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庆芬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病毒感染
  • 3篇病毒感染
  • 2篇血清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隐匿性
  • 1篇单采
  • 1篇蛋白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清透明质酸
  • 1篇血透
  • 1篇血透病人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液

机构

  • 10篇济南市传染病...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济南市儿童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10篇石庆芬
  • 5篇谭磊
  • 2篇黄象艳
  • 2篇黄涛
  • 1篇亓敏
  • 1篇李晓娣
  • 1篇李杰
  • 1篇刘超
  • 1篇刘国梅
  • 1篇张新萍
  • 1篇韩瑜
  • 1篇张丽
  • 1篇韩愈
  • 1篇刘学真

传媒

  • 3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透明质酸检测联合瞬时弹性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检测与瞬时弹性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技能型瞬时弹性测定和血清透明质酸检测与瞬时弹性测定联合检测,将所得结果分别列入弹性测定组合联合测定组,比较这2种方法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逐渐加深,患者的肝硬度值逐渐增大,由轻度的(6.33±1.53)增至重度的(25.39±12.56),其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逐渐升高,由轻度的(172.61±102.83)ng/m L增至重度的(357.13±212.13)ng/m L,且与肝组织活检结果对比,联合测定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7.06%,显著高于弹性测定组的86.76%,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检测联合瞬时弹性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石庆芬谭磊
关键词:血清透明质酸肝纤维化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产前检查免疫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治疗的40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产前检查,实验组(200例)产妇在常规检查基础上实施免疫检验,比较两组产妇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结果实验组产妇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和7.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0%和8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 2、22.186 6;P<0.05)。结论免疫检查项目在产前检查前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降低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亓敏石庆芬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1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均采集静脉血检验,观察不同HBV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结果在不同HBV血清标志物中,HBeAg阳性血清的Pre S1-Ag阳性率77.08%、HBV-DNA阳性率89.58%,HBeAg阴性血清的Pre S1-Ag阳性率41.67%、HBV-DNA阳性率48.33%。不同HBV-DNA载量的Pre S1-Ag阳性率均比HBeAg的高(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敏感性高,其阳性率随HBV-DNA载量增加,帮助HBV感染的诊治及病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谭磊韩愈石庆芬
关键词:乙肝乙肝病毒前S1抗原
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在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在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及解放军第404医院普外科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8例布鲁士氏杆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静脉血,再行试管凝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结果该组128例患者血清中,结果显示:RBPT呈阳性24例(18.75%);SAT呈阳性20例(15.63%),其中1∶100有10例,1∶100以上有10例,可疑6例,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3.81%,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凝集试验特异性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高。结论试管凝集试验可用于确诊初筛阳性及诊治临床患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可用于初筛、调查流行病;若结合两种方法用于诊断布鲁氏杆菌病,可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假阳性。
石庆芬刘学真谭磊
关键词:试管凝集试验布鲁氏杆菌病
隐匿性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点,分析S基因突变及发生隐匿性感染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CHB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学HBsAg检测结果转为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标本1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PCR扩增HBV S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10例标本ALT均正常(23.3±13.3U/L),定量和定性试剂检测血清学HBsAg结果均为阴性,HBV DNA定量结果均为阳性且病毒载量相对偏低(中位数:4.82×104拷贝/ml).经S基因测序分析,10例标本均存在S区基因突变,其中8例标本存在不同突变株或突变株与野生型的混合感染,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为T47A、L98V、I/T126N/S、T131N、M133T/I、W172*、M198I、W199*、N207T.结论 CHB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BsAg转为阴性的病例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发生隐匿性感染可能与HBV S基因突变或循环HBsAg低于检测限有关,使用敏感度高的试剂进行HBV DNA检测有利于CHB患者治疗后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现.
黄象艳石庆芬刘超李杰刘国梅冀春红张新萍张丽黄涛
关键词:隐匿性感染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隐匿-HBV感染(OBI)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并威胁到输血安全。本文分析近年来关于OBI的概念、致病机制、在健康人群和不同患者中的流行率以及传播可能性方面的研究数据,结果显示OBI在健康人群及不同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的流行率,并可能通过输血等途径传播,应引起重视。
黄象艳石庆芬黄涛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病机制流行率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5例HFR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CRP、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检测,比较两组CRP、BUN、Cr、β_2-M水平,研究组不同分型CRP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研究组不同病期CRP检出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在发热、多尿、少尿与低血压期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CRP、BUN、β_2-M水平在低血压期显著高于其他病期(P<0.05);研究组危重型患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型(P<0.05),随病情加重,CRP水平逐级上升;研究组在低血压期、少尿期与发热期CRP检出阳性率较多尿期、恢复期显著高(P<0.05)。结论 HFRS患者采取CRP测定可有效反映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恢复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具临床推广价值。
石庆芬刘学真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肾综合征出血热肌酐
血透病人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究血透(HD)病人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HD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检查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予抗HCV、HEV-IgM、HEV-IgG检测,观察两组检验结果及研究组HEV、HCV感染和输血间关系。结果:研究组抗HCV及HEV-IgG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无输血组检出HEV-IgG、HEV-IgM及抗HCV阳性率较其他组低;输血量1000-2500ml组检出抗HCV阳性42.10%较其他检出高;输血1000ml以下组HEV-IgM阳性率0.00%最低(P<0.05);输血量2500m1以上组抗HCV阳性率60.86%最高、其次为HEV-IgG阳性26.31%。结论:HD患者感染戊型、丙型肝炎病毒率高于健康人群,且阳性率与输血量具一定关系,通过对其感染原因分析,有助于降低感染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发生。
谭磊韩瑜石庆芬
关键词:血透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单采血小板20袋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辐照组采用35Gyγ射线辐照。测定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62例接受辐照和未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病例,检测其输注血小板前后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的变化。结果: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CD62P的表达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注血小板前后,患者APCT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γ射线辐照对保存期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输注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李晓娣石庆芬黄象娟
关键词:血小板辐照活化
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液净化的管理被引量:1
2017年
血液透析(HD)治疗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存期。但因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且需长期接受治疗,反复穿刺与频繁体外循环操作导致其易出现不良事件。其次,经常输血、透析器与管道反复应用及其他医源性因素,均造成HD患者成为诱发血液传播性疾病,尤其是肝炎病毒感染高危的人群。该文通过对HD患者感染肝炎病毒原因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助于提升HD患者预后,保障其安全。
谭磊石庆芬
关键词:HD肝炎病毒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