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阵
- 作品数:32 被引量:33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
- 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亚大陆型冰川与极大陆型冰川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发祥地。祁连山冰川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文利用Land...
- 田洪阵
-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1973-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变化被引量:26
- 2013年
- 利用1973年MSS、1999年ETM+和2010年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GIS技术,提取了阿尔金山地区三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同时结合周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73-2010年,研究区冰川面积从347.99 km2减少到293.77 km2,退缩了54.22km2,占1973年冰川总面积的15.58%,年均退缩速率为0.42%.a-1。近10年来冰川退缩尤为剧烈,年均退缩速率达到0.58%.a-1;②研究区东段冰川退缩速率快于中段和西段;③冰川规模越小,退缩越明显;④研究区东坡冰川的面积退缩率最大,北坡次之,东南坡最小;⑤气温升高和降水在波动中变化不大是造成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⑥通过分形理论对研究区冰川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预计研究区冰川今后的消融速率仍将处于较高状态。
- 祝合勇杨太保田洪阵
- 关键词:遥感监测冰川退缩气候变化
- 1973-2010年布喀塔格峰冰川波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1973-2010年位于昆仑山中段的布喀塔格峰冰川界限,用GIS分析近37a冰川面积变化,并系统地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73-2010年布喀塔格峰冰帽表现先扩大(1973-1976年)后退缩(1976-2010年)趋势,总面积缩小了5.42%,每年退缩0.14%。分析1960-2010年研究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发现布喀塔格峰冰帽退缩的关键因素是气候变暖,年降水量的增加不能够抵消由夏季温度剧烈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率,并且地形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冰川规模都是影响冰川波动的重要因素。
- 姜珊杨太保王秀娜田洪阵
- 关键词:冰川波动气候变化冰川面积
- 近23年来北天山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19
- 2013年
- 利用1989、1998、2011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比值阈值法(b3/b5)结合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北天山3个时段的冰川边界,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了该区域冰川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北天山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近23年来冰川面积减小了14.93%。分析认为,较大的变化率是由于研究区面积<1km2的冰川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较大(近80%)造成的。同时分析了北天山冰川空间结构特征,<0.5km2面积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消融率最高,1~5km2面积的冰川对消融总量贡献比例最大。依据分形理论对未来冰川变化进行初步预测,分析认为研究区冰川的消融率仍保持比较高的状态。
- 何毅杨太保田洪阵李兆钧
- 关键词:遥感GIS北天山冰川变化
- 近40年来冷龙岭地区冰川退缩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2年
- 运用比值阈值法(TM3/TM5)结合目视解译,从1973年、1999年和2010年3个时段的MSS、ETM、TM影像中提取了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冰川的边界,并对距其较近的门源、乌鞘岭、武威和永昌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冰川区的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7a来,冰川处在持续退缩状态;近10a来,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南坡退缩较快,北坡退缩较慢,其它坡向介于二者之间;(2)该区增温趋势较明显;该区的降水虽有少量增加,但趋势却很不明显;(3)37a来,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的升高;近10a来,冰川加速消融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气温变化特征;南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敏感。
- 田洪阵杨太保刘沁萍
- 关键词:冰川退缩气候变化遥感祁连山东段
- 基于遥感技术的近40a来敦德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从1970、1990、2000年和2010年4个时段的MSS、TM、ETM影像中提取了敦德冰川的边界,并结合距敦德冰川较近的托勒、大柴旦和德令哈3个气象站点的1957-2010年年降水量数据、年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气温(6-8月)数据进行分析,对近40a来敦德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0a来的敦德冰川处在持续退缩状态;最近几十年敦德冰川退缩有相对加速之势;冰川在退缩过程中不断分解,部分分解后的小面积冰川融化消失.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的气候增温趋势较明显,降水虽有少量增加,但是趋势却不明显.冰川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表现为温度的升高是敦德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 田洪阵杨太保刘沁萍
- 关键词:冰川退缩气候变化遥感
- 1976-2010年祁连山中段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冰川退缩和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运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比值阈值法(TM3/TM5)结合目视解译方法,从1976、1990、2001和2010的MSS、TM、ETM影像中提取了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四个时段的冰川边界,并结合距其较近的托勒、野牛沟、祁连、德令哈和刚察5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年总降水量数据和年平均气温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岗格尔肖合力冰川变化特征是:a、35年来,冰川处在持续退缩状态;b、近10年来,冰川消融速度加快;c、35年来,规模较大冰川消融分解,而规模较小冰川消失;d、低海拔地区退缩比高海拔地区迅速;e、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退缩较快,北坡、西北坡退缩较慢,其余坡向介于两者之间;2)近半个世纪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是:a、该区增温趋势较明显;b、该区的降水虽有少量增加,但趋势却很不明显;3)冰川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a、35年来,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升高;b、近10年来,冰川加速消融反映了2000年后的温度变化特征;c、规模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敏感;d、低海拔地区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敏感;e、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敏感。
- 田洪阵杨太保刘沁萍
- 关键词:遥感冰川退缩气候变化祁连山中段
- 北阿尔泰山近30年冰川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1980年的MSS影像,2000、2010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运用监督分类法、比值法,结合目视解译提取了北阿尔泰山30年来的冰川变化信息。结果表明:北阿尔泰山1980-2010年冰川面积减少了12.3%,年平均退缩速率为0.43%.a-1;冰储量减少了13.9%,年平均减少速率为0.46%.a-1,并且发现2000-2010年是冰川快速退缩期,在整个北阿尔泰山范围内又以卡通斯基山和北楚伊斯基山退缩较快。利用NECP/NCAR资料,分析了30年来温度、降水的变化与冰川退缩的关系,发现研究区的冰川的退缩主要受控于夏季温度变化,受降水影响较小。
- 吕卉杨太保田洪阵
- 关键词:冰川气候变化遥感
- 基于Web数据库技术的植物检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06年
- 把Web数据库技术应用到植物信息检索上,给出了植物检索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利用了C#语言结合ASP.NET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开发.
- 田洪阵刘沁萍张向群
- 关键词:WEB数据库植物ASP.NETC#
- 3种采样方法对DEM质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2009年
- 通过编程实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采集的3种方法(随机采样、规则采样和成层随机采样)的算法,并对某一地区格网大小为30 cm×30 cm的栅格格式的高程数据进行采样,使用多种插值方法对采样数据进行插值,然后计算出偏差值。通过对偏差值的分析,发现这3种采样方法中随机采样较差,规则采样适合于对相对高程要求较高的应用,而成层随机采样适合于对高程总体偏差要求较高的应用。
- 田洪阵杨太保刘沁萍曾彪
- 关键词:采样方法随机采样规则采样数字高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