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杰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病理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虚证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输卵管...
  • 1篇肉瘤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肉瘤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癌
  • 1篇输卵管肿瘤
  • 1篇能神经
  • 1篇脾虚

机构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5篇田杰
  • 2篇吴国新
  • 1篇乔丽姝
  • 1篇陆佰荣
  • 1篇李秀兰
  • 1篇白玲
  • 1篇郭威
  • 1篇张晓杰
  • 1篇苑凤昌
  • 1篇周景华
  • 1篇徐祯辉
  • 1篇李织
  • 1篇吴迪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脾虚大鼠延髓网状结构小泡乙酰胆碱转运体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医脾虚证与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 30只 Wister大鼠用利血平制作中医脾虚动物模型 (利血平组 ) ,并选用特异性较强的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标志物——小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 T)对延髓网状结构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与 30只用 0 .9% Na Cl溶液大鼠 (对照组 )对照。结果 :利血平组大鼠 VACh T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细胞胞体上及边缘突起上 ,颗粒数目 2 0~ 4 0个 /每个神经细胞内 ,颗粒染色明显加深 ,颗粒较大 ,排列紧密。结论 :这种内源性乙酰胆碱的变化考虑为中医脾虚的本质所在。
陆佰荣张晓杰田杰周景华李织
关键词:免疫组化脾虚证乙酰胆碱胆碱能神经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病理诊断(附2例报告)
1997年
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fallpian tuRe)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据资料统计,其发生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3~0.4%。自1847年Raymond首次报告以来至1978年止,世界文献报道不超过1500例。国内文献报道仅18冽。我院发现2例,报告如下。1
张连祥吴国新乔丽姝田杰
关键词:输卵管肿瘤病理
结肠癌中P16、PCNA基因表达及AgNOR定量分析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P16、PCNA基因表达及AgNOR定量分析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结肠癌组织中的P16、PCNA基因表达及AgNOR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结肠癌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5.1%(32/58),主要分布于分化好或无转移的肿瘤,而低分化或转移组病例P16表达多呈阴性。2)PCNA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分级、转移及生存率有关。低分化、转移的、生存期≤3年者的PCNA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高分化、无转移的、生存期>3年者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3)AgNOR颗粒数与总面积随分化的程度增高而减少,与三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P16、PCNA基因表达及AgNOR定量分析与多项结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上的有关,说明联合检测以上定性、定量指标,将更加有效地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病人的预后。
郭威田杰苑凤昌
关键词:结肠癌P16PCNAAGNOR
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
2005年
1概述1.1研究对象及目的:联合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性又是肿瘤化疗失败最常见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对象为结合临床病理因素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分析111例恶性肿瘤化疗耐药与多药耐药基因MDR(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拓扑异构酶(TOPOⅡ)之间关系,探讨其化疗耐药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组织形态学的依据.
吴国新田杰李秀兰吴迪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病理与临床(附2例报告)
1998年
1 典型病例例1女,41岁,两个月前左足扭伤后,足底轻度肿胀,疼痛,未经诊治.现肿胀逐渐加重,疼痛加剧且负重时显著.X线片示:左足近跟骨足底部见一软组织肿块,高密度影,形如鸡卵,跟骨部骨质密度减低.足CT扫描:左足底跟部肿块伴跟骨内缘骨质破坏,吸收,多考虑偏恶性肿瘤可能.外科所见:左足底足跟前内侧可见局部肿胀约4cm×4cm×3cm大小,局部皮肤无红肿及静脉怒张,局部压痛(+),肿物质韧,活动度差,左足末稍感觉及运动无明显异常改变.组织穿刺活检:查及恶性肿瘤细胞.行单纯肿瘤切除术.病理所见:肉眼送检不整形组织一块,上附少许肌肉组织,体积5cm×4cm×3cm,剖面实性灰白色,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形成实性片块状部分区域见腺泡状结构,瘤细胞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见附图),PAS(+).病理诊断:左足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术后一个月,切口仍不断涌出淡粉色清稀液体.
田杰白玲徐祯辉李可为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腺泡状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