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刚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牛支原体间接免疫酶标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13年
- 为建立检测牛支原体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以鸡抗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IgY、羊抗鸡IgG-HRP为一抗和二抗,对牛支原体菌体涂片和牛支原体阳性肺脏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染色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组织触片及组织切片的最佳免疫组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对病死犊牛病料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以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法阳性标本与分离培养和PCR结果相符,而阴性对照和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免疫组化方法可用于检测临床病例组织样本及培养物中的牛支原体,具有特异性和可靠性,为探究该病原在机体内的定位、动态分布规律及致病机理提供了手段。
- 金云云剡根强王静梅石刚
- 关键词:免疫组化牛支原体
- 四种佐剂对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抗体水平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评价弗氏完全佐剂、白油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和蜂胶佐剂对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试验将4种佐剂分别与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混合制备灭活佐剂疫苗,再分别免疫健康小鼠,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白油佐剂组抗体效价最高,为1∶25 600;氢氧化铝佐剂组抗体效价,为1∶12 800;弗氏完全佐剂组与蜂胶佐剂组抗体效价均为1∶6 400。说明白油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最佳,氢氧化铝佐剂组次之。
- 石刚王静梅剡根强李永刚王学
- 关键词:牛支原体灭活疫苗佐剂ELISA
- 新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 2013年
- 为了调查新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采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和特异性PCR检测牛血清中的牛支原体抗体及病料中牛支原体核酸,共检测9个地区15个规模化奶牛场437份血清,肺脏、关节液及鼻腔黏液44份。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6.43%(334/437),其中脐带血抗体阳性率为40.00%(4/10);病料阳性率为40.91%(18/44)。检测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大部分奶牛场存在牛支原体感染,部分奶牛场发生牛支原体肺炎及关节炎病例,并存在垂直传播的风险。牛支原体感染可能成为危害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犊牛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
- 李岩姚永进范伟兴剡文亮石刚剡根强
- 关键词:奶牛牛支原体PCR间接ELISA
- 牛支原体改良培养基培养效果观察
- 2014年
- 为了提高牛支原体的培养效率及缩短培养时间,在常用牛心汤培养基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配方中原有牛心汤进行了2倍浓缩并加入了DMEM和牛肺消化液,利用活菌计数法、菌体蛋白测定法、0D值测定法对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在改良后的培养基中不同培养阶段的生长滴度即颜色变化单位(ccu)、菌体蛋白量及0D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了24、48、72、96h后,牛支原体在改良培养基B中的平均生长滴度最高,达N1.0×1010ccu/mL,
- 石刚
- 关键词:培养基支原体牛心菌体蛋白测定法
-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与培养基的改良
-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是引起犊牛肺炎、关节炎和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由牛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已蔓延至全世界,2010年以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犊牛陆续出现严重的...
- 石刚
- 关键词:牛支原体疫苗佐剂灭活菌培养基恩诺沙星
- 文献传递
- 牛支原体改良培养基培养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提高牛支原体的培养效率及缩短培养时间,在常用牛心汤培养基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配方中原有牛心汤进行了2倍浓缩并加入了DMEM和牛肺消化液,利用活菌计数法、菌体蛋白测定法、OD值测定法对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在改良后的培养基中不同培养阶段的生长滴度即颜色变化单位(ccu)、菌体蛋白量及OD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了24、48、72、96h后,牛支原体在改良培养基B中的平均生长滴度最高,达到1.0×1010 ccu/mL,与菌体蛋白量和OD值的测定结果相符合,表明改良培养基B较普通牛心汤培养基培养效率更高,为牛支原体的大量培养和灭活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 石刚王静梅剡根强李永刚
- 关键词:牛支原体活菌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