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浩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剖宫产
  • 4篇出血
  • 2篇计划性剖宫产
  • 2篇后出血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医护
  • 1篇医护质量
  • 1篇医院成本
  • 1篇远期
  • 1篇远期并发症
  • 1篇院前
  • 1篇院前急救
  • 1篇折叠
  • 1篇术中出血
  • 1篇顺产
  • 1篇顺产分娩
  • 1篇盆底

机构

  • 7篇重庆市涪陵中...

作者

  • 7篇程浩
  • 6篇吴庆蓉
  • 1篇范德庆
  • 1篇贺雨
  • 1篇钱敏
  • 1篇李世琼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研究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剖宫产分娩的70例瘢痕子宫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产后出血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缝合以及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产妇采用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阴道压塞止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34. 34±43. 23)m L、(265. 45±65. 34) m L,均低于对照组的(243. 45±56. 78) m L与(376. 56±57. 43)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后腹腔粘连、子宫下段收缩差发生率分别为5. 71%、8. 57%,低于对照组的17. 14%与22.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发生率分别为11. 43%、17. 14%,对照组分别为17. 14%、22. 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32. 34±3. 45)分、(34. 45±4. 33)分,低于对照组的(40. 21±3. 23)分、(39. 45±5. 0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为(85. 65±5. 45)分,高于对照组的(77. 55±4. 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能显著降低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量。
吴庆蓉程浩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
112例产后出血院前急救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2%~3%[1]。加强院前急救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120"接诊处理11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吴庆蓉程浩
关键词:产后出血院前急救
折叠缝合联合压迫手段防治再次剖宫产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折叠缝合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法进行联合治疗,进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对产妇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再次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通过折叠缝合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法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纱布填塞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严格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止血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严格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折叠缝合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法联合进行治疗,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有27例患者为显效,20例患者为有效,仅3例患者为无效,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纱布填塞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有14例患者为显效,16例患者为有效,20例患者为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4 8,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止血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526.84±113.54)mL,(74.68±14.62)s;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止血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634.78±126.49)mL,(94.67±15.49)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6 9,5.259 8,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通过折叠缝合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法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减少了止血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以及产妇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以及应用。
程浩周大菊吴庆蓉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出血
品管圈在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一群工作相似者组成一个品管圈,选取需要改善的质量主题,全体圈员在品质循环管理(plan-do-check-act,PDCA)的基础上使用头脑风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计划,按期整改完成任务,因此,将品管圈运用于医疗护理行业既能培养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节省医院成本,更可提升医护质量[1-2]。临床护理路径是护患双方依据特定的计划表,共同主动参与治疗与护理的临床工作模式[3]。
李世琼吴庆蓉程浩
关键词:品管圈计划性剖宫产医护质量医院成本循环管理护理行业
阴道顺产分娩和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研究阴道顺产分娩与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功能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初次分娩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时是否产钳助产分为阴道顺产分娩组(n=68)与产钳助产组(n=52)。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6个月盆底肌电值、盆底肌力、肛提肌损伤及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6个月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均显著低于阴道顺产分娩组(P<0.01);产钳助产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6个月盆底肌力显著低于阴道顺产分娩组(P<0.05或P<0.01);产钳助产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6个月肛提肌损伤、肛提肌撕裂发生率高于阴道顺产分娩组,产后6个月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发生率高于阴道顺产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产钳助产组产妇近、远期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顺产分娩组(P<0.05或P<0.01)。结论产钳助产与阴道顺产分娩相比,对产妇盆底肌力、肛提肌损伤更为严重,并增加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贺雨陈海燕程浩周洁
关键词:产钳助产盆底功能盆底肌力
围术期环节质量控制在防治剖宫产大出血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环节质量控制对防治剖宫产大出血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制订相关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案,测定实施结果。结果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出血率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
吴庆蓉程浩
关键词:剖宫产术产科质量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在三级医院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在三级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13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路径组)和112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药费、检查费、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住院费用结构中,路径组的药费、药费比率、检查费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检查费比率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路径组满意度提高。结论三级医院实施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可行性。
吴庆蓉范德庆钱敏程浩
关键词:计划性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