损伤的程度,为心肌保护治疗、估价预后等方面提供依据。
- 郭晋平耿涛苑伟郭丽娜
-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超敏C反应蛋白
- 螺内酯对收缩性心力衰竭伴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收缩性心力衰竭伴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轻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90mL·min-1·1.73m-2]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螺内酯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结果 2组治疗前LVEF、LVMI、LVEDVI、LVESV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螺内酯组高于对照组,2组LVMI、LVEDVI、LVESV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螺内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0mmol/L)、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GFR降低〉25%、乳房发育及乳房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均无因肾功能恶化而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结论伴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螺内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且降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在密切监测下应用是安全的。
- 耿涛戴士鹏张建刚徐泽升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螺内酯
- 血浆B型钠尿肽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NSTE-ACS)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及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NSTE-ACS患者245例,入院后测hs-CRP和BNP,根据BNP水平分为A组BNP>100pg/ml(86例),B组BNP<100pg/ml(159例)。均行冠脉造影,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行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脉病变特点、支架置入情况、具体治疗情况,以及临床6个月随访中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术等情况。结果 A组肌钙蛋白I阳性率高于B组;A组hs-CR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结果显示,A组单支病变患者10例,B组单支病变患者8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支病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总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行冠脉搭桥手术7例,B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肌钙蛋白I、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BNP升高与NSTE-ACS患者严重冠脉病变、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死亡率高、临床预后差有密切关系,并且与hs-CRP显著相关。
- 李亚耿涛彭万忠徐泽升
- 关键词:B型钠尿肽冠脉介入治疗肌钙蛋白I冠脉搭桥手术主要心脏事件
- 不同时间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脑卒中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术后发生脑卒中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62例行PCI术的AMI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发生组(29例)和未发生组(1333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介入治疗时间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介入治疗时间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介入治疗时间、术前Killip评级、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PCI术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时间≤6 h患者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介入治疗时间>6 h的患者[LVESD:(33.26±5.32)mm∶(36.13±5.41)mm;LVEDD:(48.56±6.23)mm∶(50.16±6.18)mm;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高于介入治疗时间>6 h的患者[LVEF:(63.49±4.58)%∶(52.37±4.74)%;FS:(31.51±5.31)%∶(27.97±5.69)%;均P<0.05]。介入治疗时间与术后LVESD、LVEDD呈正相关(r=0.623、0.646,P=0.031、0.035),与LVEF、FS呈负相关(r=-0.737、-0.705,P=0.023、0.029)。结论:尽早介入治疗可降低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提高预后。
- 邢靖贤袁永刚耿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脑卒中心功能
- 围手术期替罗非班应用对行DES置入老年冠心病患者出血、血小板减少及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围手术期应用对行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老年冠心病患者出血、血小板减少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行DES置入老年冠心病患者共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常规二联抗血小板方案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TIMI出血分级情况、血小板减少率及随访MACE发生率等。结果:2组患者TIMI出血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随访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围手术期应用用于行DES置入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降低远期MACE发生风险,改善临床预后,且未导致术后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情况加重。
- 耿涛宋志远王炳勋张建刚戴士鹏徐泽升
- 关键词:替罗非班抗血小板冠心病MACE
- 经微导管注射凝血酶治疗冠状动脉远端穿孔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女性,70岁,因阵发性胸痛2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4月12日入院.患者2年前活动时发生心前区疼痛,持续5 -6 min,休息后缓解.2个月前上述症状发作较前频繁,活动及休息时均可发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6/78 mmHg(1 mmHg =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Ⅰ、aVL、V5和V6导联ST段压低0.05 -0.10 mV.入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高血压病.入院后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随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弥漫病变,最重处狭窄60%;左回旋支远端狭窄90%,钝缘支近段狭窄80%;右冠状动脉多处病变,最重处狭窄60%.
- 戴士鹏徐泽升张建刚王炳勋刘永兴李亚耿涛袁永刚马增才宋志远彭万忠
- 关键词:远端狭窄凝血酶高血压病史导联ST段压低不稳定性心绞痛
- 经桡动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势与不足被引量:4
- 2009年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挽救濒死心肌的重要手段。虽然经桡动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存在一些不足,但实践证明,经桡动脉入路是安全、可行的,并存在很大的优势。它正在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挽救濒死心肌,开通罪犯血管的最有效方法。
- 耿涛李亚王炳勋徐泽升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