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善明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热休克
  • 3篇热休克蛋白
  • 3篇热休克蛋白7...
  • 3篇肿瘤
  • 3篇肿瘤免疫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肝癌
  • 2篇H22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诱...
  • 1篇细胞诱导
  • 1篇抗肝癌
  • 1篇抗肝癌免疫
  • 1篇抗肿瘤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罗善明
  • 3篇高建
  • 2篇彭明利
  • 1篇韦德芳
  • 1篇贾丽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热休克蛋白70与肝细胞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罗善明高建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肝细胞肝癌肿瘤免疫
sCD40L联合TB.HSP70-H22肽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受sCD40L与结核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TB.HSP70)-H22肽联合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内外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取小鼠骨髓于培养第7天分为未刺激组、sCD40L组、TB.HSP70-H22肽组、sCD40L+TB.HSP70-H22肽组,共4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24 h后取上清,ELISA法检测IL-12、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CD8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RL)检测淋巴细胞增殖,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完全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以上4种干预获得的DC干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未刺激DC治疗组,Ⅲ组:sCD40L DC治疗组,Ⅳ组:TB.HSP70-H22肽DC治疗组,Ⅴ组:sCD40L+TB.HSP70-H22肽DC治疗组,于第21天测瘤质量,ELISA法测血清IL-10、IFN-γ。结果sCD40L+TB.HSP70-H22肽组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和瘤质量均显著降低,IFN-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sCD40L与TB.HSP70-H22肽复合物联合刺激后的DC被充分激活,能诱导强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对H22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罗善明高建彭明利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SCD40L肿瘤免疫
热休克蛋白70-H22肽刺激DC诱导特异性抗肝癌免疫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TB.HSP70)-H22肽是否能促进树突状细胞(DC)活化成熟并诱导H22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取小鼠骨髓于培养第7天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未刺激、TB.HSP70-H22肽(10μg/mL)、TB.HSP70-H22肽(20μg/mL)干预24h,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12、IL-10,用FACS法检测CD40、CD80,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用MTT法检测DC活化淋巴细胞对H22和B16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与A组比较,B、C组除对B16细胞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B、C组IL-10明显降低,CD40、CD80、IL-12、淋巴细胞增殖程度和对H22杀伤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对B16细胞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明显降低,CD40、CD80、IL-12、淋巴细胞增殖程度和对H22杀伤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HSP70-H22肽能明显促进DC活化成熟,诱导H22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为该疫苗用于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罗善明高建彭明利韦德芳贾丽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肿瘤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