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龙

作品数:2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骨折
  • 10篇手术
  • 10篇关节
  • 8篇手术治疗
  • 7篇脱位
  • 6篇远端
  • 6篇远端骨折
  • 6篇桡骨远端
  • 6篇桡骨远端骨
  • 6篇桡骨远端骨折
  • 5篇掌侧
  • 5篇入路
  • 5篇肘关节
  • 5篇肱骨
  • 4篇掌侧入路
  • 4篇侧入路
  • 3篇队列研究
  • 3篇随访
  • 3篇锁定板
  • 3篇肘关节恐怖三...

机构

  • 26篇郑州市骨科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王龙
  • 18篇郑世军
  • 17篇李东生
  • 8篇王爱国
  • 6篇张大伟
  • 3篇梅伟
  • 3篇白玉
  • 3篇王庆德
  • 3篇连鸿凯
  • 3篇李东升
  • 3篇樊洁
  • 3篇刘斌
  • 2篇赵先玲
  • 2篇陈义君
  • 2篇许伟朋
  • 2篇姜文涛
  • 2篇黄万新
  • 2篇鲍铁华
  • 1篇朱耀辉
  • 1篇王春萍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王龙黄万新李东生张大伟
关键词:尺骨恐怖三联征
撬拨复位经皮插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2009年
樊洁连鸿凯刘斌白玉陈义君鲍铁华王龙王风雷
关键词:跟骨骨折固定术
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4例三年随访报道
目的:观察应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术,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及联合应用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长期病例随访治疗情况,评估此类手术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中、长期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李东生王龙郑世军王爱国
关键词:恐怖三联征外固定架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治疗:44例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与尺骨冠状突骨折复位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后脱位的疗效,以及对比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在此类损伤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44名...
李东生郑世军王龙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外固定架
变角锁定技术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64例随访报告
目的:评价应用掌侧入路手术锁定板固定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种锁掌侧锁定板的固定效果。方法: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82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平均年龄47岁(38-69岁),男35例,女...
李东生郑世军王龙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手术治疗
9例BadoⅡ型孟氏损伤的治疗回顾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BADOⅡ型孟氏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其治疗原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科共收治9名Bado Ⅱ型孟氏损伤病人,,其中,其中男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9岁(27-7...
李东生郑世军王龙
关键词:孟氏骨折手术
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并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Neer评分)和CMS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X线片可见内固定状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固定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Neer评分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MS各项(疼痛、肌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了手术质量。
郑世军李东升王龙张大伟马富强王爱国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O形臂导航辅助与常规肌间隙入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O形臂导航辅助与常规肌间隙入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OL)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压迫节段均为C_(3)~C_(6)。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30例采用O形臂导航辅助肌间隙入路CEOL治疗(导航辅助组),30例采用常规肌间隙入路CEOL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总失血量。术后2周复查CT评估2组手术节段门轴或开门位置制备准确率。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2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CSCIWFD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77岁[(50.9±8.6)岁]。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6.9±3.1)个月]。导航辅助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1.6±17.9)min、(144.7±44.2)ml,均低于常规手术组的(132.3±14.6)min、(178.7±48.7)ml(P<0.05);而2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总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复查CT显示,导航辅助组手术节段门轴或开门位置制备准确率为99.2%(119/120),高于常规手术组的86.7%(104/120)(P<0.01)。术前和术后2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导航辅助组颈肩部VAS分别为5.0(4.0,7.0)分、3.0(2.0,4.0)分、2.0(1.0,2.0)分、1.0(1.0,2.0)分,JOA评分分别为(8.7±2.8)分、(10.2±2.5)分、(13.0±1.8)分、(13.9±1.5)分;常规手术组颈肩部VAS分别为5.5(5.0,6.3)分、4.0(3.0,4.0)分、2.0(1.0,3.0)分、2.0(1.0,2.0)分,JOA评分分别为(8.8±2.6)分、(10.4±2.5)分、(12.9±2.2)分、(13.8±2.0)分(P>0.05)。2组术后2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肩部VAS、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肩部VAS、JOA评分均较术后2周进一步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颈肩部VAS、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
邵哲姜文涛苏锴郭润栋王龙李毅力李骁腾潘强强梅伟王庆德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肌间隙入路
锁骨钩板联合缝合锚钉治疗肩锁关节分离术后:18个月随访报告
目的:应用缝合锚钉联合锁骨钩状板应用治疗新发TossyⅢ型肩锁关节分离,并在钩板取出术后1年后评估其关节功能与内固定情况.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37名Tossy Ⅲ型肩锁关节分离病人在我科接受手术治...
李东生郑世军王龙
关键词:术后随访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47例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对于损伤的部分修复与重建结合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应用,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对比该方法分别用于新发损伤与陈旧损伤的治疗效果。
李东生郑世军王爱国王龙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外固定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